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17:19:50 | 爱好网
建议选择那些比自己参考分低十到十五分的学校作为保底院校,这样选择的话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保底院校的选择,正常情况下是考生的分数能够拿下保底院校的大部分优势专业,甚至是王牌专业,同时要求招生数量要多并且相对稳定。
按照现行的志愿模式进行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从志愿结构构成的角度出发,大部分案例都是在前几个志愿就已经被录取了,保底院校只是最后一道防线而已,只是让自己睡着觉的保证。
在实际填报志愿的过程中,不少的家长和考生对于保底的院校的设置都是十分纠结的。其实有纠结保底院校的时间不如将目标院校好好斟酌一下,力争拿下理想专业。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海高考平行志愿“托底”志愿怎么填的相关内容。
作为大学的招办老师,咨询中经常碰到家长或学生咨询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们把××学校填到志愿D保底,你看可以吧”、“老师你帮我看一下,我小孩这样的成绩,志愿这样填应该没有风险了吧?”五月份正值上海市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段,也是家长咨询的高峰期。各高校、中学的咨询会开了一场又一场,学生及家长仍然觉得迷惘,到底平行志愿后,志愿顺序应该如何摆放?高考志愿填报中冲稳保是什么意思 关心高考的人都知道这个说法: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01 冲稳保的意思是说,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把学校层次拉开一定的梯度。想起我的一位朋友,当年高考的时候,只想上协和,一口气全部填的是协和,其他不填,最后分数离协和差了点,一直落到双非学校,成为那所学校史上最高分。 正常的填报方式,应该是这样:协和算是冲一冲,上海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属于稳一稳,像
广西志愿填报冲稳保怎么报 第一步,了解本省志愿填报的特点和规则。不同省份的志愿填报方式不同,但大致可分为老高考地区、新高考地区和一些特殊省份。 老高考地区包括河南、安徽、广西、江西、四川等省份。这些省份的志愿填报单位是以院校为单位的,达到录取分数线后才能被录取。因此,保专业相对困难。如果想被目标专业录取,需要留出足够的分数。 新高考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等省份。这些省份的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中冲稳保是什么意思 关心高考的人都知道这个说法: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01 冲稳保的意思是说,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把学校层次拉开一定的梯度。想起我的一位朋友,当年高考的时候,只想上协和,一口气全部填的是协和,其他不填,最后分数离协和差了点,一直落到双非学校,成为那所学校史上最高分。 正常的填报方式,应该是这样:协和算是冲一冲,上海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属于稳一稳,像
高考志愿填报怎样做到冲稳保垫的选择呢? 将志愿分成三组。 以2019年深圳市考生为例: 容升军老师建议考生,在填报时,依然可按照“冲稳保”三个层次的思路填报,志愿院校之间合理拉开梯度。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排位,将15个志愿分成三组,第一层次适当“冲一冲”,填报自己比较心仪、向往的院校;第二层次要相对“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相当,录取机会较大的高校;第三层次应该“保一保”,以确
高考志愿冲稳保是什么意思?冲稳保比例多少可以降低填报志愿的风险? 分数较低得话,或是以技术专业、地区为主导。考一个学生就业有益的技术专业,在经济发展非常发达的都市和地域,对未来学生就业有较大协助。 尤其要留意的是,一定要挑选专业服从调剂,只需是“冲”,就代表着分数与学校最少线贴近,万一专业调剂不听从,就会被退档,那导致的不良影响十分比较严重。乃至落到下一批号。每一年都是有高分数学员高三复
高考填志愿“冲一冲”的原则是什么? 志愿冲50%是指拿50%的志愿去冲,挑选往年录取分数略高于自身成绩且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院校,但不能脱离实际,高出太多,否则也是没有效果的。既然是冲,就有可能冲上去,也有可能落下来。 冲一冲报考技巧:冲一冲并不是志愿填报的需要选项。报考时,以自己的成绩为基点,可以往上看10分左右,如果有自己喜欢的院校,服从调剂后可以冲一冲;如果在自己的成绩之上没有这一类院校,
新高考平行志愿,该如何科学的填报?填报原则是是什么呢? 那麼高考平行志愿究竟是指什么?选用怎样的投挡标准呢 ?高考平行志愿就是指在同一高考录取批次的同一投挡时间范围中,学生可以填写好几个平行面但有时间顺序的学校志愿者,随后按“成绩优先选择、遵循志愿者”的标准开展投挡、录用。那麼从总体上,高考平行志愿的投挡是怎么样开展的呢?最先,摆列学生次位,再先后搜索学生应填的志愿者,细分化下去有两个流程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冲一冲和稳一稳? 高考志愿填报冲一冲15所左右的学校比较合适。 知识拓展: 冲一冲学校,指在志愿填报中选择一些竞争较激烈、名气较大、录取分数较高的高校作为冲刺目标,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冲一冲学校的数量应该控制在15所左右比较适宜。如果选择过多,可能无法做到充分了解每所学校的情况,填报不够认真和细致;如果选择过少,可能会降低被录取的机会。 考生
2023-10-22 03:23:12
2024-05-14 13:13:24
2023-10-23 22:15:35
2023-08-31 12:48:39
2024-06-27 17:10:21
2024-06-19 16: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