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湖南省二本文科生可报哪些学校

2024-06-20 00:03:56 | 爱好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湖南省二本文科生可报哪些学校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湖南省二本文科生可报哪些学校

2014年湖南省二本文科生可报哪些学校

二本院校22所
长沙学院(长沙市)、长沙医学院(长沙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市)、湖南商学院(长沙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市)、湖南女子学院(长沙市)、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长沙市)、湖南警察学院(长沙市)、长沙师范学院(长沙市)、湖南文理学院(常德市)、湘南学院(郴州市)、衡阳师范学院(衡阳市)、湖南工学院(衡阳市)、怀化学院(怀化市)、吉首大学(吉首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娄底市)、邵阳学院(邵阳市)、湖南工程学院(湘潭市)、湖南城市学院(益阳市)、湖南科技学院(永州市)、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市)、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
这是湖南省内的所有2本院校,供参考。

湖南省二本文科生可报哪些学校

文科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

湖北经济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

一、湖北经济学

湖北经济学院(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湖北省2011计划。

湖北经济学院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原湖北商业高专的前身)。

二、浙江外国语学院

浙江外国语学院(Zhejia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以外国语言文学为基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浙江省内唯一一所公办外语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浙江外国语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55年的浙江省(中学)教师进修学校;1956年7月,改建为浙江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改名为浙江文教学院;1960年3月,更名为浙江教育学院;2010年4月,升格更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

三、广东金融学

广东金融学院(GuangdongUniversityofFinance)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历史可追溯至1950年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1973年复办为广东省银行学校,1980年起隶属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定名为广东银行学校、广州金融专科学校、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转制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和管理;2004年,升格为广东金融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湖北经济学院 爱好网

百度百科——浙江外国语学院

百度百科——广东金融学院

湖南省二本文科生可报哪些学校

2010湖南各二本大学的文科投档线

文史类 4303 湖南师范大学 545 115 119 128 文史类 4305 湖南农业大学 572 116 112 134 文史类 4306 湖南科技大学 566 105 124 133 文史类 4307 湖南中医药大学 556 116 117 128 文史类 4309 南华大学 561 114 124 121 文史类 4310 湖南工业大学 552 95 119 126 文史类 431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564 117 115 121 文史类 431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523 文史类 4314 湖南商学院 566 94 126 121 文史类 4315 吉首大学 554 113 134 135 文史类 4316 衡阳师范学院 540 103 116 130 文史类 4317 湖南理工学院 543 103 122 128 文史类 4318 湖南文理学院 541 108 122 115 文史类 4319 湖南工程学院 547 99 125 119 文史类 4320 湖南城市学院 535 99 115 119 文史类 4321 邵阳学院 529 100 109 126 文史类 4322 湖南科技学院 525 99 112 117 文史类 4323 怀化学院 525 101 111 105 文史类 4326 湘南学院 531 88 117 122 文史类 4333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524 112 105 87 文史类 4337 长沙学院 548 96 116 133 文史类 4339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523 文史类 4342 湖南女子学院 523 文史类 4343 湖南警察学院 523 文史类 4344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546 107 123 107 文史类 4348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543 117 121 108 文史类 4351 湖南工学院 531 100 112 114 文史类 4360 长沙医学院 523 557

以上就是爱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爱好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湖南省二本文科生可报哪些学校”相关推荐
湖南文科考生高考479分可以报考外省哪些二本院校
湖南文科考生高考479分可以报考外省哪些二本院校

湖南文科考生高考479分可以报考外省哪些二本院校 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可报考以下湖南省外院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武汉学院、邵阳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吉林警察学院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桂电”,坐落在世界著名风景游览城市——桂林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05-29 18:24:44
文科女生可以报哪些二本军校
文科女生可以报哪些二本军校

气象学是文科还是理科 应用气象学专业从理论上来看是理科专业。但是由于每个专业和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专业也是文理兼招的,所以具体还是要根据所报考的学校招生情况来看。 学生们在报考的时候,最好是参照学校公布的招生计划,学校的招生计划里面每个专业招收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是有明确的标注的。 资料: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做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

2024-06-19 12:31:29
河南省的文科生可以报考的二本以上的院校都有哪些?
河南省的文科生可以报考的二本以上的院校都有哪些?

河南三本文科类大学排名 2015年高考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同学们要面对的是填报志愿的时候了。下面一起来看看河南文科三本院校排名吧。 1、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2、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3、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 4、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5、河南师范大学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办学点在机电高专) 6、河南师范大学与河南教育学院联合办学(办学点在河南教育学院) 7、河南师范

2024-05-06 13:37:25
二本文科生可以报哪些大学
二本文科生可以报哪些大学

二本文科生可以报哪些大学 适合文科生二本的大学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简称“立信”,上海市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上海市击剑专业运动队体教结合改革试点学校,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全国高校诚信

2024-04-28 21:54:28
湖南省二本学校有哪些
湖南省二本学校有哪些

湖南省二本学校有哪些 湖南省二本学校有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 拓展知识如下: 1、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

2023-11-23 07:39:52
文科生可以报考哪些二本的师范学校呢
文科生可以报考哪些二本的师范学校呢

文科生可以报考哪些二本的师范学校呢 二本文科师范学校有如下: 1、玉林师范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YulinNormalUniversity)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东南部的玉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广西4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2016年,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合作院校。 截至2019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746亩。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

2024-05-17 20:41:02
湖南省二本院校有哪些
湖南省二本院校有哪些

2017湖南省二本院校有哪些 湖南商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吉首大学等等。 1、湖南商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涵盖经、管、法、文、理、工、艺等学科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是中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湖南工业大学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是国家工

2024-06-08 04:53:34
文科生可以报哪些大学二本大学
文科生可以报哪些大学二本大学

最好的二本文科大学排名 最好的二本文科大学排名第一是浙江工商大学,第二是四川外国语大学,第三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1、浙江工商大学 师资: 学校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20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正高职称450余人,副高职称620余人,博士151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3人、名誉教授3人、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2024-05-18 12: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