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5 14:04:40 | 爱好网
【导读】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更加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认为人工智能的培养应该从少儿时代就开始,并出台和实行了一系列的少儿编程教育政策,在未来,编程教育必将被列入基础教育,今天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国家发布少儿编程相关政策,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吧。
1、1月
1月19日,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并发布了阶段性四项成果。北京、广州、深圳、武汉、西安5个城市作为第一批试点落地城市,3-8年级的学生将全面试点学习人工智能与编程的课程.
2、3月
3月13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3月21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备案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新增目录外专业点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3、4月
4月15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19年北京市中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特色学校和科技示范学校特长生招生计划,其中53所中学将科技特长生纳入招生范畴,共计划招生593人。
4、5月
5月7日,山西省教育厅发布《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创客教育的指导意见》,以点带面,鼓励、引导带动更多的学校参与,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创客教育模式,培育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5月20日,鞍山2019年中考政策出台,根据《鞍山市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指出: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鞍山一中作为辽宁省特色普通高中(科技特色)在2019年试点招收具有科技特长的优秀初中毕业生6名。
5、6月
6月24日,深圳教育局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关于遴选学校参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随着项目的推进,在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统一安排下,拟遴选100所学校参与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 实验工作。
6、7月
7月1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区、校遴选的通知》,提出将在在全市遴选若干实验区和100所左右实验校,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
到2022年,实现人工智能教育覆盖全市学校,培养适合未来适合的创新型人才。
7月1日,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下发文件《关于“西安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遴选结果的通知》,其中,包括西工大附中、陕师大附中、西安中学等多所名校在内。
7月15日,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北京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计划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7月30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等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将信息技术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是继山东、浙江后,第三个将编程纳入高考的省份。
7、8月
8月13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山东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2022)》,提出:整合人工智能、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等创客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有条件的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研究。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域和试点学校建设。
8、9月
2019年9月,青岛市在100所实验学校至少2万名学生中,启动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施学校数量与学生数量均位列全国前列。青岛市人工智能课程开设是为贯彻国家、省、市有关要求,落实市委关于培养一批操作型、技能型的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课程的开设,落实《山东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目标,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实践基地。
9月10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区、校的通知》,明确指出荔湾区、天河区、黄埔区3个区为市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市147所学校为市人工智能改革实验校。
9月12日,福建省就已经发布了《关于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和试点学校的公示》。
9月18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广东省普通高中2018级、2019级学生课程开设的通知》,通知提到:信息技术学科必修学分4分,“信息技术基础”为必修模块,为2学分。除此之外,还要从5个选修模块中任意选择1个选修模块,获得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
9月24日,厦门教育局发布《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厦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试点。
9、11月
11月21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实验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
10、12月 爱好网
12月5日,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和第二批试点学校评审结果公示》,拟确定省级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2个、试点校17所。
12月7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在全省范围遴选 10
个(市、县、区)作为“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500 所中小学校作为“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
少儿编程教育一般针对的是小学及以下幼儿设计的编程模式,把原来复杂的英文代码编程语言转换成图形化的,以指令化,模块化方式让游戏,情景动画,积木构件的形式呈现。旨在孩子九大能力的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力,问题解决,空间思维,判断性思维,序列与条件,调试操作能力。其实,让孩子学习编程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写代码,更多的是接触一下比较新的技能,还能开拓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另外国家也发布了“强基计划”,想要了解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参阅少儿编程和“强基计划”全面解析。
以上就是爱好网整理的编程加分政策叫什么计划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爱好网。2022中科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2022中科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1000人。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2022年发布的招生简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为1000人。其中,招生计划中的本科生人数为800人,硕士生人数为200人。 中山大学广东录取人数 3587名。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中山大学在广东一个省的录取人数相当于大多数985高校在全国的招生规模,普通本科批招生人数为3587名
什么叫高考强基计划 什么叫高考强基计划 高考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于2020年推出的全新的高考招生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招收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学科专业,并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着时态变化而变化。强基计划的主要招生专业分为两种。 一是基础学科专业,如数学、物理、古文字学等专业。二是符合国家安全的高端科技领域人才,如人工智能、新材料类等专业。在“综合评价”基础上,吸收原“自主招生”的优点。
什么叫强基计划招生 强基计划招生是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
什么叫强基计划招生是啥意思 强基计划招生是指为了加强和提升教育基础,吸引并选拔优秀的学生参与的一种招生计划。 强基计划招生通常由高等教育机构、学校或政府部门组织实施。强基计划旨在培养具有较好的学术基础、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通过该计划,学校可以吸引到那些在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学业成绩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潜力和发展潜力,他们将成为学校的重要人才培养对象。
云南省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 云南省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如下: “烈士子女”、“回族”、“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考生报考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课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提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回族考生”以户籍为准,凡有民族成分变更轨迹的,以当地宗教局审核结果为准,自治区民委负责抽查复审;“服役
云南省会考22分加分政策是不是最后高考成绩都会加22分报考云南的大学的话(不懂不要乱答) 不是,只有是 少数民族 才可以加分。 云南省 哈尼族 、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瑶族、布朗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独龙族、藏族、蒙古族、基诺族、水族、 布依族 在内地的考生;内地农村户口的彝族、壮族考生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 台湾省 籍考生加10分。
甘肃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如下 : 自2023年起执行新的加分政策和条件,即“两州五县”考生在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基础上,须具有实施加分政策区域内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考生户籍所在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考生本人须具有户籍所在地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我省非“两州五县”的民族乡(镇)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逐步列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自
甘肃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如下 : 自2023年起执行新的加分政策和条件,即“两州五县”考生在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基础上,须具有实施加分政策区域内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考生户籍所在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考生本人须具有户籍所在地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我省非“两州五县”的民族乡(镇)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逐步列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自
2023-09-04 19:01:18
2023-09-02 11:44:56
2023-08-31 11:38:17
2023-08-27 08:33:27
2023-08-17 17:09:12
2023-10-25 17: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