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清华大学本硕博连读专业有哪些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清华大学本硕博连读专业有哪些
清华大学的
临床医学专业实行本硕博连读模式,但实际上,这一专业是由清华大学与
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招生的。这意味着,虽然学生在清华大学完成学业,但他们所接受的医学教育体系实际上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一部分。
清华大学医学教育的优势在于其结合了工科背景与医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跨学科学习机会。通过这种模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还能够在先进的科研环境中接受训练,这对于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实践都极为有利。
清华大学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颇具特色,涵盖了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学生在本科阶段完成基础医学课程,硕士阶段深入学习某一特定领域,博士阶段则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在教学资源方面,清华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同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设备。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环境,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通过与医院的紧密合作,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接受培训,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此外,清华大学医学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通过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和国际项目,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全球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清华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招生的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和发展平台。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出具备扎实医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还能够促进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澳门城市大学住宿环境
澳门城市大学住宿条件包括宿舍和租房两种方式。
1.宿舍:
澳门城市大学宿舍分为双人间和四人间,视不同宿舍楼而定。澳门城市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不同档次的宿舍,包括高级双人间、四人间和六人间等。宿舍内设有上床下桌或上下架的组合书桌、衣柜、空调、电视、免费宽带等基本设施。校园内也设有不同类型的宿舍,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
2.租房:
澳门城市大学也为学生提供了在校内或校外租房的选择。学生可以选择单间或一房一厅的房型,租金和押金视房型和地段而定。学校附近也有不少居民区提供出租房屋。
总的来说,澳门城市大学的住宿条件还是比较不错的,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
一、学校简介:
澳门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Macau),简称“澳城大”“City U”,是中国澳门地区的综合性大学,中国澳门四所开展“本、硕、博”全层次办学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为粤港澳高校联盟、世界
翻译教育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 、世界
交通运输脱碳联盟 成员;都会型大学全球联盟、国际葡语大学联合会创盟成员。
澳门城市大学前身为成立于1981年的东亚大学,是澳门开埠以来第一所中国人创办的正式大学;1991年,东亚大学一分为三改制为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城市大学;2015年,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澳门城市大学搬回氹仔校区办学; 截至2023年1月,澳门城市大学有学生逾8500名,办学规模位列澳门高校前三。
澳门城市大学科研以应用为本,与新东方教育、中国日报、美国迪士尼乐园、中国人寿 、美团 、格力集团等公司联合成立科研中心及进行人才交流;与牛津大学、清华大学 、爱丁堡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等数余所海内外高校进行学术及教学合作。
澳门城市大学位列2020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第89名,2022年SCImago世界大学排名(Research Rank)全球第457位。2020至2022年,澳城大旅游休闲管理学科连续三年蝉联“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前20%,2023年,澳城大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全球前1%。
二、办学历史:
东亚大学时期
1981年,黄景强、胡百熙和吴毓璘三位博士怀兴国壮志,在氹仔大学山创办澳门城市大学前身东亚大学;
1982年,东亚大学公开学院(今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前身)成立;
1984年,东亚大学研究生院成立,首届本科生毕业;
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向东亚大学赠送后成为澳门地标之一的九龙壁;
1987年,三位创始人将东亚大学交付澳葡政府。
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时期
1992年,东亚公开学院和葡萄牙国立公开大学联合组成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
2010年,在三位创始人邀请下,陈明金先生接办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
澳门城市大学时期
2011年,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更名为澳门城市大学;同年,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成立;
2012年,澳门城市大学获批面向中国内地招收全日制本科生;
2013年,澳门城市大学与牛津大学共同建立“Oxford-Macau Centre for Advanced Global Studies”研究中心;
2015年,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澳门城市大学搬回原校址办学;同年,邱晓华教授率领澳城大经济研究所推行两大经济研究项目——《澳门“主权财富基金”研究》和《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统计理论及建立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016年,澳门城市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揭牌;同年,澳门城市大学向东亚大学三位创办人黄景强博士、胡百熙博士和吴毓璘博士颁授
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
2017年2月,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亚太商务研究中心”揭牌、商学院创业教育中心于横琴正式挂牌 ;
2017年5月,澳门城市大学与国家航天局达成协议,促进航天事业领域开展多方面的合作;
2018年,澳门城市大学
金融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成立;
2020年11月,澳门城市大学与
苏州大学、葡萄牙埃武拉大学共建国家科技部中葡
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2021年,乔晓阳、王伟光、潘志明获颁城大荣誉博士学位 ;
2021年7月,“澳门城市大学—察哈尔中心”揭牌成立,打造公共外交智库;
2022年5月,澳门城市大学向高福、余华、韩方明、高开贤颁授城大荣誉博士学位;
2022年12月,澳门城市大学“吴在权创业就业中心”揭牌、“谷‧姑苏社”澳门城市大学国家级青年创业实践基地揭牌、与常熟市共建“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及“苏澳人才会客厅”揭牌。
科研成果:
据澳门城市大学四十周年校庆官网信息显示,澳门城市大学累计获5项国家级联合资助研发项目,承接国际组织、国家部委、澳门科技发展基金、澳门高教基金、澳门文化产业基金、澳门特区政府各司局、委员会等机构委托科学研究项目近200项;学术论文发表实现了SSCI、SCI、AH&CI、EI、CSSCI、TSSCI国际主流核心学术期刊索引全覆盖;出版86部学术著作;大学学刊《澳门城市研究》稿源遍及全球。
三、馆藏资源
据2021年8月澳门城市大学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澳门城市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8.7万余册,纸本期刊383种;电子资料库82个,电子图书1,069,086册,电子期刊61,867种。图书馆根据大学教学、科研的需求,系统收集各学科的文献资料,馆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图书馆采用
自动化管理系统、RFID自助服务系统、电子资源阅读系统等现代资讯技术,为师生提供文献借阅、参考谘询、课题服务、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多媒体阅览、图书馆利用教育、电子资料库培训等服务;图书馆亦是“澳门高校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之一,与其他成员馆共享由联盟建立的电子资源中心平台提供的电子资源。
四、学术期刊:
《澳门城市研究》创刊于2018年,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澳门城市大学─
辽宁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澳门基金会资助的学术性刊物。每年出版两辑,每辑都会结合时事热点突出专题和焦点,同时邀请与主题相应学科的教授作为特约主编,全面研究城市各领域的发展。
五、学术实力
2020年,澳门城市大学进入“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前百强,位列第89名; 2020年,澳门城市大学旅游休闲管理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前20%,位列第54名;澳门城市大学旅游业管理专业本硕博学位课程为澳门唯一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TedQual优质教育素质认证的特色课程。澳门城市大学在2022年SCImago世界大学排名中荣登世界第457名,位居澳门第四位。
海南大学的法硕怎么样?好就业吗?
法律硕士(Juris Master简称JM)是专业学位之一,法律硕士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职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立法、司法、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管理、金融、行政执法与监督等部门、行业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
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以教学、学术、实务多方面为指向,而法律硕士则是以致用、实务为指向。以下为全国法律硕士招生院校排名分析,备战2016法硕考研的同学们赶快来看看,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院校吧。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何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梦想。
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4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报考北京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关于北大深院:
1、同样是法律硕士,其他学校收费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悬殊甚大。
2、尽管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上课,但在整体上,其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严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当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广州与深圳工作(很有钱的城市,法律职业也比较发达。)同学,我觉得去深圳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真心做学术的这年头也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
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
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学费不便宜,往年(现在已经没有了)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所以不解决住宿,但学校最后会尽力想办法解决的,人大每年在大运村给安排部分住宿,那边环境很好,学习生活都很方便,离人大也不远。
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大毕业生向来有去国家机关的传统,人脉很广。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
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人大法硕只有2年,这是全国唯一的,早毕业早就业,未尝不是好事!
中国政法大学
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
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复旦,吃的好,住的好,还在繁华的朝阳区,离CBD中心近,宿舍还有凤凰卫视看。国际法实力雄厚,与经济有关的学科以及与外贸有关的学科实力很强大,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贸大名气没北大人大响,但学费不贵,就业不错(主要去“国”字号的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以及与经贸有关的国家机关),是值得报考的学校之一。
吉林大学
03年宣传的比较多,法律硕士们也很团结,学校对法硕培育也比较重视,在BBS上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还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介绍吉大的情况。04年有2200人报考,这跟吉林大学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是分不开的。但吉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地域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太弱;就业信息的获得有限,从其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国,就业的地区性歧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消除;外部声誉方面与原来的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位相比已经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与吉林大学比较相似。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各校现在几乎都已经成立独立的“法律硕士管理中心”等类似的专门机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硕师姐师哥抗争的结果。),其中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
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漂亮的校园。
华东政法学院
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 “五院”是:中国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
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
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 “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些才是现在我国法律教育的顶峰所在。甚至可以有点夸张的说,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的经济中心,自由法制的社会氛围,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开设法律的大学不少于10家,但只有华政在这五院四系之中,复旦法学院的上升势头很强,不过至少现在他的法学教育实力还不能和华政相比。华政有法学教授40多位,博导数十位,法学博士点四个。考华政容易一些,因为招生名额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选择华政也是不错的。
西南政法大学
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骄傲的,强大的法学科研实力,辉煌的法学业绩,大量优秀的法学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让法律院校汗颜的“西政现象”等等。当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为“地方队”的尴尬,但仍旧无法掩盖它在法学界的地位!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厦门大学
环境一流,在那里上三年真的一点都不亏。厦门经济不错,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厦大的就业也不错。
南京大学
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基本情况:
1、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个公费名额,不用交培养费和住宿费,均为应届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补助。
3、对自费生和委培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4、复试公平,严格的差额复试。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间,每人600/年。
6、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 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
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对法硕也非常重视。另外
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中南政法学院
中南政法大学法学实力一般,但幸运的是它与别人合并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原来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这样在学校硬件,资金投入方面无疑占了一些优势。
西北政法学院
业内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实力不错。 大家都在研究生楼上住,收费一模一样。宿舍按级分不按专业分,一个宿舍四个人有阳台有空调。各方面都不错。03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第三批(九所院校)】
复旦大学
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
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
给的我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 基本情况:
1、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
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在
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
2.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
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
3.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
医疗保险。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黑龙江大学
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法学实力都是很一般,还不如辽大,估计是为了照顾东北三省的缘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硕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龙江工作,还是可以考虑的。
湘潭大学
实力一般,师资还可以,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广东一带工作的学生报考,经济实惠,就业主要去南方的广州深圳佛山等,法学实力比
湖南大学强,有几个在法
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入他们的法学院院长邱兴隆教授,
知识产权的冯晓青教授,还有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的青年法学家。
四川大学
法律系传统上有一定的实力,就业方面亦可。同时因在西部,分数线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划线,有望降分录取。每年都接受调剂。
安徽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苏州大学
苏大的法学实力较强,历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国民党的动武大学法学院,加上苏州异常发达的经济实力(比省会南京发达的多),就业很不错。
山东大学
在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学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并后实力和吉大有一拼,师资力量强大。就业显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郑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华大学
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
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南开大学
法硕可以选修任何法学的课程,无论是研一还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师是南开法学院最好的老师,因此师资问题是不用考虑的。上课的地方是南开教学设施最好
的地方—模拟法庭,是法硕专用的教室。法硕的统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每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本领域的权威人士。法硕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为学校住宿条
件有限,法硕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间,单独卫生间,有电扇,每人一个书桌和大衣柜还有一个贮物箱。条件还是不错的。实力一般,但牌子好就业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选择.
山西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兰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云南大学
地方太过偏远,虽然云大实力很强,但现状不好,又因为出了马事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就业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辽宁大学对法硕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大连与沈阳就业还是很有区位优势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贵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海南大学
实话实力一般,但海南做为一个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他的一个卖点,今年报考人数不多,接受调剂。
河南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更何况还有法律实力名气更强的郑大。
湖南大学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位置不错,江苏省经济实力很强,法学实力也不错,法理学、诉讼法学蛮有实力,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就是他们法学院的院长公丕祥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烟台大学地理位置好,自然环境一流,民商法学实力在全国很有影响,有几个著名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北京,就业渠道稳定,很强的军事院校色彩,以后会越来越受到考生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学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硕,在宣传上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他的吸引力在于二年半二万元学费上,这在第一档高校中,无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缘优
势也是很强的!这无疑会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目标。他的缺点在于他不是法学传统强校,在业内人脉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新增招生单位中最受期待的,当然他的吸引力一是传统法学实力强悍,二是地处北京的优势,三是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四是他们有意在法硕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点贡献!
爱好网以上就是爱好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华大学本硕博连读专业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爱好网:
www.aihaoya.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