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填报 > 正文

专项计划怎么报

2025-08-05 04:10:55 | 爱好网

今天爱好网小编整理了专项计划怎么报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专项计划怎么报

专项计划怎么报

不同类型的专项计划报名方式不同,以2025年高校专项和国家专项计划为例,报名流程如下:

高校专项计划
  1. 确认报考条件 :需同时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各高校还会有其他要求,需查看招生简章。
  2. 明确报名时间 :2025年需在4月20日前完成报名申请。
  3. 了解实施区域 :由有关省(区、市)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考生可查看各省市招办发布的相关规定。
  4. 进行报名 :在规定报名时段,登录阳光高考平台( )填写、提交报名申请信息。
  5. 关注审核与公示 :5月25日前,高校完成申请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进行公示。
国家专项计划
  1. 关注招生简章 :每年三月底发布高校招生简章。
  2. 完成报名 :四月中旬前,申请人完成报名。
  3. 查看审核公示 :四月底,省市出台通过审核名单公示;五月底,高校公布审核公示结果;高考成绩公布前,高校确定并公示最终资格名单。
  4. 填报志愿与录取 :高考后,考生填报志愿,高校完成录取并公示。

此外,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专项计划怎么报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国家专项计划报名步骤如下:

  1. 确认报名条件 :考生需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本人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拥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高中学籍且实际就读,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报考资格,不同省份可能还有附加条件。
  2. 知晓申请时间 :不同省份申报时间根据当地高考报名时间而定,一般在高考报名期间同时申报,多集中在每年10 - 11月。考生要密切关注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信息。
  3. 进行网上申报 :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所在省份的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进入“资格条件申报”页面,如实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户籍信息、学籍信息等,并上传必要的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户口簿、学籍证明、《国家专项计划申请表》、农村户口证明、贫困地区证明(如有需要)、高考成绩单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4. 等待资格审核 :提交申报后,市、县两级招生考试机构会进行预审核,仔细核对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预审核通过后,报考资格将被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考生需保持联系方式畅通,必要时接受进一步审核或提供补充材料。
  5. 参加高考 :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可正常参加高考,备考时要关注高考相关政策和变化,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6. 填报志愿 :高考出分后,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所在省份的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填报志愿。国家专项计划志愿通常单独设置,实行顺序志愿投档模式,考生要根据分数、兴趣、职业规划等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的相关内容。

高校专项计划报考步骤如下:

  1. 确认报考条件 :需同时具备三项基本条件,一是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二是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三是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各高校可能在此基础上有其他要求,要仔细查看招生简章。
  2. 了解实施区域和申报办法 :由有关省(区、市)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考生可根据各省市招办发布的相关规定,查看具体内容。
  3. 报名 :在规定时间(如2025年为4月20日前),按照招生院校简章规定的报名时段,登录阳光高考平台( )填写、提交报名申请信息。报名操作流程包括注册账号、登录系统、进入报名页面、阅读报名须知、核对个人信息、填写各类信息(基本信息、上传照片、完善高中就读信息、填写成绩信息等)、填报志愿、撰写个人自述、上传附加材料、核对申请表信息、确认志愿、下载并上传申请表等。高校专项计划可同时申报多所院校(一般2 - 5所),需留意院校要求。
  4. 审核与公示 :5月25日前,高校会完成申请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进行公示。
  5. 高考与录取 :入选资格的考生均须参加高考,单报志愿,依据高考成绩和填报志愿进行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办法由有关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志愿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为准。高考出分后在本科批特殊类型填报志愿,从申报通过的院校中选一所填报。

报考时要及时关注本省政策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资格审核,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报考资格。

爱好网

以上就是爱好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专项计划怎么报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爱好网:www.aihaoya.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专项计划怎么报”相关推荐
怎么报高校专项计划
怎么报高校专项计划

怎么报高校专项计划 报高校专项计划的方法如下: 入选高校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都需要参加高考,然后单报志愿、再才能单独录取,且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具体的填报方式、填报时间需要以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为准。 高校专项计划填报志愿详细流程: 1.登录:阳光高考网站: 2.注册:首次登陆需要注册学信网账号,注册必须实名,请留家长的常用电话,注

2024-03-29 12:57:09
地方专项计划怎么报
地方专项计划怎么报

地方专项计划怎么报 地方专项计划报考需符合条件,并按资格初审、网上报名、名单公示、高考后填报志愿这四步流程进行。 确认报考条件 通常要满足“三一致”:本人及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为实施区域农村户口且连续满3年以上;在户籍所在县高中实际就读满3年,且学籍与户籍地一致;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成绩达到本省本科一批或专项计划控制线。 准备相关材料 必交材料有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本人及父母页

2025-08-04 14:25:28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报名如下: 1、报名前的准备:使用考生本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实名注册学信网账号,确认考生符合生源所在地当年的高考报名条件,满足高校提出的具体报名要求。 2、志愿填报:首先要选择填报学校,然后选择报名类型,再根椐招生高校要求按顺序填写信息(系中有填写说明文字提示,有疑问可咨询志愿高校)。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

2023-11-19 12:12:43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 高校专项计划填报如下: 首先要选择填报学校,然后选择报名类型,再根据招生高校要求按顺序填写信息。(系统中有填写说明文字提示,有疑问可咨询志愿高校。)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 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中学盖章、本人签字。如果高校要求在报名阶段交费,那么考生交费后才能

2024-03-31 05:41:42
专项计划怎么看
专项计划怎么看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进程: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流程图: 提示: 1.流程图仅供参考,请按照高校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以实际报名步骤为准。 2.填报个人信息流程:根据不同的招生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的信息,以实际报名采集项为准。 3.填报志愿至准备考试流程:填写顺序、是否必填、填写要求由招生高校自行设置,以实际流程为准,有疑问可向招生高

2024-03-29 17:33:15
国家专项计划志愿怎么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志愿怎么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志愿怎么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志愿填报步骤如下: 1、选择院校—确认志愿。 首先要选择填报学校,然后选择报名类型,再根据招生高校要求按顺序填写信息。(系统中有填写说明文字提示,有疑问可咨询志愿高校。)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 2、下载申请表。 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

2024-03-29 14:36:13
高考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高考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高考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入选高校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均须参加高考,单报志愿、单独录取,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办法由有关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省教育考试院将教育部下发我省的考生报名申请信息(已被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以及其他提前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除外)分送各地,各市安排所属有关县(区)按照报名条件完成资格复审后,于5月15日前汇总上

2024-03-29 22:54:08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专项计划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第一点:报考区域要求及条件不同(填报国家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须具有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第二点:招生高校不同(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由中央部委属高校“985”、“211”院校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高校承担;地方专项计划则由在本科一批录

2024-03-30 06: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