2024-09-09 05:48:04 | 爱好网
大学大家肯定都觉得比高中更加轻松,在我们看来6:45上早自习是没必要的,这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但是,早睡早起不仅可以保证有充足的睡眠,白天上课也能更加清醒,早自习能让我们在大学为数不多的学习时间里可以去记住知识点,保证期末不至于挂科。再说,大学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果需要考研,6:45上早自习是一个能让自己自律起来的方法,不仅可以让自己自律,更可以提升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的质量。所以,学校让6:45上早自习也不是坏处,反而还可能会我们的降低挂科率,也能让我们更加自律,学习到更多。
美国东部时间5月26日上午10点,何江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他是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当天,与他同台演讲的特邀嘉宾将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代表作品《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
这位在中国湖南农村长大、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的中国学生,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母亲甚至不识字。是怎么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世界名校的毕业典礼上的?
再苦再穷也不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上世纪80年代的湖南农村,像当时中国所有的农村一样,以土坯房为主,孩子的零食以糖水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就在那时诞生,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到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打工,老人照顾几个年幼在家的孩子。
1988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南田坪乡停钟村的一户农民家中,何江呱呱坠地。与村里其他农户明显不同的是,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何江的父母却有个坚定的信念——不能为了打工挣钱,而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几年过去了,外出打工挣钱的人家,又是砌砖瓦房子,又是给孩子带礼物;但是何江的家,仍是一个土坯房子。何江印象最深的,是睡前故事。无论白天农活儿干得多累、多苦,何江的父亲都会在睡前给两个儿子讲故事。
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好好学习。“我爸高中都没毕业,也不知道哪里找来那么多的中国传统故事。每天讲都讲不完。”何江上大学后,有一次问起父亲,哪里找来那么多睡前故事,父亲告诉他,很多故事都是自己瞎编的,目的只是想告诉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有好的出路。
除了给儿子讲睡前故事,何江的父亲还严格要求两个孩子的学习。放学后,何家的两个儿子通常是被关在屋里“自习”,作业做完了,继续自习;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农村男孩都在田间地头玩耍。
"那时觉得爸爸很‘霸蛮’。但现在想想,这是农村环境下的最佳选择。”何江后来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又去哈佛大学硕博连读,而他的弟弟则成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毕业生,今年下半年就去上海工作了。
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懂得鼓励孩子
支撑两个男孩保持学习兴趣的,是那个“文化水平不如爸爸”的母亲。在何江眼中,母亲是个温和派。父亲批评孩子学习不好时,母亲总会在一阵狂风暴雨后笑呵呵地跑过来,送上“和风细雨”。
在母亲那里,两个儿子总能找到自信。何江现在知道,母亲当年的做法,就和如今他所见到的美国人的做法一样——以鼓励孩子的方式,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信。
湖南农村的妇女,在农闲时通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唠家常。但何江的母亲更喜欢陪着两个儿子一起学习。
因为不识字,她总是要求两个儿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她还会跟两个儿子讨论。
何江记得,自己和弟弟都喜欢给母亲“上课”。母亲的循循善诱与何江如今正在接触的美国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刚来美国时很不习惯,不管提什么建议,导师都说可以试试看。”何江说,美国有一种“鼓励文化”,无论是诺贝尔奖得主,还是那些名字被印在教科书上的“牛人”,都会习惯性地给予学生鼓励。他们会在跟你一起啃汉堡、喝咖啡、泡酒吧时,时不时地鼓励你一番,让你觉得“前途不错”。 爱好网
就连这次申请哈佛典礼演讲,何江也是在美国教授Diana Eck的鼓励下进行的。
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每年只有极少数的中国学生敢于申请。何江想要发言,目的是让美国的大学生听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但他此前并不敢报名,“教授告诉我,你只要觉得可以,就去试试,没什么好丢脸的”。
"农村英语”变为纯正美语没有捷径
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各选出一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毕业生发言。申请演讲总共有3轮测试。第一轮,递交个人学习、科研材料和演讲初稿;第二轮,从10名入选者中挑选4人,每个人都要拿着自己的演讲稿念稿;第三轮,从4人中选出1人,所有人都被要求脱稿模拟演讲。
对一个英语是母语的学生来说,这都有极大的难度。更何况何江从小在湖南农村长大,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操着一口“农村英语”上了县城的高中。那是他第一次从农村走进城里。在宁乡县城,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城里孩子的巨大差距。“第一学期很受打击,考试没问题,就是开口说英语很困难”。
不怕“使苦劲”的何江,买了一本英文版的《乱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读到不懂的地方,就在书本旁边进行大段大段的标注。
"学英语,跟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没有捷径。”何江自认为自己有些“一根筋”。这一点,或许遗传自父亲——从来不懂得走捷径,家里的田地里,除了水稻,再也没有种过其他品种的农作物。
到了哈佛大学,何江又像刚上高中那会儿,焦虑不已。中国学生大多喜欢跟中国学生聚集在一起,这样的话,很难找到机会练习英语。
何江硬着头皮,申请给哈佛的本科生当辅导员,“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反正就是想多讲讲英语”。从入学第二年开始,何江给哈佛的本科生做辅导员,这种方法让他的英语表达方式很快从“中式”转到了“美式”。到了读博士期间,何江就可以给哈佛本科学生上课了。
何江在演讲中介绍了中医在中国农村发挥的作用,以一个理科生的角度反思科技知识和技术在社会上不均衡的分布,以及如何将自己研究的科技技术,更广泛地传递到世界不同地方。
正如他所言,“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把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农村学生一点鼓励,让他们看到坚持的希望。”
————————
关注海豚课堂(haitunclass) 获取更多教育资讯
大学生开车上学是顺应潮流还是显摆炫富(图 大学生开车上学,第一开车就牵涉带安全问题,第二就是开车的费用问题,要修理,油费什么的,学生自己一般的开销还要多这个消费,给自己都添加负担啊。如果在我身边有开车上学的人,我们肯定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涡轮是出于嫉妒,鄙视等等,肯定会带‘有色眼镜”看他,如果你真的很吊,能hold住场子,那可能看起来比较自然一点,否则就是给自己找压力,你觉得呢?真的很喜欢开车
如何看待自己高考志愿的选择? 我觉得还是不后悔的,理由如下: 1.兴趣和爱好:确定自己对某个专业或职业的兴趣程度,是否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时间。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学术或职业实践活动,与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交流等方式来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兴趣。 2.能力和优势:评估自己在不同学科或能力方面的表现,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优势的专业。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学术竞赛、考试、课外活动
如何看待自己的高考志愿选择? 对于当年填报的志愿,我并不后悔。以下是我对此的解答: 1.理性思考和充分准备: 在填报志愿前,我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思考。我对自己的兴趣和才能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参考了相关专业和学校的信息,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我也与学长学姐、老师和家人进行了交流和咨询,获得了一些建议和意见。我通过理性思考和充分准备,最终选择了相对适合自己的志愿。 2.追求兴趣和热爱的专
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工资才三千,农村父亲认为不如早点打工? 【问题】 农村老父亲对儿子含泪说:“早知你大学毕业工资三千,还不如早点去打工。”大学读的啥? 【分析】 很多农村学子的家长都会给孩子算一笔大学的账单,孩子考取了一所三本院校(现在已经并入二本,但是费用依然昂贵)。大学四年每年学费1万5,吃穿费用1万,一年至少要花掉2.5万,大学四年要花去家庭10万元。如果孩子不读大学,大学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应该完善在高考成绩加分方面,一直以来都饱受考生诟病,教育部最新回应,已经大幅度减少和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了5类全国性的高考加分,逐步取消地方性的95类加分,对于部分想通过高考加分上更好的大学的这部分学生来说,高考的优势就没有了。 但是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无疑是一项利好的消息,毕竟依靠高考加分进入好大学的学生数量只是少数,这样更能够体现高考的公平性。 为何高考加
学霸如何看待强基计划? 在强基班的课业压力(至少在大一)会比在普通班更大一些,但总共要修的学分与普通班是相同的。 大部分学霸通过强基计划进入高校都能很好的适应。当然,也有强基学子直呼:已经很后悔了、快跑、不要来、报考可以,擦亮眼睛等。但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的考生大多会在快速的成长,而不了解情况进入强基的学生大概率只能成为“炮灰”,希望有意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可以考虑清楚。 先说说自己的情况
如何看待大学开学家长陪同? 8月已经到来了,好多的大一准大学生马上就要开学了,一到每年的开学季,就会有很多的人出现这样的困扰,到底需不需要家长陪同上学。 尤其是对于路途遥远的外省份的学生来说,更是为此困扰,由于现在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都比较关爱有加,大学开学,是好多的学生第一次出远门,对于外面的世界还是很陌生的。 如果,自己之前出远门的机会比较少的话,还是建议家长送一次,毕竟,凡事都有第
如何看待本科护理专业? 护理专业不错,护理专业是现在国家比较稀缺的专业人才,在这几年的就业形势上,护理专业是比较受欢迎的。 护理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基础医学、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进行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康复保健等。例如:生活无法自理的病人的日常清洁和护理,新生儿和产妇的产后护理,老年人的保健和疾病预防,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等
2024-01-06 20:00:44
2024-01-23 08:31:13
2023-08-29 05:24:25
2023-10-22 03:23:12
2023-10-31 13:55:07
2023-10-23 22: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