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14:25:28 | 爱好网
地方专项计划报考需符合条件,并按资格初审、网上报名、名单公示、高考后填报志愿这四步流程进行。
确认报考条件通常要满足“三一致”:本人及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为实施区域农村户口且连续满3年以上;在户籍所在县高中实际就读满3年,且学籍与户籍地一致;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成绩达到本省本科一批或专项计划控制线。
准备相关材料必交材料有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本人及父母页)、连续3年高中学籍证明(学校盖章)、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部分省份还需脱贫户证明、实际就读承诺书等。需注意户籍证明要明确标注“农业户口”字样,学籍证明要与高考报名系统信息一致。 爱好网
报名流程报考时要注意,各省报名窗口期仅10 - 15天,逾期不补;切勿材料造假,否则取消高考资格;填报志愿时要权衡兴趣与分数;及时查看公示名单,避免错过纠错机会。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地方专项计划怎么申请的相关内容。
符合申报资格条件的考生应,持申报所需材料到普通高考报名所在县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进行申报,逾期不再受理。申报时须提交本人有效户籍证明、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以及《地方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后公示名单。2023河南地方专项计划怎么样填报 2023年河南地方专项计划的填报方式如下 : 报名平台 :考生需要在河南省的考试院官网上进行报名,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相关信息和申请。 录取批次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设立独立的录取批次,投档时间在国家专项计划之后,但在自主招生计划之前。该批次采用网络填报志愿的方式,与其他批次同时进行,遵循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 招生高校与规模
高考专项计划选的专业是不是就是以后大学要学的专业 高考专项计划选的专业通常就是以后大学要学的专业 。具体来说: 专业选择受限 :如果考生享受专项计划的分数优惠,那么在选择专业时,通常只能选专项计划范围内的专业。这意味着,考生在选择专项计划时,就已经确定了未来大学期间的大致学习方向。 转专业难度大 :一般来说,专项计划属于定向生类别,进入大学后,往往不在转专业的范围
地方专项计划怎么查有没申报成功 地方专项计划的申报结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查询。首先,你可以访问阳光高考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在志愿管理栏中查看审核状态。如果通过了审核,页面会以绿色字体显示“审核通过”。其次,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本科招生网站,你可以在这些网站上查找相关信息。最后,阳光高考官网也是一个重要的查询渠道,你可以直接查看高校专项计划对应高校名单的公示。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阳光高考高校专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进程: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流程图: 提示: 1.流程图仅供参考,请按照高校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以实际报名步骤为准。 2.填报个人信息流程:根据不同的招生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的信息,以实际报名采集项为准。 3.填报志愿至准备考试流程:填写顺序、是否必填、填写要求由招生高校自行设置,以实际流程为准,有疑问可向招生高
国家专项计划广西大学实施区域 一.名称区别: 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简称国家专项计划); 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简称高校专项计划); 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简称地方专项计划) 二.报考条件: 1.国家专项:三年以上沐川户籍和连续三年以上沐川中学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的考生都可以报考; 2.高校专项:申请考生及其父母或法
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 1、国家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是面向指定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简称,由中央部门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承担。录取批次安排在提前特殊类型批和本科提前批。 考生要在户籍所在地区报名,并且要符合高考报名的所有条件。 考生本人拥有专项计划所在地区的户籍连续三年以上,并且父母或者监护人时本地户箱。 本人在专项计划实施地区的高中就读三年以上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 地方专项计划考生不是随意选择报考专业的,必须按照地方专项计划确定的招生计划选择报考的专业。没有安排在地方专项招生计划里面的专业不能报考。 按照要求,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专业由高校从本校具有特色的专业中确定。高校可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各专业的最多录取人数,并在招生计划中公布。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2019专项计划招生专业有林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有什么区别? 1、国家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是面向指定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简称,由中央部门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承担。录取批次安排在提前特殊类型批和本科提前批。 考生要在户籍所在地区报名,并且要符合高考报名的所有条件。 考生本人拥有专项计划所在地区的户籍连续三年以上,并且父母或者监护人时本地户箱。 本人在专项计划实施地区
2024-05-17 08:10:35
2024-06-19 22:44:22
2023-07-23 15:29:23
2024-06-05 03:44:42
2024-03-17 04:15:41
2023-11-02 01: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