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 09:50:05 | 爱好网
延边大学代码是10184。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简称延大,地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为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成员单位,由南开大学对口支援延边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9年,曾隶属于国务院高教部,1957年划归吉林省所属。1958年8月,延边大学分立为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工学院。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原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延边大学。同年9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科学技术大学(筹)并入延边大学。
截至2021年3月,校园占地296万余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万余平方米,图书馆各类纸质藏书达228万余册;博士、硕士研究生4201人,本科生18823人,专科生1233人,继续教育学生20740人,留学生428人;教职员工2222人,其中专任教师1441人;设有20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7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专业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省级精品课程。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2项。2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在2002年和2008年两次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评价。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朝鲜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汉语言、化学、动物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省级特色专业:朝鲜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汉语言、化学、动物科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舞蹈学、历史学、音乐学、物理学、动物医学、英语、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朝鲜-韩国当代文学、基础朝鲜语、社区护理学。
省级精品课程:朝鲜民族舞蹈、有机化学、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人体解剖学、动物繁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英语、动物传染病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政治学、键盘(手风琴)、儿科学、韩国语视听说、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遗传学、大学物理、农业微生物学、老年护理学、病理学、会计学原理、行政法、管理学原理、发展心理学、生物地理学。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朝鲜族舞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民族地区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有10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化学、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
院士工作站:吉林省长白山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院士工作站 、秦大河院士吉林省工作站(地理学)、冯守华院士吉林省工作站(化学)、陈芬儿院士吉林省工作站(药学) 。
国家级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 。
省级重点学科(名单不全):世界经济、内科学、药物化学、现代汉语、动物营养、朝鲜语言文学、国别史(朝鲜史)、有机化学 。
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民族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化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14]
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哲学、政治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物理、化学、地理学、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翻译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临床医学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艺术硕士。
学校设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2个,联合共建机构4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吉林省创新研究平台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创新研究平台3个,吉林省特色文化建设基地2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民族地区高发肿瘤病理生物学实验室、朝药研究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朝鲜语言文字信息化基地、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实践基地。
“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国延边黄牛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联合共建机构:东北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基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共建)、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建)、吉林省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与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亚洲研究中心(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建)。
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转基因动物与胚胎工程重点实验室、免疫生物学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创新研究平台:吉林省延边黄牛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朝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图们江区域开发研究中心。
吉林省特色文化建设基地: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朝鲜族文化研究中心。
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的校徽由一组中心图案和三组文字组成:中心图案中的红色圆圈图形象征太阳,蓝色几何图形象征腾飞的巨龙,两个图案相结合构成延边大学朝文校名简写“연대”的艺术字体,并以奔向太阳腾飞的巨龙意喻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奋斗精神。三组文字分别为学校创建年份“1949”,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的汉文校名“延边大学”,英文校名“YANBIAN UNIVERSITY”。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码是10287。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院介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NUAA),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有明故宫、将军路和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89.3万平方米;有学生35127人(其中本科生19044人,研究生15262人,学位留学生821人)。截至2020年1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有本科专业62个。
文化传统
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为圆形,中间叠放三个形如飞行器的“A”构成南京市的市树即雪松图案,象征本校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正下方为建校年份“1952”,周围光芒线衬托出南京市的市花即梅花图案,光芒线外环以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缩写。
徽章为印有中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旗:校旗为蓝色长方形旗帜,中间印有白色的中文校名。
精神文化:智周万物,道济天下。
负重奋进、献身国防,唯实创新、志在超越。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6个,1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方向)7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8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6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建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7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
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近1718项,其中国家奖82项,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取得了“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成果。在国防科技领域,学校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三号”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9项,资助直接经费8395.74万元,包含面上项目72项,青年基金63项,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联合基金3项,专项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6项。
2020年,截至9月21日,学校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1项,总体资助率26.6%,资助直接经费9492万,均创历史新高。此次获批项目包含重点项目6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面上项目94项,青年基金63项,外过青年学者基金2项,联合基金1项;此外,学校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已经通过评审,还有近10项重点标志性项目已进入会议评审阶段。
根据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立项资助情况。学校本年度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6项,青年项目3项。
科研获奖
2018年,学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13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理论成果奖6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2项。2019年1月,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20年3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益民院士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2021年度,省政府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校共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2项,其中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科学技术奖项目21项(含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为我校历年之最。
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我校组织申报的《空天科技时代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生态体系构建与实践》荣获特等奖,《高端制造业卓越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等5项成果荣获一等奖,《需求牵引、持续迭代——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6项成果荣获二等奖,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项目荣获二等奖1项。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3526人,其中专任教师219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590人,博士生导师641人,院士、外籍院士及“钱伟长讲座教授”院士27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全国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6人,入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600余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7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收藏284万余件印刷型文献外,有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1166万余册,初步形成以航空、航天、民航为特色,以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自动控制、机械制造、材料科学等为重点,工、理、管、经、哲、法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宁镇扬地区高校联合体(江宁驻区高校联合体)的成员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与各兄弟高校图书馆。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 爱好网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9个):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制导与控制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力学、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教育学有什么专业?的相关内容。
问题一:什么是教育学?包括哪些专业? 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四位码为一级学科 六位码为二级学科延安大学代码是多少? 延安大学代码是10719。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
开学通知2022全国多所高校返校时间统一推后,同时还有好消息? 不知不觉已是秋天,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新学期已经到来。要明确制定新课程和学习计划,在就业困难的环境下,在大学期间提高自己的价值。 大学生们结束上半年的学业生活后,纷纷回家休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陆续回到学校。 开工通知!2022年全国多所高校开学时间统一推迟山西工学院开学时间至9月13日,22级本新生报到时间为9月16日。
吉林延边大学是985还是211 是211。延边大学不是985大学,而是211大学。延边大学坐落在延吉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延边大学介绍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现设有22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博士
延边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延边大学宿舍图片 延边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延边大学宿舍图片 延边大学,简称“延大”,地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延边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延边大学宿舍图片的相关内容,仅
哪所大学日语系好啊? 2008年日语专业—考研大学排行榜 A等 1,上海外国语大学 2,天津外国语学院 3,东北师范大学 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北京大学 6,北京外国语大学 7,西安外国语大学 8,哈尔滨理工大学 9,天津理工大学 10,内蒙古大学 11,大连外国语学院 12,湖南大学 13,哈尔滨师范大学 14,辽宁大学 1
什么是专业代码和学校代码 学校代码及专业代码介绍如下: 专业代码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代表某个专业的数字编码。这是为了避免在志愿填报时出现麻烦,给所有的专业都编谈散序入码了。院校代码跟专业代码一样,也是由教育部统一编序入码的,不同院校代码不同,院校代码有5位数。 2023什么是专业代码和院校代码二者有什么区别: 专业代码和院校代码是什么意思 专业代码就是用来指
延边大学研究生自费生怎么招 自费生需要在网上报名,该生招生流程如下: 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延边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 延边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边防管理专业专业代码边防管理专业专业代码是030603K。二、边防管理专业上几年边防管理专业修业年限是四年。三、边防管理专业简介边防管理主要研究法律、公安边防业务、部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边境管理、边防勤务与战术、护照证件及交通运输工具检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进行边境管理、出入境边防检查、边境突发事件的处理等。例如:对出入国境人员护照、证件、签证和携带物品的检查,对敌人和罪犯潜入
2024-01-06 20:00:44
2024-01-23 08:31:13
2023-08-29 05:24:25
2023-10-22 03:23:12
2023-10-23 22:15:35
2023-10-14 00: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