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4 08:32:31 | 爱好网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始创于 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学校现有博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包括中医博士与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中药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药学硕士9个专业学位类别。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博士研究生3700余人、学历留学生800余人。,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主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名中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现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35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药学等医类及相关本科专业 32个,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曾先后两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中药学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领域进入 ESI全球排名前5‰;获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A类3个、B类6个。建有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以及国家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科创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简称CCMP)《浙江临床医学》3种学术期刊,CCMP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学校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省内外 10余个市(县、区)以及浙江省国贸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升级转型,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4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2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以色列、白俄罗斯、新西兰建有海外中医药中心。学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秉承 “求本远志”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理念,倡导“求真、求实”的校风,弘扬“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爱好网
浙江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专业主要有:
1、文学:英语。
3、工学:医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
4、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护理学。
5、管理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
补充材料:
浙江中医药大学位于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海师训号怎么查的相关内容。
通过学校查询、通过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查询。怎样查体育游泳考试的成绩? 1、首先,打开浏览器百度搜索“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网络管理平台”,点击百度搜索一下,进入到下一页面 2、一定要选择“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网络管理平台”官网,点击进入到官网页面 3、点击左上角切换地区,切换到湖北省,武汉市属于湖北省,在这里切换到要求的省份 4、选择好地区后下拉找到一个叫“职业技能鉴定公告”的模块,去寻找自己所在市的招考信息,这里
高考考号忘了怎么查考号? 在手机上打开微信,在微信里打开本地高考网。 在高考网界面里,点击证书打印 然后进入高考准考证号打印界面,输入 考生号 和密码,点击查询按钮就可以查询到高考号。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方法查询。 一、去考生所在学校的教务处,那里有你的档案记录,请老师一查便知。 二、去高中所在地的教育局,因为全市的档案,教育局都有,与工作人员说明准考证丢失情况,他们会帮助你
广东高考时间2023年具体时间 广东高考时间2023年具体时间为6月7日-9日,相关内容如下: 1.准备工作: 确认考场及考试时间;打印准考证并核对个人信息;准备好必要的文具和器材。 2.考前注意事项: 提前到达考场,并按照指定入场顺序进入考场;注意携带规定范围内的物品,如无特殊要求,手机等电子设备需关闭并放入指定位置;服装整洁得体,不要穿着露骨或过于随意的服装
高考报名号怎么查 高考报名号查询方法为登录高考报名网站、填写相关信息、提交查询申请等。 1、登录高考报名网站。 首先,访问所在地的高考报名官方网站,通常是由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维护和管理。在浏览器中输入相应的网址,并进入高考报名网站的主页。 2、填写相关信息。 点击进入查询入口后,你需要按照网站的要求填写相应的信息以进行查询。常见的查询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考生号等个
怎样查询高考准考证号? 查询高考准考证号的方法有4种,具体包括学信网、学校教务处、市教育局以及所在地的人事考试网。 1、学信网:登录学信网,找到“学籍学历”模块,点击“在校生查询”,点击学籍查询到的考生号即为高考准考证号。 2、学校教务处:在学校教务处查阅自己的档案,也可获取高考准考证号。 3、市教育局:去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会给出一些档案查询。 4、所在地人事考试网:如
怎样查询高考准考证号码? 通过智能设备查询:在智能手机或电脑上下载相应的高考查询APP或官方网站,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报考省份等信息即可查询准考证号。 在高中就读地的教育考试管理部门查询:考生可以到当地的教育考试管理部门或招生委员会领取高考准考证或查询自己的准考证号。 在报考的高校查询:考生可以登录报考的高校官方网站,在“查询准考证号”或“高考报名结果查询”等相关页面输
高考准考证号怎么查? 第一种方法:网上成绩查询 考生可以自行登录各省教育考试院(也就是报名官网),然后找到“成人高考”,点击进入后再找到该省份的高考报名入口,最后考生输入网上报名号和 身份证 号就可以查看到准考证号了。 第二种方法:电话查询 可以打电话给各地省考试教育院,请他们依据 你的名字 ,身份证号码查询你的准考证号码!准考证的丢失不会影响你的成绩及录取工作。 第三种方法
高考准考证号怎么查 查高考准考证号的方式:指定官网查询、省教育考试院查询、学校教务处查询。 1、指定官网查询 高考准考证号可以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查询。在学信网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即可查询到自己的准考证号。 2、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考生可以携带自己的身份证到所在地的省教育考试院查询。这是官方渠道,考生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 3、学校教务处查
2023-09-01 04:02:23
2023-11-07 08:17:20
2023-10-31 13:38:47
2023-08-31 11:38:17
2023-08-29 01:42:12
2023-10-22 03: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