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1 22:59:05 | 爱好网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生开车好吗?的相关内容。
利大于弊 为求职成功增添砝码 本人认为,大学生开车利大于弊。时下,懂电脑、英语及驾驶技术是每一个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傍身法宝。大学生开车,无论从兴趣还是从熟悉驾驶技术的角度看,于其本人都是有好处的,起码多掌握了一种技能,在即将投入社会求职的征程上,为成功的几率增添了一个砝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现在成熟的、繁荣的汽车生产、交易及完善的交通道路网络,让人们拥有汽车不再是个梦。有了汽车,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而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旅游和搞活动,学会了开车,就更加方便了。因此,大学生的家庭只要有能力买汽车,就让它自然而然地发展,不必横加干涉,只要提醒其遵章驾驶和注意交通安全就够了。 有条件为什么不开? 笔者跟在美国的亲人聊天,得知美国大学生开车是很普遍,很平常的事。虽然美国是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但我们也不赖,连“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都上天了,真是今非昔比呀! 改革开放20多年,我们已经是民富国强了。不久前笔者参观开平市三埠南郊一别墅区时知道,每座别墅(含装修费)60多万元,近20座别墅很快就售完,人民富裕可见一斑。大学生是消费者,买小车自然要家长掏腰包,但像买别墅这样富裕的家庭,给自己读大学的孩子买辆小车代步,以及支付每月的“养车”费,不会是难事吧? 笔者也当过大学生,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做事比较理性,往往会“三思而后行”,不会因拥有小车而思想变坏。笔者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经济困难年代在广州读的大学,那时的大学生想买辆单车代步都是很困难的,夸张点说比现在买小车更难,但当时有的大学生也有自行车。现在社会是进步了,大学生开小车代步跟当年大学生骑自行车代步相似,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很自然的事情。要知道,时代不同了,不要再用老眼光看新事物了,还是与时俱进吧。 对以后工作大有好处 大学生学习开车,我认为很好,应该提倡。 大学生是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应该掌握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知识,除了学习好专业知识外,掌握一门或两门技能,这对他们以后参加工作大有好处。 在大学里,除了理工科,如果是学文科的,功课相对轻松,加上他们精力充沛,如果经济许可,学习开车,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多掌握一门技能,也能开阔视野,认识更多的朋友,对他们以后就业也大有好处。 弊大于利 这是超前消费 大学生学车,并不等于在大学就读期间就要成为有车一族。首先,容易使同学之间产生攀比风、摆阔气风,会加剧一些人的虚荣心,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其次,在中国的大学生中,有30%是贫困生,就在同一所大学里,有车的毕竟还是少数,这样的“大学生有车族”,极易滋生爱出风头的炫耀心理;再次,“大学生开车”是超前消费,也是高消费。在“大学生有车族”中,大部分人花的,都是父母的钱。换句话说,就是靠父母买车、养车,靠父母享清福,这样的开车一族,不太光彩。如果能像外国的大学生那样,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挣钱买车、养车,这样的超前消费才有意义。 会助长骄气和霸气 如果家里经济条件特别好,学生开车,可以理解。但这种坐享其成的生活方式,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优越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家里仅此一辆车,父母先让孩子“尝新”,此举更容易助长孩子的骄气、阔气、霸气;如果碍于情面,人家将车借给你过过“手瘾”,万一有个“闪失”,既要支付修理费用,又很难向车主交待。 开车或是养车,没有钱不行。一般的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已经不容易,再支付开车的费用是很难的。而处于大学生的年龄,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爱开车而经济上又拮据,肯定会产生很多苦恼。如果去打工养车,又会影响学习,而大学生不开车,就有利于聚精会神进行学习,没有因开车而给自己带来种种困扰。 增加校园管理的难度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经济发达地区,汽车消费变成越来越普通的行为。大学生拥有驾照、开车上学也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但是笔者仍认为,大学生上学开车会对传统的高校校园管理带来难度,进而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工作,所以应该对学生开车予以限制。 按照现在发达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一旦放开对大学生开车的限制,将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驾车上学。换一句话说,届时高校校园里的车辆会大幅增加,停车车位也必须相应增加。但是,原来的校园建设没有考虑到这一现象的出现,现在要适应学生开车上学的形势,校园道路、车位必须重新改造和建设。否则,校园里会出现道路堵塞、停车困难等现象。可见,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大学生开车上学都会破坏高校校园的宁静氛围,为高校校园管理带来难度,也势必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 建议 学校要加强引导和管理 在国外,大学生乃至高中生开小车是司空见惯的事,而这一幕迟早会在我们自己的城市出现,先是最发达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以后是所有的城市、所有的大学,这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就像当年我们无法接受手机被握在大学生手中,是因为那时我们不够富裕,手机不够便宜,我们不由自主地将它视为奢侈品,而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同样,现在我们也将小车视为奢侈品,而忘记了它首先是代步工具。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尽早让它出现在生活中,而不是不解、质疑、不接受。 开车对大学生的好处是很多的,而买得起用得起的一族,是来自“先富起来的家庭”。既然有消费能力,为什么不可以去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呢?从目前来看,开车上学除了需要面对舆论压力外,还必须面临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如校园人多路窄,刚学会开车的学生会对其他人的安全造成威胁,也有可能乱停车等等,容易影响教学秩序。笔者认为,作为学校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大学生以学习为重,不要进行盲目的攀比或玩物丧志,维护良好的学风建设;二是引导大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要给繁忙负重的城市交通添乱;三是对停车泊位进行长远规划。不少高校停车位本来就很有限,如果学生“有车族”再来“推波助澜”,学校肯定不堪重负,可考虑建地下车库或停车楼,让学生有车族享受私车带来的快乐。 以上就是爱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爱好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爱好网:www.aihaoya.com如何看待大学开学家长陪同? 8月已经到来了,好多的大一准大学生马上就要开学了,一到每年的开学季,就会有很多的人出现这样的困扰,到底需不需要家长陪同上学。 尤其是对于路途遥远的外省份的学生来说,更是为此困扰,由于现在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都比较关爱有加,大学开学,是好多的学生第一次出远门,对于外面的世界还是很陌生的。 如果,自己之前出远门的机会比较少的话,还是建议家长送一次,毕竟,凡事都有第
如何看待吉林一大学开学典礼一千多名大学生上交手机的事? 用意肯定是好的。 不过真的有没有作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回想大学生的开学典礼,我现在还记得,记得的原因是大夏天的,热,然后当时没有小风扇,整个人晕晕的。 至于手机,我都快想不起我是不是有玩手机了,台上的老师讲了啥,我也不太记得了,热带给我的感受比手机和演讲内容更加强烈。 可大学的时间里面也不是没有收手机的,有段时间,我们学校强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应该完善在高考成绩加分方面,一直以来都饱受考生诟病,教育部最新回应,已经大幅度减少和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了5类全国性的高考加分,逐步取消地方性的95类加分,对于部分想通过高考加分上更好的大学的这部分学生来说,高考的优势就没有了。 但是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无疑是一项利好的消息,毕竟依靠高考加分进入好大学的学生数量只是少数,这样更能够体现高考的公平性。 为何高考加
学霸如何看待强基计划? 在强基班的课业压力(至少在大一)会比在普通班更大一些,但总共要修的学分与普通班是相同的。 大部分学霸通过强基计划进入高校都能很好的适应。当然,也有强基学子直呼:已经很后悔了、快跑、不要来、报考可以,擦亮眼睛等。但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的考生大多会在快速的成长,而不了解情况进入强基的学生大概率只能成为“炮灰”,希望有意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可以考虑清楚。 先说说自己的情况
关于东南大学几个问题,学长请进 就楼上学长答的给你再补充下 1、军训服有长袖外套,还有短袖T恤,教官一般会让穿长袖,鞋子,帽子都有,如果可以的话,建议做好防晒工作。 2、英语快班基本上是开学那段时间就考,分为1234级,一般人在2级,很强的在4级,如果在快班,可以早一些考4级,也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所以建议你好好准备。 3、一个班有多少人跟专业有关。相同专业也不一定一样。我们系一个班只有2
如何看待一本二本三本大学? 我就是那个选择了一本学校里面最好的专业的那个,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但是我还挺后悔的。比如我的情况当年高出一本线33分来到我现在的一本学校的最好专业,但是首先,我这个专业因为地理位置以及不是211等问题,很多好的老师都走了,我这个专业日益衰落。 其次,找工作的时候,来你们学校校招的公司会因为这个级别的差异有所不同,211肯定要好些的。 第三,211机会更多,你们
如何看待四川医科大学更名? 个人觉得四川医科大学挺不错的,毕竟是为了自己学校的发展。 四川医科大学一般指西南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SouthwestMedicalUniversity),简称“西南医大”,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如何看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在探讨山东省的高等教育领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无疑是备受瞩目的明珠。作为山东省内七所本科以上医学院校之一,山大齐鲁医学院和青岛大学医学院等院校共同构成了这一教育版图。然而,我们在此重点聚焦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以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直属附属医院等关键指标,深入了解其实力与竞争力。 首先,师资力量是衡量一所医学院校的重要标准。山一医院的教授阵容接近于同级别的齐鲁医学院
2024-01-06 20:00:44
2024-01-23 08:31:13
2023-08-29 05:24:25
2023-10-22 03:23:12
2023-10-31 13:55:07
2023-10-29 21: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