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22:14:11 | 爱好网
要避开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和热点地区。可选择该批次中较为冷门的专业和学校,避免填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等热门地区院校。同时,服从专业调剂。
1、“压”一本线:最好报“冷门”
河南大学招生办副主任田歧立表示,对于不挑专业,只想上一本的考生来说,可以参照往年的录取前情况,挑选一本线内分数线最低的学校,并且要查阅高校近三年分数线,选择录取分数线最低且相对稳定的院校报考。或者,可以选一些较为冷门的学校和专业,这样可以增加录取概率。
2、“压”二本线:谨记冲、稳、保
老师们建议,二本“压线”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要谨记报考口诀:冲、稳、保。平行志愿,首保学校。对于分数略低于二本线几分的考生,上二本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一方面,二本院校中中外合作办学及软件学院等收费相对较高的专业,录取分数相对低些,二本线上下的考生可以考虑。另外,这类考生尤其要留意二本征集志愿信息,不要错过。
3、服从专业调剂
从规避被退档风险的角度考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谨慎考虑,不要轻易填报“不服从”。实际上,即使填报服从志愿进入不理想的专业,以后仍有可能转入较好的专业或通过研究生升学来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
扩展资料:
举例而言,考生可以第一志愿报农林院校,因为按照河南省招生政策规定,农林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可在录取分数线下20分以内投档,这意味着一本农林院校最高可降20分录取。并且,相关院校详细名单在省招办公布的招生之友名册中查询。 爱好网
究竟保一本,还是上二本?招生老师们普遍认为,每一种选择都有不同的优势,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举例而言,一本院校平台相对更高,对考生来说,未来就业、考研会更有利。但是,如果考生有特别青睐的专业和兴趣,一本院校又不能保证考生所喜欢的专业,也可以考虑找个不错的二本挑个喜欢的专业,因为关于专业学习,有兴趣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专家支招:"压线"考生究竟该怎么报志愿才有胜券?
高考压线生如何报志愿二本方法如下:
1.了解二本录取情况
高考压线生报志愿二本前,首先要对二本院校的录取情况进行了解。可以通过查阅招生简章、学校官网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了解该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内容。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志愿填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2.合理选择专业和学校
在报考二本时,高考压线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兴趣、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合理选择专业和学校。可以参考学校的学科实力、师资队伍、就业情况等指标,选择与自己兴趣和能力匹配的专业,以及具备较好的就业前景的学校。
3.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在填报志愿时,高考压线生应该合理安排志愿的顺序。一般来说,可以将自己最想上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前面,将希望较大但可能性较低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后面。这样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并且不至于错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4.注意替补填报
高考压线生在填报志愿时,还要注意替补填报。在填报志愿时可以设定一些备选的学校和专业作为替补,以备不测之需。如果前几个志愿无法被录取,可以及时调整志愿顺序,并选择合适的替补填报,以提高被录取的机会。
5.关注专科批次
对于高考压线生来说,关注专科批次也是一个重要的策略。专科批次相对录取分数线较低,对于成绩稍有不足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高考分数无法达到二本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可以考虑报考专科批次的院校,以保证能够进入大学深造。
6.参加平行志愿填报
平行志愿填报是高考压线生增加录取机会的一种方式。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优势科目相关的专业和学校进行填报,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同时,要注意平行志愿填报的规则和时间安排,合理利用机会。
7.注意调剂和退档流程
在报志愿后,高考压线生还要关注调剂和退档流程。如果自己的录取情况发生变化,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调剂政策,并主动申请调剂。同时,也要了解退档流程,以备不时之需。
总结:高考压线生报志愿二本需要了解录取情况、合理选择专业和学校、合理安排志愿顺序、注意替补填报、关注专科批次、参加平行志愿填报以及注意调剂和退档流程。通过科学合理的填报策略,可以提高被录取的机会,实现自己的升学目标。
压线本科线考生报志愿技巧如下:
一批本科“压线”志愿填报技巧
1、考生一定要仔细研究各个学校的录取数据,把不同的院校进行分类。将往年录取线徘徊在一本分数线附近的一本学校做好归类、整合、分析,以便参考。成绩刚刚够上一本分数线的考生,要选择一本院校里录取线较低的院校,需要去查询学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最后选择录取线较低且相对稳定的学校报考。
2、 一本“压线”考生要注重“冲一保二”。一方面,要利用好分数,争取被上线批次的大学录取;另一方面,要重视二本志愿的填报,而且要将此作为重点来考虑,可以选择二本中的好学校和好专业去报,一本踩线生在二本批次中,其分数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二批本科及以下批次“压线”志愿填报技巧
1、二本及以下批次的“压线”考生,不妨选择外省院校,这样既可以保院校又可以选择一个相对理想的专业。从近年来的录取数据来看,省内院校的报考人数众多,第一志愿上线率极高,录取分数逐年上涨,竞争压力很大。
2、二本及以下批次的“压线”考生一定要关注“大小年”。考生在衡量近几年的分数线之后,还要看所选的院校各专业近三年高出本省批次线的平均分,在往年的分数上留有余地。要把握“分有所值,留有余地”的原则,切不可仅以最低录取分作为填报标准。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合理组合院校志原。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2、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时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要过少。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的一两个专业,当考生档案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总分或相关科目成绩偏低,不服从院林专调剂,具体条件受限等原因,面临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以上就是爱好网整理的高考倒计时,压线考生该如何填报志愿?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爱好网。高考填志愿时该如何选择专业? 高考选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决策,涉及到个人兴趣、职业发展、就业前景等因素。在做出选择时,您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兴趣和天赋:选择与个人兴趣和天赋相关的专业,可以提高学习的动力和成就感。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往往能够更好地坚持学习,并最终发展出更高的专业素养。2.就业前景: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就业前景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可以参考行业的发展趋势、就业率和薪资
高考是怎么填报志愿的 高考是怎么填报志愿的介绍如下: 1、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2、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
志愿填报时间2022 每个省市的高考志愿时间不同,具体安排如下: 1、北京 本科志愿填报时间:本科志愿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填报,首次志愿填报安排在6月27日至7月1日,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根据录取进程进行安排。 高职(专科)志愿志愿填报时间:7月21日—7月22日。 2、重庆 本科志愿填报时间:6月27日9:00—6月30日18:00。 3、广西 本科提前批、高职高专
高考专科的志愿该如何填报呢? 高考志愿填报无论是专科或是本科都需要认真对待。虽然专科的学生暂时由于分数的限制,没有机会就读本科,但是也可以通过专升本的方式就读本科大学,因此,学生需要就读质量高的专科,为升本或就业打下基础。专科院校高考志愿的选择考虑因素整理如下: 1、毕业生质量水平 就业状况是最能反映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考生、家长可以查看第三方调查机构发布的薪酬调查、排行榜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格外注意: 1.仔细了解专业和学校:研究你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校,了解他们的教学质量、专业特色和就业情况等方面的信息。确保你对所选择的专业和学校有充分的了解。 2.合理设置志愿顺序: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合理设置志愿顺序。将最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校放在较靠前的志愿中,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实力和录取难易程度。 3.预估分数和录取情况:了解往年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每年各个省份招生考试院都会出台的一些具体的指导原则,同学们按照指导原则认真填报就行了。 一、总体上的注意事项有这些: 1、选择城市 填写高考志愿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城市,原则上一线城市优先选择,例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更是首选中的首选,这样的特级城市或者一线城市会让同学们打开眼界的同时,具有更多就业的机会。 2、选择大学 当我们选择完想要去的城
如果想当警察,高考志愿该如何填报? 一、报考公安院校,首选:公安类专业。 1、2016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的文件精神,毕业生参加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全国统一考试,由省公务员局会同省公安厅,结合实际确定入警比例,划定合格分数线。笔试、面试、体检、体能测试、考察等均合格的毕业生,按有关规定和程
高考志愿报错了怎么办 高考志愿报错后,你可能会感到焦虑和困惑。然而,不要担心,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应对这种情况。 冷静下来:首先,要保持冷静。紧张和焦虑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深呼吸,放松自己,清晰地思考下一步应该采取的行动。 检查错误:核对你的志愿报错的具体内容。确保你了解错误的性质以及对你报考的影响。了解错误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对于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寻求帮助:及时
2023-12-29 12:36:31
2023-08-29 01:42:12
2023-08-26 04:47:10
2023-12-05 22:29:48
2023-11-07 08:17:20
2023-08-26 2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