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7 21:27:30 | 爱好网
一、提前批之痛
高招录取的各个录取批次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会互相影响。比如说考生在某一个批次的志愿没有被录取,将转入下一个批次重新录取。一旦你被前面的批次录了,就不能再参加下一个批次的录取了。提前批次在各省市往往都是一些师范、军事的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国防生或者一些特殊专业,有的同学觉得空着也是空着,不报白不报,于是填上了。但你一旦被录取了,你将不能参加第一批次的录取。
【案例回放】
林峰是我认识的一位图书编辑,平时因为书稿的原因和我往来颇多,就我对林峰的了解来看,他的综合素质很强,适合从事谈判、商务或者法律等实务性工作,倒是写作方面不是很突出,我问他:“你大学选专业怎么选择了中文系?”
林峰说:“别提了,都是提前批惹的祸。”
林峰是来自重点中学的高材生,当年在文科班也是数一数二的风流人物,10年前,高考时考出了580分的成绩,他当年的理想也是做一名律师,而且以他的成绩,几大政法学院都是可以随便挑的。问题就是出在提前批上,当年班主任为了求稳,要求成绩好的同学都填上提前批,林峰就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把华东师范大学填在提前批上。
林峰在第一志愿填上法律、经济、英语等专业,并选择了调剂,高考之后,因为发挥出色,林峰已有了不好的预感,估计要被华东师范大学提前录取,他于是做了一个傻事——不去参加英语口试。他心想,我英语口试都不参加,总不会被英语专业录取。结果因为提前批录取竞争激烈,法律、经济等热门专业都没够上,最后因为没有考口试,连英语专业也没录上,最终被调剂到中文系。
林峰大学毕业后,到一所重点中学当老师,因为不满足僵化的体制而跳出来从事出版工作,但是他与文字始终都有点先结婚后恋爱的感觉,所以他难以像那些文学青年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字的世界里,转而向经营、管理转型。“选专业真是太重要了,如果不是提前批那里出了问题,我不会多用5年的时间去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林峰这样看待自己的人生弯路。
【拍案说考】
录取批次虽然对高校的“好坏”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区分,但还是基本有个划分的,一般来讲,提前批次招生的是一些特殊学校、特殊专业,“985”“211”高校、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的优质专业都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因此报考提前批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其实提前批并不是增加你的录取机会,每个人的录取机会只有一个,一旦提前批被录取,本科一批次就没有机会了。 爱好网
二、多少分能上你们大学?
每年在高校招生咨询会的时候,我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多少分能上南开?”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我都会含糊其辞:“不一定,可能会是XX分。”对此,很多家长会觉得我回答得不专业。但是,面对家长和考生热切的询问,我更想说的是,每年的分数线,不是由招办老师决定的,是根据当年招考分数、考生的报考人数和考生分数三者自然结合形成的。
(点评:回答高校分数线问题时候说“不一定,可能会是XX分”的问题不是在于其“含糊其辞”,而在于在考前咨询时候用确对的分数值回答一所学校的录取线都是属于基本概念错误的。可以回答“排名XX位次”,或者“相当于某年高考的XX分”。另外,说“每年的分数线,不是由招办老师决定的,是根据当年招考分数、考生的报考人数和考生分数三者自然结合形成的”也是概念错误。什么叫“当年的招考分数”?太费解了。一所高校的分数线,与当年生源生的高考命题难度,高校的招生计划数量,报考该校考生人数和分数分布情况有关。)
【案例回放】
晓左是2012年的一位重庆考生,当年高考成绩519分,接近重点线。他的目标非常明确,达到西南石油大学。但是按照往年的分数线,他成绩无法报考石油工程、石油储运工程等热门专业,于是他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应用化学专业。
召开重庆高校咨询会的当天,晓左第一个冲进咨询现场,找到西南石油大学的招生老师,他问:“我考了519分,能考上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吗?”西南石油大学的招生老师给了明确的'答复:“没问题。你就大胆填报吧。”晓左得到招生办老师的答复,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于是他在自己的志愿表上填报了西南石油大学。
分数线出来以后,让晓左非常意外,化学工程专业分数线达527分,远远高出了519分。分数线出现暴涨的原因有两个:1.他忽略了石油院校升温的形势,社会对能源的需求旺盛,石油行业因其垄断性、薪酬高,已经成为考生家长追捧的热馍馍,分数线不断攀升,他不了解石油院校近几年分数线的上升趋势。2.有一部分志愿专家在大力宣传石油行业的优势,会吸引大批考生填报,再加上高校进行现场咨询的时候,代表招办的老师口气较为宽松,意味着报考的人数也陡然增加。
综合两个原因,晓左的第一志愿落榜了,由于重庆二本阶段实行的是传统志愿模式,第一志愿一落空,二三志愿也已经录满,晓左直接进入了调剂志愿。
(点评:考生和家长不能盲目相信高校招生老师的话。他们是带着招生任务来的,某些老师讲话是不负责任的。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对高校招生老师关于录取分数线排名的估计,至多能理解为某个分数排名位置按照往年情况录取可能性大。例如高校招生老师喜欢讲这样的话:分数排名XXX位置的考生有望被我校录取。这句话并没错,但是特别容易误导考生。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分数排名XXX位置的考生报考我校是有落榜风险的。而考生和家长却都愿意理解为:分数排名XXX位置的考生可以填报我校。)
【拍案说考】
小左犯了一个错误,过于相信咨询会现场的招办老师。很多咨询会的宣传人员其实并非招办的工作人员,每所院校的招办人员是有限的,最多不超过六个人。每逢招生旺季,招办就会请其他院系的老师帮忙,宣读招生政策。这些调派的大学老师也了解高校和专业,但在咨询的过程中,并非都能做到科学规范。
好多家长会问这个问题:“今年南开大学录取线定多少分?”这不是南开定的,这是自然形成的,比如说今年南开大学计划在重庆招40个人,我按照120%的比例,投档应该是48人,我把投档考生按照分数排序,第48名就是南开大学今年在重庆的投档线。录取到第40名,后面8个退档了,最后南开大学在重庆的录取线就是第40名的成绩。大家一定要依据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分数线不是人为确定的,都是自然形成的。
(点评:没错,分数线不是人为确定的,都是自然形成的。但是这里说的“第48名就是南开大学今年在重庆的投档线。录取到第40名,后面8个退档了,最后南开大学在重庆的录取线就是第40名的成绩”未必准确。投档后退档的未必一定就是第40名以后的那8个,如果是这样的话,没有必要设定120%的投档比例。准确的说法是,投档48名后,高校根据本校的专业录取规则择优进行专业录取,剔出不符合专业录取规则(例如身体原因、单科成绩原因)的考生退档,剩余考生如果都符合专业录取规则且人数还多于40人的招生计划数,再退掉分数较低的最后几名考生。退档之后录取考生中的最低分就是录取线。除此之外,现在多数高校都承诺对服从调剂的考生实行提档不退档的政策。这样退档风险降低。)
也许有的考生和家长会问,那么填报志愿是否就完全靠运气?也不完全是这样。确实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综合考虑,比如南开大学这类综合性院校,录取分数线一般不会出现暴涨或者暴跌,她每年在各地的录取分数线基本上是比较平稳的。而一些行业特征比较明显的院校,比如石油、金融、审计等院校,报考的热度会随着行业发展有所起落。还有一些院校,比如复旦大学,因为实行了一些比较新的招生政策,比如2006年实行自主招生,对那几年的高考成绩影响都很大,因此复旦大学有好几年都出现了严重的大小年;再比如高校的合并和更名,对当年的招生影响也不小。一般来说,当年考生的报考热情会增大,报考人数也会增加,分数线会水涨船高。
首先要和父母事先商量好,结合自己喜欢的专业,还有问问亲戚朋友,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千万不要太理想化,要知道现实是很残酷的,有时候好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其次要看高考成绩,关注国家的政策,有的县区志愿填报有降分政策,有的学校会对部分县区高中有政策,降分很多。这个一定要仔细问班主任还有看高考指南手册。最后对于报考院校的地理位置一定要是先上网看看,是否在市里,离市区远不远,先了解好,否则报名当天学校环境不是自己喜欢的,又只能自己伤心了。
还有填报志愿要注重体检结果
体检结果,家长和高三学生要注意的问题,体检表是否有色盲、色弱等不合格项目,有色盲和色弱项目,如果报考了不予录取和可不予录取的专业,学校可以直接退档,给学生造成巨大损失,只能在二次志愿征集填报。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逐项对比自己体检结果。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的相关内容。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以上就是爱好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爱好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爱好网:www.aihaoya.com2024高考征集志愿什么时候开始如何填报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填报是跟志愿录取交叉进行的,是在每一批次的集中录取结束之后进行的,根据省招生办的公告进行填报征集志愿,时间只有一个白天,一般都是当天下午6:00前结束。详细的填报征集志愿步骤接着往下看吧。 2024高考征集志愿开始时间 征集志愿填报是跟志愿录取交叉进行的,是在每一批次的集中录取结束之后进行的,根据省招生办的公告进行填报征集志愿,时间
高考志愿是从第一志愿开始录取吗? 1、其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依据成绩。投档操作过程如下: 2、第一轮投档,投放第一志愿考生档案。投档前,对所有参加同批次录取的高校,凡第一志愿报考同一高校的考生,电脑根据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每个高校排一个队列。依据高校招生计划,按投档比例由高分到低分向这些高校投放第一志愿考生档案。 3、第二轮投档,投放第二志愿考生档案。在同批次最低控制线上,凡第一志
2022年专科志愿填报时间 2022年高考专科志愿在7月开始填报,不同地区报名时间是不同的,比如北京是7月21日-7月22日,江苏是7月27日—7月28日。 2022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高职(专科)批P段、Q段,以及体育、艺术类高职(专科)批X段的录取工作正在进行。8月11日晚将进行这三个段的征集志愿填报。 P段、Q段、X段面向参照分数线上未被录取且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征集一次志
2024高考志愿填完几天后开始录取如何查询录取状态 高考报志愿后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出录取结果,大学录取学生是有好多流程的。因各高校录取时间不一致,录取结果不是一次性公布,且存在征集志愿的情况,所以有些考生的录取结果甚至要等到这个批次录取完才能查询到。 2024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几天后开始录取 高考报志愿后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出录取结果,大学录取学生是有好多流程的。在学生填写完录取志愿后,教育院要下
高考的录取时间是不是都不一样? 不是。高考录取工作都是按照工作日规定时间进行录取的。 高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相关招生政策,本着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对考生电子档案进行审阅,通过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选择当年报考本校的高考考生进入院校进行学习的过程。 若省招办投给的档案都已录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格外注意: 1.仔细了解专业和学校:研究你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校,了解他们的教学质量、专业特色和就业情况等方面的信息。确保你对所选择的专业和学校有充分的了解。 2.合理设置志愿顺序: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合理设置志愿顺序。将最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校放在较靠前的志愿中,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实力和录取难易程度。 3.预估分数和录取情况:了解往年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每年各个省份招生考试院都会出台的一些具体的指导原则,同学们按照指导原则认真填报就行了。 一、总体上的注意事项有这些: 1、选择城市 填写高考志愿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城市,原则上一线城市优先选择,例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更是首选中的首选,这样的特级城市或者一线城市会让同学们打开眼界的同时,具有更多就业的机会。 2、选择大学 当我们选择完想要去的城
河南省高考几号开始填志愿啊? 8月15-16日。 模拟投档时间,这个时间段,考生状态无变化,档案状态“自由可投”。 特殊类型招生(含高校专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正式投档时间,报考特殊类型招生的考生可以查询出自己的录取状态,如无特殊类型招生志愿的考生,档案状态依然“自由可投”; 本科一批平行志愿正式开始投档,预计上午10点以后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投档情况:“已投档”
2024-01-06 20:00:44
2024-01-23 08:31:13
2023-08-29 05:24:25
2023-10-22 03:23:12
2023-10-23 22:15:35
2023-08-31 12: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