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前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

2024-02-07 12:50:07 | 爱好网

高考前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爱好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前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

2024年高考新政策????

对于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如果今年没有考好,是否建议复读,以下是我的回答:

1.考虑自身情况。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还不错,而且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那么即使今年没有考好,也不一定需要复读。但是,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建议评估自身情况,看是否有必要复读。

2.了解新高考政策。对于将要实行新高考政策的地区,建议考生和家长了解新高考政策的具体细节,以便更好地制定复读计划和目标。

3.理性选择.复读是一条漫长的路程,需要耐心和勇气。建议考生在理性选择,不要盲目跟风,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实际需要来决定是否复读。

4.确定合理的复读目标。如果考生决定要复读,那么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比如,争取进入更好的大学、提高自己的成绩排名、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5.制定有效的复读计划。计划是实施复读的重要因素。考生需要制定一个系统的复读计划,并严格执行,包括课程表、学习计划、考试计划等。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6.注意心理疏导.复读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考生需要重视心理疏导。建议考生和家长鼓励和支持考生,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在社会上积极参与和交流,愉快地度过复读时光。

总之,无论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政策的地区还是传统的高考模式,建议考生在考虑复读前理性思考,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需要制定一个合理和系统的复读计划,耐心和信心,才能走完高考的复试之路。

高考前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

高考前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

高考前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介绍如下:

1、做好饮食搭配

进入高三后,学生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备考状态,这种紧张感也会随着考试的临近而愈发明显,因此学生的食欲下降也属于正常现象。家长可以多做些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资的杂粮、豆类为主的主食,可以增进学生的食欲。

同时,家长在食材的选择上还应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取:可选鱼、鸡肉、猪瘦肉、鸡蛋、牛奶、豆腐、豆浆等,尤其是鱼肉,可以提高大脑功效,增进记忆。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学生还要保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这类食品可以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并起到补充水分和防暑的作用。

2、适当引导

首先,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次模拟考试和考试结果。家长要以自己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来影响和调节孩子的心态。其次,辅助孩子制订一个适合您孩子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每天的作息时间、各科的自主安排,包括跟随老师复习的进度,还应包括阶段性的整理与总结。第三,注意劳逸结合和适量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能使孩子在学习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3、找到自己的智囊团

注意保持与老师的联系。孩子在家的时间毕竟有限,在学校的情况怎样家长也需要及时掌握。所以要经常和老师联络和沟通,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相对而言,老师比我们也更有经验。听听他们的话儿没坏处。还要注意提高咨询的质量。高考的事儿我们不懂没关系可以咨询他人,但千万不能逮着谁就问。

在选择咨询对象时应该注意:一是权威人士。二是业内人士。三是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士。对于别人的建议也需要加以分析和思考,而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别人的建议也不是越多越好,否则你会感到无所适从。

4、给孩子解压

父母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把考试当作一种查漏补缺的手段,平静应对。特别是在考试前,避免说“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之类的话,不要让考试承载额外的东西。父母更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并且相信孩子能做到!

高考前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

高考前家长应该做什么:考前家长注意事项

五要:要情绪稳定:家长情绪稳定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不利于考生良好的心态的建立。要情绪愉快:家长对考生考试充满信心,情绪饱和,都会对考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强化考生的信心。要告诉考生只要尽力就行。这有利于减轻考生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考生轻轻松松上考场,认认真真做答卷。要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考生吃平常的饭菜就可以了,不必再去加强营养,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使考生体力充沛、精力充满参加高考。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考生的考试用品,准考证等携带做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去考场的路线,赴考场时间做必要的提示。
五不要:不要给孩子定每门课考试分数指标。也不要经常问孩子的成绩,否则就会给孩子加压。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指导孩子报志愿,但是代替。否则易引起孩子敌对情绪,影响考试成绩,考前,家长不要和孩子谈志愿的事。不要送孩子上考场。送孩子上考场,不利于孩子考试信心的加强,反而增加了考试压力。
◇鼓励孩子应掌握方法◇
一、无效叮嘱型案例:王女士的女儿今年高三,在某重点高中就读。女儿读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全校排前十名。上高中后,周围的同学学习成绩都很好,她一下子从前几名下降到中间。王女士没完没了地教导女儿,告诉她一定要找到在初中时的自信,可女儿每次考试前总觉得自己不行了,成绩也始终不见提高。快高考了,女儿的成绩却越来越下滑。
点评:王女士属于无效叮嘱型。她的叮嘱之所以无效,是因为女儿知道自信的重要,但是妈妈的叮嘱并没让女儿认识到自信该到哪里去找。
建议:1.把无效叮嘱变为坦诚接受。王女士的痛苦不在于女儿成绩下降,而在于对这个现实的拒绝,这也正是孩子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正面接受失败的现实,就有机会把用在痛苦上的心思放到解决问题上。2.和孩子一起承受挫折。女儿挫折容忍力太低,因此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下一次也不行了。从现在开始,把每次模考当作挫折训练,胜不骄败不馁,让模考的胜败都成为高考的成功要素。3.练习体验微小进步。哪怕下次考试成绩只提高了0.5分,也真心和女儿庆祝战果,让成功成为成功之母。
二、动机剥夺型
案例:李峰的妈妈很着急。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上,现在快中考了,孩子却一点也不紧张。在家写作业时,妈妈催促他抓紧写,李峰还是要磨蹭到半夜。只要李峰一坐到电视机前,妈妈就说:“都快中考了,别看电视啦。有这时间多看一会儿书,多做几道题,等考完试妈让你可劲儿看电视!”前几天,李峰的妈妈和爸爸商量准备给孩子来把奖励机制,如果孩子这次考上省重点就给他买笔记本电脑,如果考上市重点就买台式电脑。可李峰听了根本不屑一顾,他知道爸妈说话从来都不算数。
点评:李峰对学习如此不在乎,父母的奖励政策是重要原因。没有奖励的时候,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奖励一跟上,孩子会误以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当他和父母关系不好,或者父母奖励承诺未兑现,或者父母虽然奖励了,但是奖励的力度不够,他最有效的反抗就是“我不给你学啦!”建议:1.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建议兑现承诺的奖励。父母的诚信也是对考生的教育。2.今后再给孩子添置东西,最好与成绩脱钩。3.用赞赏代替奖励。赞赏是对孩子能力、努力和人格的评价,奖励有时候是用身外之物诱惑他努力。
三、攀比离间型案例:李先生的儿子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他见儿子还不紧不慢地看电视、看漫画书,就经常督促儿子要把心思放到学习上。他还常跟儿子说:“你看你表哥,当年高考时天天写作业都到半夜,没一天12点以前睡觉的,现在考上北大了。你看你表姐,高考前把那些试卷做了几十遍,人家现在不也考上哈工大了。”点评:李先生属于攀比离间型。他树立的榜样未必是儿子能达到的,但肯定是儿子感到嫉恨的,因为他们的优秀被用来证明他的没出息。无意之间,离间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建议:1.李先生和孩子一起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己成绩的进步上。2.对于兄弟姐妹或同窗好友的成绩采取战友心态。即,欣赏别人的进步,体谅别人的艰难,坚持自己的努力。
◇常见“考试病”应急治疗方法◇
高考日益临近,这个关键时刻,注意休息、防病保健尤为重要。现介绍一些常见“考试病”的应急治疗方法。感冒6月份,天气变化频繁,昼夜温差也较大,疲劳的考生很容易得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建议,按说明服用常用药物将有助于症状缓解,最好是那些不会在白天引起嗜睡的感冒片。同时配合服用一些中药冲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不妨适量多吃些西瓜、梨子等清凉的水果。头痛精神紧张,用脑过度,往往导致神经血管紧张性头痛。有的考生两侧太阳穴部位常常会有间歇性疼痛,大部分是因为这个原因。医生建议,一天服用10mg维生素B1或B2,可以营养神经、疏缓疼痛。腹泻天气热了起来,食用变质食物引发的腹泻病例也渐渐增多。医生们特别指出,考生家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一般说来,只要不是痢疾等较为严重的感染,普通水泻只需注意补充水分,适量服用相关抗生素以及有抑菌、收敛肠道作用的黄连素即可。眼部不适用眼过度的考生有时会觉得眼睛周围酸痛,这是眼部肌肉紧张所致。而做眼保健操进行按摩能很好地缓解眼部疲劳。另外,在使用有疏缓作用的滴眼液时也需注意防止污染,避免人为导致眼部感染。痛经考期碰上例假,是有些女同学最头痛的。若症状比较轻微,可服用相关镇痛药物;若疼痛较为严重,可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推迟经期,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会出现皮疹、下腹坠胀等药物过敏反应。失眠与晕场白天面对复习题头脑“空白”,晚上睡不着,医生认为,若出现这些状况应以心理调节为主。出现头脑“空白”时先做深呼吸,然后静下心来从易到难一道道做题,做不出的先跳过,在解题过程中树立信心。睡不着时,睡前一杯热牛奶是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实在不行时,短期内每晚服用1-2片安定药物。◇孩子高考来临 家长谨慎五忌◇ 爱好网

以上就是爱好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前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高考前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相关推荐
二本学生申请悉尼大学要做哪些准备?
二本学生申请悉尼大学要做哪些准备?

二本学生申请悉尼大学要做哪些准备? 申请悉尼大学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本科成绩单和学位证书的翻译件 2.雅思成绩单(如果没有,可以参加悉尼大学的英语课程) 3.个人陈述(PersonalStatement) 4.推荐信(ReferenceLetter) 5.护照复印件 此外,您还需要了解悉尼大学的录取标准。一般来说,悉尼大学会综合考虑申请人的学术成绩、英语水平、个人陈述、推荐

2023-12-01 00:47:45
考空乘需要达到哪些标准
考空乘需要达到哪些标准

2024年编导艺考生新政策 2024年编导艺考生新政策介绍如下: 1、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以山东为例,目前已有美术、编导、书法、舞蹈四大专业在组织省级统考,2022年音乐和播音专业要施行全省统考,2023年表演、空乘、服装表演要施行全省统考。 【解读】:2023年开始,省级统考将覆盖全部艺术类专业(之前未提及的摄影专业统考应该也不远了)。 2

2023-11-15 04:00:29
准大学生需要准备什么?该如何利用好高考后的假期呢?
准大学生需要准备什么?该如何利用好高考后的假期呢?

准大学生需要准备什么?该如何利用好高考后的假期呢? 引言:准大学生在报完志愿之后可以准备一下开学要用到的东西,首先呢,就是你的衣服以及生活用品其他东西可以到了之后再买,但是在放假这个期间里面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了解一下自己专业的相关知识,开学之后能够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而高考之后的假期里面也可以去考驾照,也可以去勤工俭学。 一、准备好自己所需要的日用品,而且要准备一张银行卡 对于

2023-11-25 02:55:43
为了写好高考作文,需要准备哪些素材?人物的故事?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为了写好高考作文,需要准备哪些素材?人物的故事?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为了写好高考作文,需要准备哪些素材?人物的故事?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

2023-12-19 11:55:58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网 大学什么时间准备考研适合?考研需要准备什么?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网 大学什么时间准备考研适合?考研需要准备什么?

大学什么时间准备考研适合?考研需要准备什么? 考研应该从大三就开始准备! 其实考研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是最合适的,一是因为大三下学期开始是三月份,此时开始准备战线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到后期复习不会太疲惫;二是因为这个时候开始去准备,可以有个逐步进入考研状态的过程,对建立习惯很有帮助。 准备:一、了解考研流程与常识 ·考研全年具体流程 准备阶段:大三上学期,搜集考研信息和资料,确

2023-09-05 15:19:55
陪伴孩子参加高考,家长需要怎么样调整好心态呢?
陪伴孩子参加高考,家长需要怎么样调整好心态呢?

陪伴孩子参加高考,家长需要怎么样调整好心态呢? 面对高考,不少的家长比孩子还紧张,出现焦虑烦躁、寝食难安等症状。有的家长甚至比孩子都要着急,恨不得自己亲自上场才能抚平自己的心情。高考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家长的考验,家长需要放平心态,不要每天唠叨,不要表现出自己的焦虑。 一、影响家长心态的因素 自己的孩子原来成绩一直不错,可在最后一次模拟考中,成绩很不理想。“眼看孩子复习得那么辛苦,

2023-12-29 07:48:13
高考当天家长应该怎么做
高考当天家长应该怎么做

高考当天家长应该怎么做 高考当天家长可以给考生提供温馨的环境、给予鼓励和支持、提供合理的饮食、协助考前准备的等。 1、提供温馨的环境。 确保考生在考试前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避免过多的干扰和压力。 2、给予鼓励和支持。 家长应该给予考生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自信和放松。可以通过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准备工作,提醒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3、提供合

2023-11-25 07:07:39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哪些?研究生考试需要准备什么?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哪些?研究生考试需要准备什么?

中国传媒大学的中文系怎么样?会不会很边缘呢?就业怎么样。容易进媒体吗? 中国传媒大学的中文系还是不错的,因为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划分分明显。 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

2023-09-01 09: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