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 14:26:41 | 爱好网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考研的方向可以选择的比较多,一般会涉及到数学、统计学、计算机、图书情报这几个专业。具体的方向有:
- 学硕方向: 理学下面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下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学下面的图书情报与档案学。
- 专硕方向: 工学下面的电子信息;管理学下面的图书情报。
不同的方向考试科目也不同,一般都包括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具体的科目和要求要根据你想考的院校和专业来确定。
目前开设大数据专业或方向的院校也很多,其中专业优势比较强的学校有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等。如果不想竞争太激烈,可以考虑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等。
考研的时候选择大于努力,择校的时候一定要全方面选择,跟据报考学校报录比、竞争力等等因素综合选择,跟据自己的实力去选择。考研路程漫长,一旦确定了就要风雨无阻的走下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报考院校考研难易程度,接下来就给大家分析一下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的具体难度。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据量成指数级增长,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专业应运而生。本专业是合理而科学地处理海量数据,从而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进而产出更多商业价值。大数据技术与工程属于跨学科专业,它结合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和数据从属行业知识,综合培养学生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从容应对复杂数据的能力、以及数据相关的技术研发,如磁记录、光信息存储、量子信息传输等。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学科根据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需求并结合我校的电力特色,聚焦“电力能源”、“商业互联网”等行业对数据科学人才的需求特点,依托本校智慧电网、校企联合,培养适合国家信息发展战略的高层次、工程型、复合型数据科学与技术人才。
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导师组应由校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
2.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三者同等重要。其中理论课程学习不超过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
3.本专业由高校教授和企业资深工程师、项目经理、部门主管等倾情授课,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基础知识,更能了解企业现实工作需求。
4、依托行(企)业力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通过基地共建、人员互通、项目合作等,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设计、专业实践训练、论文写作指导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
一、学校综合介绍
1.1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基本信息解读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海大,原名青岛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学校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为北极大学联盟、IAMRI联盟、海洋大学联盟成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招收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重点培育学科1个)10个,21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 “十二五”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8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工程博士) 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19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7个。
中国海洋大学有海洋科学、水产2个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考取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生总体难度【比较难】。因为中国海洋大学是全国顶尖的大学之一,是985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王牌专业 也是实力强劲,所以报考中国海洋大学需要大量的准备。
中国海洋大学是非自划线高校。
中国海洋大学是985,并且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性价比挺高,值得考的。
报录比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报考热度,其中录取人数更是报考要看的重要数据,如果招生人数个位数,并且专业较热门的话,一定要慎重考虑。中国海洋大学考研报录比暂未公布。
中国海洋大学的无机化学专业拥有很多好导师,科研能力很强。在硅藻材料,功能配合物方面,全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
1.2中国海洋大学近三年硕士招生人数一览表。
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700多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900名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00名左右。
2019年中国海洋大学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600多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2700,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00多名。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500多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2600,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00多名。
1.3中国海洋大学本年度录取分数线与国家线对比图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难易程度综述
1、一流名校,亲和友好
中国海洋大学虽然涵盖在国家985、211工程之内,属于国家一流重点院校,但是却并不似其他院校那般过分难考,也不在国家自主画线的高校之列,但其实力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却都可以跟其他各大名校并驾齐驱,算是综合性价比优越的高校,所于考生来讲相对易靠近。
2、历史悠久,根基深厚
中国海洋大学虽并未自划线,但自建校至今也已有着非常悠久的时间了,积淀着几代人的成就和辉煌,文化根基深厚,吸引着国内慕名而来的众学子,延续着上一辈留下来的文化传统和名校文化,并且学校建设发展和学术研究方面日新月异,培养了大批的学子,为他们提供着丰厚的学术资源级师资力量。
3、非自主划线,性价比高 爱好网
学校虽然是211院校,但在考研领域属于非自划线院校,相对于985高校,考研难度自然随之下降,对于想挑战985却担心分数线过高的考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4、学校区域经济上佳,发展迅速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中国海洋大学所在地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科技、以及现代化建设方面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样给身居在此的各大院校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依托,尤其是本校,在近几年来学校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城市各方面的支持,毕业生得到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发展的机遇,大环境日益变好。
5、二战人数对比
相较于其他985院校,本校的二战率相对并不高,每年考研的淘汰率没有那么狠,所以二战考生没有太多。这对于初考的同学来讲是利好消息。
二战考生卷土再来,已经积累了比初考生更丰厚的知识储备和考试经验,总的来讲二战考生还是比较有优势的,会对初考同学造成一定的压力。
但报考本校的同学不用过于担心这一点,无论初考还是二战都还是要认真备考,心态方面还是要放平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今年国防科技大学报名人数有所增加,难度还是有的。
6、专业课难度
跟其他院校一样,中国海洋大学专业课同样是自主命题,至于专业课的难度,总体来说是略有难度,各个学院的考试大纲每年都会有小范围变化,但大体规律还是以往的风格,考生在专业课复习方面还是需要用心对待,多花些精力
7、调剂率
中国海洋大学在个别专业因上线生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会接收少量调剂。依据每年的报考情况跟招生计划而定。从往年数据来看,有些专业会出现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那么这种时候都是会进行调剂的,具体专业大家可参照high研网每年最新公布的调剂名单。
相较于其他985院校,中国海洋大学的报考人数并非浩如烟海,且报考人员的分层并不明显,大家总体水平相差并不悬殊,虽然每年的考生总量在递增,但依然会有个别专业招不满。
8、学校口碑
中国海洋大学在当地口碑是非常不错的,但因各种原因,国内的知名度就稍加逊色了。并非如其他985等一流院校那样到了人尽皆知的程度,除了考研界学生及老师,其他大部分人并不能区分所谓985和自划线院校的区别。虽然如此,但中国海洋大学的综合实力总体来讲是高于名望的,所以算得上是一所比较低调的重点院校。
对于各位考生来讲它是一所性价比非常高的院校,一来考研难度比其他985要低一些,二来从学校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来看并不逊色于其他名校,当然跟清华、北大、复旦这种顶尖学校还是有差距的。如果你既追求质量,又追求容易过线,中国海洋大学无疑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9、毕业生去向和就业率
在官方公布的2019年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生就与去向表中可以看出,中国海洋大学就业率一直不错,个别学院和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出国率也相对较高,就业水平在全国也依然具有竞争力。
中国海洋大学的一些王牌专业口碑非常不错,尤其是在当地市场,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总体而言的话,优秀毕业生前途看好,尤其近年中国海洋大学的就业率呈上升趋势,前途日益明朗。
2019年,学校共有毕业生6536名,其中本科毕业生3687人,硕士毕业生2450人,博士毕业生399人。
10、薪酬水平
薪资是众多毕业生关心的问题,在新时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水平都呈上升趋势。
总体而言,薪资水平和院校及专业关系如下:
1. 学历层次越高,其月均收入水平越高。
2. 理工及医学类学科薪资水平普遍高于文科。
3. 就总体数据数据而言,男生薪资略高于女生。
4. 一线城市薪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5. 薪资水平、单位性质、工作压力,是毕业生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6. 985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明显高于普通院校毕业生。
11、四六级状况
一般来讲,985类院校考研对于四六级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尤其是知名院校。
本校考研对于四六级同样也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重点及特色类专业,是要考查四六级情况的,但绝大多数专业是不做要求的。具体情况还是要依据每年的招生简章来看。
不过总体来讲,四六级成绩是一个加分项,如果四六级成绩优异,那么在同水平的考生中,被刷掉的可能性就很小,因为有些导师对英语成绩好的同学总是会比较喜欢的。
12、高考人数和分数线
高考和考研是中国学生接连面对的两大国家级考试。高考过后,考生升入大学,大学毕业可读硕士,因此,一个学校的高考数据往往也决定了它的考研热度和难度,一般而言,一个学校的高考关注量大同时也代表着该校考研具有一定难度。
中国海洋大学近三年高考分数线平稳中略有看涨,关注人数持续增多,从这方面而言也给中国海洋大学的考研学子带来一些压力。
更多关于考研院校分析、考研备考经验资料等可登陆high研考研论坛了解更多,例如:
1. 2022各高校最新报录比
2. 2022各高校与各专业最新考情与大数据分析
3. 考研院校与专业如何选择
4. 公共课与专业课如何复习
5. 考研资料如何搜集
6. 考研备考流程与作息时间等
另外,high研考研论坛也有许多学长学姐入驻,更多考研战友,更多考研经验,更多免费真题及考研专业课资料分享,赶紧加入high研考研论坛吧
2021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毕业干什么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就业方向分为四个方向,分别为互联网电商方向、零售金融方向、电子政务服务方向、其他方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1、互联网电商方向。作为当前最热门的风口,互联网电商是互联网领域应用于实践最多的地方,也是积累技术资源最丰富、资金最雄厚、人才需求量最大的部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互联网电商运营维护、日常管理、消费大数据分析、
2021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毕业干什么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就业方向分为四个方向,分别为互联网电商方向、零售金融方向、电子政务服务方向、其他方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1、互联网电商方向。作为当前最热门的风口,互联网电商是互联网领域应用于实践最多的地方,也是积累技术资源最丰富、资金最雄厚、人才需求量最大的部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互联网电商运营维护、日常管理、消费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就业方向有哪些 2023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就业方向有哪些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主要是做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并能最终实现智能化商业决策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主要研究大数据分析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管理与治理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就业方向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主要的专业课程有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是教育部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组织研究确定的2016年度增补专业的13个专业之一。就业前景学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的以后工作领域还是比较广的。商业、企业、电商等很多行业都需要数据分析的,来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作出规划、决策。数据分析在各项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就
嵌入式技术应用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有哪些 1、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 面向嵌入式硬件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测试、嵌入式技术支持等岗位(群)。 2、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具有运用相关EDA工具进行电路设计与PCB版图设计的能力; 具有使用相关仪器及设备进行嵌入式硬件焊接、测试与调试的能力; 具有运用C、Java等编程语言进行程序开发的能力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学什么有什么就业方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主要研究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信息系统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云计算的系统建设、运行维护、云平台软件开发、测试评估、安全配置、迁移服务等。例如: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可以运用大数据迅速拣货、配送的菜鸟云仓建设与应用,大数据平台规划与建设,云平台的研发等。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课程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主要学习:《云计算导论》、《LINUX 系统应
202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什么有哪些课程202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涵盖了大数据的发现、处理、运算、应用等核心理论与技术,具体课程包括:大数据概论、大数据存储与管理、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基础等和课程。202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以统计学、数学、计算机为三大支撑性学科;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
2022年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就业方向) 2022年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目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各职业的薪资范围如下:大数据工程师:$135,000–$196,000;数据架构师:$131,250–$18,下面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了解。 2022年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2022年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目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各
2024-01-06 20:00:44
2023-08-29 01:42:12
2024-01-23 08:31:13
2023-10-01 22:26:20
2023-08-29 05:24:25
2023-10-22 03: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