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8 07:07:09 | 爱好网
湖南这7所双非大学实力较强就业不错,分别是: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工商大学。
一、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国家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共建的高校,交通方面的专业是它的优势学科,同时它也是中国电力联盟高校成员之一,每年有不少毕业生进入了国家电网,2023年湖南省招聘了有89人。
这所学校在湖南省内的知名度很高,就业率也不错,不少优势学科都是目前报考的热门,毕业生找工作还是很容易的,学校的学习氛围也不错。毕业生有很多进入了国家电网或者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铁集团等知名的国企。
缺点是学校作为双非院校,保研率不高,只有3%左右。
二、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湖南省和国防科工局共建的一所高校,它位于湖南的湘潭市。由原先的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合并而成,既有不错的工科专业,也有师范类专业。
这所学校的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勘察技术,机械等专业是特色专业,尤其是海底勘探技术在国内都是领先的,不过普通专业就一般般了。
就业的话有不少毕业生进入了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建筑等大型国企,也有同学进入了国家电网,比亚迪等,只是人数需要稍微少一点。
优势专业就业会辛苦一点,所以不少考生把目标放在了计算机,软件和师范等方向。另外这所学校由于不在省会长沙,而在湘潭,湘潭能提供的资源肯定比长沙要少的多。
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这所学校是湖南省与国家林业局草原局共建的高校,它是典型的农林类高校。在双非院校中,它的实力不错,从学科评估结果来看,拥有两个B级学科,不过都是农学相关的专业,是冷门专业,报之前要斟酌清楚。
特色专业有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森林保护等,除了工业设计,其他都是农林方面的,最好都考研。
另外,这所学校也是湖南省内双非院校中的选调大户,2022年湖南省选调入选了20人。且每年有不少考研到双一流大学的同学,也有不少毕业生进入国企。
这所学校的电子信息,计算机,金融等专业的分数较高,其它专业分数偏低,报考的时候要注意调剂的问题。
四、南华大学
这所大学位于湖南省的衡阳市,它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和湖南省共建的高校。
这所学校还并入了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核相关的专业是其特色,读相关专业将来能进核电站工作。2021年有122人进入了核工业集团。除此之外,这所大学的医学也不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都可以。
不过衡阳只是一个地级市,和大城市没有可比性,没有地铁,环境只能算普通,学校的学术氛围也没有那么浓,如果不读优势专业,没有必要到这里来。
五、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在中医类的大学中排名挺高的,中医特色很鲜明,中医针灸,推拿,中药,中西临床都专业都不错。
这些专业的分数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要低,想要从事中医方面工作的同学可以关注这所学校,不过这所学校的影响力主要在湖南省内,在全国不太有名。
本科毕业基本上可以去县城的中医院,研究生除了长沙的中医院难进之外,其它湖南城市的中医院一般都可以进。
六、湖南工业大学
这所大学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包装设计专业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特色专业有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印刷工程和自动化。
这所大学的工科专业还可以,文科专业一般般,学校目前没有保研资格。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不在省会,在株洲,株洲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工作机会比长沙少很多。
这所学校的机械、土木专业也不错,2021年本科生有接近28%毕业生进入了国企,主要是去了制造业和建筑业,如果不嫌辛苦和工资一般的话,也可以考虑。
七、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位于省会长沙,它是湖南省内目前唯一的一所商科大学。会计和管理专业都不错,法学目前也一直在迅速发展。
这所学校目前的特色专业都是当下的热门专业,加上位于省会,就业还可以,长沙好一点的企业都会来校招。每年进入银行以及其他央企的毕业生也不少。
不过它在全国财经类院校里面排名不是很高,在省外的知名度不怎么样,和知名院校比有一定的差距,好在最近几年发展的还不错,有一名院士坐镇,给学校带来了不错的资源,后期可以持续关注。
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双非大学是:华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深圳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燕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扬州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
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华南农业大学,位于全国第54位。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全国排名为61位,在所有双非院校中仅次于昆明理工大学和深圳大学。 爱好网
一年时间,华南农业大学凭借自身实力跻身双非院校之首。而且华南农业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入选,入选学科为作物学。
此外全国共有30所双非高校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之列。
虽然说这些双非院校与985、211以及双一流大学相比,办学层次不是那么高,但是学校综合实力强大,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师资力量强大,依然可以培养出优秀人才,非常值得2022年考生报考。
如:
1、深圳大学
全国排名:70
学校简介:该校成立于1983年,办学时间较短,但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现有粤海、丽湖两个校区,科研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学校学科实力强劲,有工程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专任教师2500余人,其中包括众多海内外知名院士。办学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对外合作交流,与境外280多所高校都有密切合作关系,国际化氛围浓厚。
2022年广东省投档线:首选历史最低519分,首选物理最低518分
2、江苏大学
全国排名:72
王牌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学校简介:该校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和江苏省三方共建的大学,入选了教育“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有着很高的办学起点,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百强高校之一,国内外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学校设置97个本科专业,其中3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江苏大学学科建设成果丰硕,已有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
2022年江苏省投档线:首选历史最低501分,首选物理最低417分
这十所高性价比双非院校,含金量相当高,考生千万不要错过! 在我国众多高校中,双非院校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不凡的科研实力,成为了考研择校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本文将从院校数据、院校介绍以及择校方法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在众多院校中挑选出性价比极高的双非院校,助力考生在考研之路上更进一步。 ###高性价比双非院校的选择标准 **适合报考的人群**:对于追求稳定就业、本科为双非院校或大专生、以
一个非常普通的二本非计算机专业考浙大计算机研究生可以吗 考研考试是中国现有考试中仅次于高考的最公平的考试,如果能在考研考试中得到足够高的分数,目标院校就没有拒绝入学的理由。而浙大计算机系虽然在全国计算机专业中属于较为靠前的专业,但是也不能算是竞争最激烈的,因此报考浙大计算机系有相当的可能性能够录取。 浙大计算机系每年复试线大约在370分左右(每年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如果能超出复试线分数大约2
非计算机专业可以学计算机吗?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要想进入IT互联网行业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考研计算机相关专业。通过考研进入计算机领域发展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也确实有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职场人,通过考研计算机专业从而开启了新的职场生涯。计算机专业当前是考研的热点领域,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并为自己营造一个较好的复习氛围。 第二:与本专业相结合。立足本专业向计
计算机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计算机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行业的不断壮大,计算机专业的热度也与日俱增。许多大学生为了更好的发展,在毕业后选择了考研,希望通过考研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然而,面对如此众多的计算机考研院校,该如何选择呢?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下关于计算机专业考研院校排名的相关信息。 国内计算机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内计算机专业考研院校排名。根据教育
中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 计算机专业学校全国排名是: 1、北京大学:获A+档。 2、清华大学:获A+档 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3、浙江大学:获A+档。 4、国防科技大学:获A+档。 是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
湖南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 湖南计算机专业学校排名 第一名: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在全国高校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国防科技大学的4个A+学科中,就有2个计算机类专业,分别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二名:湘潭大学 计算机类专业是湘潭大学的王牌专业,湘大的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的信息工程学院整体实力非常
大连双非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好的大学 大连有很多大学都有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而关于哪所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较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个人喜好、学校的排名和口碑等因素而异。以下是一些在软件工程领域较为知名的大连的大学: 1.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声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支持的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 2.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也备受认可,
计算机专业最好的院校 根据以下排名得知,清华大学(8★,A++)实力最强,水平最高,最具竞争力,夺得2023校友会中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研究型)首位。国防科技大学(8★,A++)位列第2。北京大学(7★,A++)位列第3。具体排名前10名的大学如下: 1、清华大学:全国排名第1名;专业档次A++。 2、国防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2名;专业档次A++。 3、北京大学:全国
2024-01-06 20:00:44
2023-10-22 03:23:12
2023-10-23 22:15:35
2023-08-31 12:48:39
2024-06-27 17:10:21
2024-06-19 16: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