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报名后为什么没办法填报志愿?

2024-10-23 08:23:02 | 爱好网

高考报名后为什么没办法填报志愿?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高考报名后为什么没办法填报志愿?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报名后为什么没办法填报志愿?

高考报名后为什么没办法填报志愿?

1. 网络问题


有时候,由于网络不稳定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正常提交高考志愿。这时候可以尝试重新连接网络或者更换网络环境再次尝试。


2. 信息填写错误


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如果填写的信息不准确或者有误,也会导致提交失败。这时候需要仔细检查所填写的信息是否正确,并进行修改。


3. 提交时间问题


高考志愿有特定的提交时间,在此之前或之后都无法进行提交操作。如果错过了提交时间,需要等待下一轮志愿填报时间再次进行操作。


4. 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有些浏览器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进行高考志愿的提交操作。这时候可以尝试更换浏览器或者升级浏览器版本。


5. 故障 爱好网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出现故障也会导致高考志愿无法正常提交。这时候需要及时相关工作人员并等待修复后再次进行提交。


如何备份高考志愿信息以防提交失败


1. 为什么需要备份高考志愿信息?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由于种种原因,如网络不稳定、故障等,可能会导致志愿提交失败。如果没有备份,这些已经填写的信息将会全部丢失,给考生带来极大的麻烦。


2. 如何备份高考志愿信息?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建议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及时备份自己的填报信息。具体方法如下:


(1)将每个学校和专业的名称、代码、备注等相关信息记录在纸质表格或电子表格中,并保存在本地电脑或云盘上。


(2)截屏保存:在填报页面上截取每个学校和专业的确认页面,并将截图保存至本地电脑或云盘上。

高考报名后为什么没办法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报考有专业限制么?

查看大学专业的录取限制,主要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而且要结合看所报高校的招生章程。报考公安类和军校,则参考公安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和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对大学专业录取限制分四类,一是患有严重疾病、传染病的考生,学校可不予录取;二是一些影响到一些专业学习的疾病,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三是不宜就读的专业,主要是身体条件不适应工作强度大的专业。
除了《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报志愿时还要结合所报高校的招生章程,是因为一些高校开设有未列入专业目录或经教育部批准有权自定新的学科专业,学校招生时可根据专业性质、特点,提出学习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的要求,并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刊登。此外,一些高校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之上,对部分专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将不宜就读专业列为限报专业等,也会在招生简章中予以明确。

高考报名后为什么没办法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代码填不上去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填报专业代码填不上去的相关内容。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应该认真核对相关信息,尝试再次填写。

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尝试退出志愿填报系统再登录试一试,如果都没有解决问题,那就是所获取的院校专业代码错误,而不是因为系统原因造成不能填写志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获取正确的院校专业代码。

1、学校下发的志愿填报指导书

当地的高中都会给高三学子发放一本志愿填报指导书,这本书会每年进行更新,这本书里面的专业代码都没错。

2、查看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

想要填报的学校一直发现专业代码错误,可以去对应的学校官网查看当年的招生简章,招生简章里面的专业代码肯定没错,如果找不到招生简章,可以直接联系学校招生办会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填报志愿的时间与方法:

6月24日9时-25日17时:网上填报提前批本科军事(武警)院校志愿(实行平行志愿,以下简称军事类志愿),期间允许考生对本次填报志愿修改一次。

6月29日9时-7月2日17时:网上填报提前批非军事类本科、国家专项本科、第一批本科(包括自主招生、高校专项、综合评价录取、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地方专项、苏区专项志愿)、第二批本科院校、三校生本科、期间允许考生对本次填报志愿修改一次。

8月2日9时-5日17时:网上填报提前批高职(专科)除直招士官招生外其他院校、高职(专科)、三校生高职批次院校志愿,期间允许考生对本次填报志愿修改一次。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以上就是高考报名后为什么没办法填报志愿?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爱好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爱好网:www.aihaoya.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报名后为什么没办法填报志愿?”相关推荐
有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没填好,而后悔的吗?又该怎么办?
有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没填好,而后悔的吗?又该怎么办?

有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没填好,而后悔的吗?又该怎么办? 如果是大学报错了后悔的话,只能要求退档,然后参与后续的补录, 但是补录资格中很可能没有理想院校 ,退档重选的风险非常高,如果录取自己的学校自己实在不满意,也可以选择复读。 时光不易,在报取志愿之前还是好好斟酌,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报志愿 对于高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出现错报误报的情况就可以能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

2024-07-03 16:53:03
高考志愿忘记填怎么办 有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没填好,而后悔的吗?又该怎么办?
高考志愿忘记填怎么办 有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没填好,而后悔的吗?又该怎么办?

2021忘记填报志愿了怎么办 有些考生对于填报志愿有很多问题,比如考生想问忘记填报志愿了怎么办,我在本文中将为您解答。 忘记填报志愿了怎么办 如果是院校志愿一个都没填,那就无法参加录取了。只能等着填报征集志愿时候再填了。 如果是专业志愿没填,那就还有机会被高校提档,只是确定专业时候得最后安排了。 根据现在的情况,只能是看看有没有学校补录的了,一般民办本科或高职院校现在还有。另

2023-08-28 13:59:50
填报高考志愿时为什么会后悔呢?
填报高考志愿时为什么会后悔呢?

填报高考志愿时为什么会后悔呢? 填报志愿是一个个人化的决策过程,其结果和后悔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个人偏好息息相关。可能会有人在事后觉得自己的选择并不完全符合预期,或者希望在当初能够做出不同的选择。而有些人则对自己的志愿填报结果感到满意和肯定。 如果你对自己填报的志愿感到后悔,可能会考虑以下几点: 1.仔细评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确保将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理想的职业方向与志愿选择相匹配。

2024-08-20 12:04:19
为什么广东高考志愿填报书没有警校?
为什么广东高考志愿填报书没有警校?

高考填报志愿时,警校能填几个? 关于在提前批可以填报几个警校的问题,实际上,每个省份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另外,一些警校,会有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这个主要是公安部直属的五所高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铁道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铁警和南森投入计划较少) 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对象,是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

2024-10-06 00:14:07
高考填报志愿中预填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到了正式填报时,预填报保存的没有没
高考填报志愿中预填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到了正式填报时,预填报保存的没有没

关于福建高考志愿填报问题 你好,我是09的福建考生,现在已经上大学啦,这个问题我就试着来答一答吧。 “常规志愿”就是常规志愿也就是本科一到三批或者专科一批和二批第一次录取时需要填报的志愿,也就是成绩出来以后大家的第一次志愿填报。 而“征求志愿”是当你填的同一批次里所有学校都没录取你,而你分数又到了这一批次的最低投档线,你就有资格征求志愿,征求志愿能填报的是这个批次里还没有完成录取计划的学

2024-08-07 23:56:09
志愿填报为什么没有服从调剂
志愿填报为什么没有服从调剂

2023江西高考分数公布时间 2023江西高考分数公布时间是6月23日。 6月8日,2023年江西高考主要科目的考试结束。据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消息,考生可于6月23日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据悉,6月23日考生可通过“江西教育网”(jyt.jiangxi.gov.cn)、“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www.jxeea.cn)、“江教在线网”(www.know.edu.cn)、“江西省教育

2024-01-20 23:34:24
高考后怎么填报志愿 填志愿的步骤方法
高考后怎么填报志愿 填志愿的步骤方法

2022高考后怎么填报志愿填志愿的步骤方法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2022高考志愿填报技方法 一、在填写高考志愿前,可以先与老师进行沟通,根据自己成绩选择要填报的志愿,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填写,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学生对于目标院校的不了解,所造

2024-03-15 07:54:28
高考志愿没有填报怎么办?
高考志愿没有填报怎么办?

高考志愿没有填报怎么办? 高考志愿没有填报怎么办如下: 1、及时与学校联系 如果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截止日期前没有填报志愿,可以联系所在学校的招生办公室或教务处,说明情况并寻求帮助。学校可能会给予一定的延期或特殊处理,但这需要与学校的相关部门协商和沟通。 2、了解补报志愿的政策 不同地区和学校可能有不同的补报志愿政策,考生可以咨询教育部门或招生部门了解具体的政策规定。

2024-06-12 0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