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以后,如何选到满意的专业?哪些原则值得关注?

2024-07-17 22:02:37 | 爱好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高考以后,如何选到满意的专业?哪些原则值得关注?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以后,如何选到满意的专业?哪些原则值得关注?

高考以后,如何选到满意的专业?哪些原则值得关注?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工科和理科的具体区别,分清所报的专业本身属于文科还是理科,了解专业所学的具体方向,免得报错,通过一系列的了解可以让自己可以选择到满意的专业。

而且在报考专业的时候选原则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选原则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以未来就业为要求去进行选择选对专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大学的时候需要辛苦的去学习专业的知识,为的就是在未来能够依靠自己的专业进入更加好的行业,找到好的工作,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非常明确的选择,一个对未来有利的专业而且专业性极强实用性习惯,在毕业以后不会再为找不到工作而烦恼。

再者就是根据优势学科院校来选择专业,我们在考虑完就业方向之后,还可以去筛选出很多的专业,可以根据这些专业去进行对比优势的学科院校,如果你学的是师范类的专业,而本地又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师范大学,那么你就可以报考做类专,通常每一所大学都有着自己优势的专科,在专业的专科方面会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而且又有了更好的师资力量,在工作的时候,行业认可度也就会更高一点,就业更加容易一点。

最后就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去进行选择专业了,如果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自己想要学习文科的话,那么很多理科专业你就不能再报了,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不需要浪费时间去了解,只需要把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去进行详细的了解,而且在报考专业的时候,还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学习兴趣等不同方面来进行衡量,来筛选出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

高考以后,如何选到满意的专业?哪些原则值得关注?

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

(一)理性选择,综合定位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筛选并优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三)结合自身实际,规避风险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高考以后,如何选到满意的专业?哪些原则值得关注?

怎样填报高考志愿和选专业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怎样填报高考志愿和选专业的相关内容。

第一步、初步确定报考院校范围。

考生根据自己分数在全省历史科目组合或物理科目组合中的位次(查阅今年高考一分段统计表),并结合往年录取情况(查阅最近三年高考录取历史数据),大致找到可能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院校,并将它们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爱好网

然后再结合个人偏好( 如地区、办学类型等),高校办学情况(如学科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学校声誉、校区分布等),筛选出有意报考的高校。

第二步、从有意报考的院校中查找并初步确定目标院校专业组和专业。

这时候,首先要根据院校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找到自己可以报考的院校专业组。可以填报某一院校的一个院校专业组,也可以选报同一院校的多个院校专业组,一个院校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

然后再了解自己可以填报的院校专业组是否包含了自己最喜欢或比较喜欢的专业、是否包含自己最不喜欢或比较不喜欢的专业、这个专业组包含了哪些专业等。

如果涉及专业调剂,自己是否可以接受(因为有可能被调剂到你不喜欢的专业)。同时还要综合院校专业组设置情况、专业招生计划数及各专业报考具体要求,初步确定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及专业。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以上就是爱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爱好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爱好网:www.aihaoya.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以后,如何选到满意的专业?哪些原则值得关注?”相关推荐
高考毕业生,该如何选到满意的专业?哪些专业前景好?
高考毕业生,该如何选到满意的专业?哪些专业前景好?

你对你的高考志愿填报是否满意? 首先,我对所选择的志愿充满了热情和兴趣。在填报志愿之前,我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和自我探索。我仔细考虑了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目标,最终找到了一个与我的才能和激情相契合的志愿。这个志愿让我感到充满动力和激励,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因此,我一直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种坚定使我没有后悔过。 其次,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热爱。填报志愿是实现这一目标

2024-07-04 13:41:47
多地公布高考分数线!哪些招生变化值得关注?
多地公布高考分数线!哪些招生变化值得关注?

高考哪天出分儿? 2023年高考6月23日至26日之间出分。 2023年部分省出分时间 6月23日,公布高考成绩的分别是: 吉林省、安徽省、江西省、云南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上海市,共11个省、市、自治区,占比35.48%。 6月24日,公布高考成绩的分别是: 山西省、黑龙江省、贵州省、陕西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

2024-07-05 21:33:40
高考后估分重要吗?想选一个好大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高考后估分重要吗?想选一个好大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高考分数与估分的出入有多大?会高还是会低? 高考估分,根据历史经验,一般学习好的会低估,可以参照最高估分;一般的估计分中等,可以参照平均分;差的会高估,可以参照最低分。 你学校不错,这个分是很保守的了。你可以用你的平均分作为报考志愿的参考。至于改卷会松之类的说法事先还是不要信为好,而且,松对大家都松,总成绩提高,但相对位置不会有太多变动。招生,实际上是按照相对排名位置招生的。 以上是我

2024-07-13 02:19:36
有哪些地方值得高考后旅行?
有哪些地方值得高考后旅行?

有哪些地方值得高考后旅行? 很多同学高考后选择旅游来放松放松自己高考的时候的紧张的心情,毕竟在备考期间尤其是最后的几个月内,脑子里的弦一直是紧绷的,考完试之后出去旅游也是极好的,那我为同学推荐几个比较适合放松心情的地方。 第一个我自然不能不提我的家乡大同了。去年荣获16年山西旅游大会的举办权,被称为中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因为有一种蓝叫做大同蓝,看着大同的蓝天就会心旷神怡,一切烦恼

2024-07-08 19:36:41
高三家长如何了解高校专业的报考信息?了解专业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三家长如何了解高校专业的报考信息?了解专业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三家长如何了解高校专业的报考信息?了解专业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高考结束之后,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给自己的孩子选择学校和专业。但是,许多家长由于并没有上过大学,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去了解各个高校和专业的报考信息,也并不知道在了解专业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接下来小编就来探讨一下如何了解高校的专业报考信息,以及在了解专业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 首先家长如果想要了解各个高校的报考信息,孩子

2024-06-30 18:37:42
音乐生到大学以后可以选修别的专业吗?具体要求和规则是怎样的
音乐生到大学以后可以选修别的专业吗?具体要求和规则是怎样的

音乐生到大学以后可以选修别的专业吗?具体要求和规则是怎样的 音乐生到大学,也是可以选修其它专业的。 但不同大学,开设的选修专业不同,要求也不同。大多数高校的选修专业是对所有学生开放的,但要选修这些专业,一年级必须是本专业的成绩达到学校要求的绩点。 入学后,你可以查阅一下本校的选修专业办法,按要求申请选修即可。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 新高考选科让考生的选择权变大,也可以提

2024-05-27 22:21:23
成人高考大专如何报考 可以选择哪些专业?
成人高考大专如何报考 可以选择哪些专业?

成人高考大专如何报考可以选择哪些专业? 成人大专需要考生拥有高中或者是高中毕业证的考生,可以通过入学考试来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一种方式。成人大专考生首先要在省教育考试院报名,主要就是填写个人相关信息和报考志愿,确认无误后网上缴费即可。 报考成人大专的具体步骤有什么 查看招生信息:了解所需报考院校的大专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及录取标准等信息,可以查阅院校官网、招生网等途径获取。 准备材料:根

2024-06-23 03:31:14
有哪些适合文科生选择的考研专业值得推荐?
有哪些适合文科生选择的考研专业值得推荐?

有哪些适合文科生选择的考研专业值得推荐? 对于文科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专业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适合文科生选择的考研专业值得推荐: 1.法学:法学是文科生常选的专业之一,它涵盖了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 2.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媒体策划能力和舆论分析能力。 3.历史

2024-07-14 0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