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9 11:35:48 | 爱好网
我校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是我国最早成立该专业的8所院校之一,也是我国最早拥有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院校。本专业于1979年招收首批硕士生;1998年获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同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截止2006年9月,本学科已向国家输送了本科毕业生3091人、专科毕业生138人,硕士毕业生238人、博士毕业生15人。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奖10余项,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1.专业发展大事记
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
1952年在东北工学院建筑系成立“建筑设备”教研室。
1953年在东北工学院成立本科四年制“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我校郑惠春、叶龙、戴庆山和马仁民教授等是主要创建人。
1956年经全国院系调整,由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 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4院校的土木建筑系合并成立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随之并入。
1957年并校后第一届四年制本科生毕业。
1957—1959年受中国政府之邀,原苏联采暖通风专家格·阿·马克西莫夫教授进校指导专业建设。格·阿·马克西莫夫教授作为援华专家来我校工作,指导研究生及清华大学等其它院校的进修生、进修教师和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完成了“南方建筑降温”等13项科研课题。为我校暖通学科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9年由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教授指导的6名全国首届供热通风专业研究生于我校毕业。
1966年-1971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
1972年-1976年通过选拔推荐招收三年制大学生。
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
1978年专业更名为“供热通风工程”专业。
1979年本学科招收首批“供热通风工程”硕士生。
1984年本学科获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8年专业更名为“供热与空调工程”专业。通过了建设部专家组对我校 “供热与空调工程”专业评估。
1992年专业更名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
1998年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同年,获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9年被陕西省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同年建立的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了本学科。
2004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全票通过建设部教育质量评估。同年被陕西省评为省级名牌专业。
2013年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通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改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2.师资队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注重教师政治思想、学术水平、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形成了配备齐全、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
本学科现有21人,其中,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12人;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5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6人(博士后2人),硕士学位的10人,7人为在职博士生。
3.专业办学模式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建环专业一直坚持并不断深化的办学思想是:
(1)遵循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2)坚持培养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宽阔的专业方向,能从事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建筑公共设施,以及国民经济多部门所需要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工作,并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3)遵循科学、求实、创新的精神,追踪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和专业发展趋势,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
(4)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上述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三个教学阶段、四个课程平台和五个能力训练模块”的方式组织教学。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加强学生在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技能训练,施工管理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训练等五个方面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暖通空调工程技术问题的创新意识,实践及创新能力训练。
综合以上办学思想及教学模式,我校建环专业在专业布局上以培养工程、管理型人才为核心、以人才素质培养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设置上以社会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体现理工科专业特点,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对公共基础和技术基础课的设置予以加强,在专业课设置中注意结合社会需求和本专业发展趋势的变化情况,将专业能力培养和社会工作能力培养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人才个性能力的充分发挥。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成立于1956年,1956年秋季开始招收5年制本科生,1982年招收首批硕士生(与环境工程共同招生);1993年获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准“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至今已有42届本科生毕业。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给排水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在不同的岗位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截止2006年9月,本学科已向国家输送了本科毕业生2790人、专科毕业生188人,硕士毕业生135人、博士毕业生2人。给水排水工程学科在国内居先进地位,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注重教师政治思想、学术水平、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通过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形成了配备齐全、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学术梯队。专业教师队伍中包括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青年教师奖、陕西省首届高校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省级教书育人先进称号获得者多人。
本学科现有教师18人,其中,博士导师3人,硕士导师9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助教5人。
专业办学模式
学校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教学实验设备满足教学需求。实验室始建于1976年,1996年被原冶金工业部批准为“环境与市政工程”部级重点实验室,1997年被评定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2004年与本专业教学紧密相关的“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同时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人员优化调配,学院2002年在原有5个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教学实验中心,为本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实验,以及硕士生、博士生和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1976年,我校在办学历史悠久的给水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的技术上,吸收化工、生物等专业人员,在国内首批筹建了环境类专业,并于1977年招收全国第一届环境工程本科生,1981年首批招收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1984年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国西部12省(市)唯一拥有博士学位授权和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环境工程学科。2001年,在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审中,我校环境工程学科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答辩会审,成为全国本次入选的4个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其它3个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为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 我校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下述5个研究方向: (1)水和废水的深度处理理论与技术 带头人:王晓昌教授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常规水处理的强化、臭氧化和生物过滤技术、膜处理技术、水处理药剂的研究,目前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其它省部级项目资助,在深度处理和污水资源化方面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2)大气污染控制 带头人:马广大教授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除尘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挥发性有机物(vocs)生物处理技术、城市易散性粉尘控制的研究,目前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它省部级项目资助,在大气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方面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3)水污染控制 带头人:彭党聪教授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新型生物载体及匹配反应器开发、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模拟技术优化的研究,目前利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其它省部级项目资助,在废水同步脱氮与除磷、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智能模拟方面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4)环境模拟与生态调控 带头人:王元教授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风沙动力学模拟理论与沙尘迁移控制技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生态系统模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污染预报的研究,目前利用中科院资源环境重大项目和其它省部级项目资助,在生态保护和环境系统恢复方面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5)水资源保护与微污染控制 带头人:黄廷林教授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保护与规划、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水质微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目前利用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和其它省部级项目资助,在河流污染点源、面源治理,污染过程模拟和控制方面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目前,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以获准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为契机,制定了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相关学科发展的长远规划。全院教职员工团结一致,为实现学院十五规划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环境类学科群而奋斗。
爱好网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建环专业考研考哪所学校哪个专业较好的相关内容。
本科专业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考研相对应的专业是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属于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专业。东林大学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怎么样?好就业吗? 您好,从就业的角度出发,也可以考虑学一门实用的技术,其实计算机专业就是很好的,比如ui设计、4G移动开发、互联网编程、大数据、云计算、VR等等就业前景都挺好。看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选择就行...我们有本科,也有专科专业,我们的很多学生都是学有所成的呢,有兴趣可以来校咨询的,望采纳,谢谢 东林是什么大学 东林是什么大学 东林
2023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就业前景及方向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电工电子技术、热工学基础、建筑安装工程CAD、工程测量。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建筑行业,从事建筑设备安装及施工管理、工程造价、资料管理、监理、物业管理、设计等工作的施工、质量、信息、设计岗位。2023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
美国大学建筑学专业排名 美国国内没有专门的建筑学专业的排名,不过可以看QS的世界排名。 2016QS建筑学世界大学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学校英文名国家 1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美国 2伦敦大学学院UCL(UniversityCollegeLondon)英国 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
山东建筑大学的环境设计专业怎么样 山东建筑大学的环境设计专业好。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得知,山东建筑大学的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该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环境设计专业主要涉及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人才。据了解,该专业的师资力量比较强大,教学设施也比较完备,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较好,能够在设计
2021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就业方向就业前景专业建筑环境工程前景就业能源农业建筑方向环境分析与就农业建筑能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2021 2021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主要以可再生能源工程为主要方向和特色,但是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课程设置也会有所不同。 一、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就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开设课程和未来就业方向分析(原创) 就业方向专业建筑环境工程课程应用就业能源建筑方向未来环境分析开设程和应用工程原创用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开设课程和未来就业方向分析(原创) 距离2019年高考还剩下100多天,考生在前线奋斗,家长也不要忘了为学生提前做好志愿准备哦。孩子未来要学习的大学专业有什么
土建工程管理介绍 导语:今天小兔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土建工程管理的相关的知识,很多的男同学都比较喜欢土建工程的,这个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也是很大的,就业前景也不错的。但是什么是土建工程学管理,很多的正在面对选专业的朋友对于土建工程管理并不了解,以后的路又是什么样的,太多的问题都不了解。今天小兔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建工程学管理。 一、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部分,工程是人建造的,
一、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序号大学1同济大学2哈尔滨工业大学3清华大学4东南大学5大连理工大学6天津大学7重庆大学8北京工业大学9湖南大学10西南交通大学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介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主要研究建筑物理环境、建筑节能、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针对空调、供热、通风、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进行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并对建筑设备的运行
2024-01-06 20:00:44
2023-10-22 03:23:12
2023-10-23 22:15:35
2023-08-31 12:48:39
2024-06-27 17:10:21
2024-06-19 16: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