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

2024-08-29 17:33:34 | 爱好网

爱好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

2022湖北高考状元

2022年湖北省状元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理科(物理类)状元余文凯,702分;武汉外国语学校文科(历史类)状元王峥旭,673分。

余文凯的母校并不是黄冈中学,而是华师一附中。不要小看这所中学,在圈内华师一附中的名声甚至比黄冈中学还大。

简评:

截止到2020年为止华师一附中历史类一本录取率92%,物理类一本率97%,最高时期一本率甚至达到了恐怖的100%。从升学率数据来看,妥妥的明星中学。

家长们千万不要认为,只要吧孩子送进明星中学,孩子就能成功,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一定都是默默努力的结果。 爱好网

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

1993年广东高考状元

1993年8月15日,刘之焱等10名考生登上了深圳市首届“高考状元奖”的领奖台。与她一起作为理科前五名获奖的,都是实验高中的考生:杨劭铭、林广、许楚钺、陈轩;而获奖的文科前五名,有4人来自 深圳中学 :吴旭华、李惠龙、周依黎、赖康,另一位林隽来自 育才中学 。

1993年8月15日, 共青团 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10位少男少女——当年高考深圳文科、理科前5名,走上领奖台,领取了首届深圳市“高考状元奖”,每人获得2000元奖金。这10个孩子一时间成了深圳家喻户晓的“明星”。深圳市“高考状元奖”只颁发了那一届,由于教育思路的转变,此项备受瞩目的活动后来并没有延续下来。
然而,高考仍然是这座城市一年一度的“盛事”,每年高考之后,也总会有那么几个“状元”脱颖而出,在无数羡慕的目光中,向大家讲述着各不相同的学习攻略、成功之道。这是每一年盛夏必定在这座城市上演的“传统剧目”。
不到30年,高考升学人数翻300余倍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在这里安家创业,使这里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变成一个大工地,再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最后发展成一个 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一点,从深圳的高考也可以看出端倪来。
深圳特区 建立之初,随着大量建设者的到来,深圳的人口迅速增长,高考考生也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规模。1983年,创纪录的500多名考生参加了深圳的高考。根据深圳市教育局的记录,当年有40名考生达到本科分数线,25名考生考上重点大学。在恢复高考制度仅仅数年的当时,这个升学率已经十分可观。
有意思的是,随着全国各地创业者、建设者源源不断的到来,深圳高考的规模也如同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一样迅速膨胀。到了2009年,深圳高考考生数量已经达到24838人,相当于1983年的50倍。更加惊人的是升学人数的增长。2008年,深圳达到本科分数线的考生达到13164人,相当于1983年的329倍;被重点大学录取的考生达到4048人,相当于1983年的162倍。深圳高考规模的增长,几乎比深圳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更加迅速。
高考状元,曾是城市的“明星”
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就有一个词汇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高考状元”。中国所谓的“高考状元”,通常是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统计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从深圳建市直到上世纪整个80年代,深圳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高考状元”。
这个“遗憾”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被打破。1991年毕业于深圳中学的李海岩,在当年的高考中以标准综合总分900分满分成绩,夺得全省理科第一名;当时的深圳媒体把他称为深圳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考“状元”。
据深圳中学的档案记载,李海岩是上初中时随父母从 陕西西安市 迁到深圳的。由于在老家的学习基础打得比较好,很快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上高中后,学理科的他就把目标对准了国内 理工科 顶尖的 清华大学 。这个学生的特点是注重平时积累,上课时,特别留心听老师讲解,每到考试前,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分清轻重缓急。那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同学们对他说:“我们高考都累得瘦了,怎么你反而胖了?”李海岩开玩笑说,他是把高三的辛苦都分摊到高中三年里去了。当年8月,李海岩被清华大学录取,5年后毕业,前往美国求学发展。
1993年,为了鼓励深圳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团市委和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设立了“高考状元奖”,奖励当年高考文理科前五名。
那一年的深圳考生果然没有辜负希望,毕业于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女生刘之焱,以标准综合分900分的成绩,获得全省理科第一名。那一年,刘之焱才16岁,比一般的高中毕业生小两三岁。这是为什么呢?当时刘之焱的班主任,是现任实验学校初中部主任冯锦华,在她记忆中,刘之焱两三岁时,父母亲就开始抓启蒙教育,培养她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从幼儿时期开始她兴趣广泛,坚持每天练毛笔字、写日记;她6岁那年去报名上学,一入学就跳入二年级;到三年级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学校建议让她再跳一级;在父母指导下,刘之焱用一个月功夫学完了四年级语文、数学,参加四年级期末考试,又跳入五年级就读。1988年初,刘之焱随父母迁到深圳,1990年考入实验高中。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学校把刘之焱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冯锦华记得,有一次,刘之焱上课迟到,不但遭到了严厉的批评,而且当年在期末学生手册德育考核栏也没有给她打“优”,要求之严格可见一斑。
1993年8月15日,刘之焱等10名考生登上了深圳市首届“高考状元奖”的领奖台。与她一起作为理科前五名获奖的,都是实验高中的考生:杨劭铭、林广、许楚钺、陈轩;而获奖的文科前五名,有4人来自深圳中学:吴旭华、李惠龙、周依黎、赖康,另一位林隽来自育才中学。
作为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深圳市“高考状元奖”的获奖者,他们被载入了史册。
状元,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
1993年以后的几年,虽然深圳并非年年都有全省高考状元,但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几个成绩优异的考生成为诸多媒体追捧的对象。全市文科、理科最高分获得者,甚至单科考分最高的考生也被称为“状元”,抢占市内媒体的头条。然而,就在深圳各界对高考状元的热情居高不下时,来自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专家的反对炒作高考状元的声音也不时浮现。有鉴于此,深圳市“高考状元奖”的颁发并没有延续下去。1997年,国家教委负责人发表讲话,要求各地不要宣传、重奖高考“状元”,以便淡化升学竞争,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实施 素质教育 的社会环境。因此,当1998年深圳中学 张凯 名列广东省理科第一,2004年 深圳外国语学校 的谢博排名广东省理科第一时,虽然也有适度的报道,但早没有了当年刘之焱、李海岩等老“状元”那种“城市明星”的感觉。到了2010年,广东省有关方面决定不再公布高考总分和单科的成绩排名。官方公布的“状元”从此走入了历史。
不过,关于高考状元的争议却不会停歇。状元就是“高分低能”吗?从深圳一些“状元”的后续发展来看,似乎也未必。1991年广东省理科状元李海岩,清华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求学,现在美国从事科技工作;1993年全省理科状元刘之焱,现在美国 谷歌公司 做工程师;与她同一年获得高考状元奖的杨劭铭,现在上海经营一家科技公司……;“状元”就是死读书吗?似乎也未必,2004年全省理科状元谢博非常喜欢旅游,曾说过自己最大的梦想是挂着相机走遍全世界……
也许只要高考制度存在一天,宣传状元是利是弊的争议就永远不会有答案。但对于深圳学子来说,有一件事情是确切无疑的:2009年,全市参加高考的24838名深圳考生中,有53%被本科院校录取,总录取率达到92%,比深圳特区建立之初提高了10多倍。与过去相比,深圳的学子,不管是不是状元,都有一个更宽更广的前程。
-08/15/content_1193979.htm

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

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的相关内容。

我觉得现在的00后对于高考的意识还是比较浅的,很多00后并没有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不像我们当时那么有紧迫感,危机感,感觉现在大部分00后对待高考还是很佛性的,顺其自然吧。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时代不一样,我们之间存在着代沟吧。不过也不能否认也有不少00后还是很重视高考的,这部分00后就属于那种对自己未来有很明确的规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们就会努力去拼,比如上各种培训班,买各种习题,每天都有计划的安排学习,早早地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而另一部分,对于高考比较随性,比较佛系的00后,他们觉得高考就是一场普通的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主要是因为现在00后的身边有太多的诱惑了,手机,平板,电脑一样不落,各种游戏,娱乐,他们难免会沉迷于游戏而无法自拔。并且她们并不认为高考是唯一的出路,毕竟行行出状元,而且社会上现在有好多的造星公司,各种各样的男团女团的综艺,她们也会梦想着要成为明星,从此走上演艺之路。

另外,现在高考也在不断的改革变化,不像我们90后还有高考分文理科,他们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而且英语的比重可能也会有所调整,所以和我们当时高考的情况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自然而然的我们会与00后对于高考有着不同的看法。

以上就是爱好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爱好网:www.aihaoya.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相关推荐
你怎么看待填报高考志愿的选择?
你怎么看待填报高考志愿的选择?

你怎么看待填报高考志愿的选择? 我想说,填报志愿是一个重要的人生决策,每个人都可能会在某个时候感到后悔。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我认识到了选择专业的重要性。选择专业不仅仅是选择一个喜欢的专业,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与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相符的专业。我发现,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可以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和

2024-06-26 14:05:54
怎么看待21届日语高考难度?日语高考是不是变难了,以后还能学吗?
怎么看待21届日语高考难度?日语高考是不是变难了,以后还能学吗?

怎么看待21届日语高考难度?日语高考是不是变难了,以后还能学吗? 没有变难,高考日语难度系数与英语等其它语种是相当的。导致普遍认为2021年日语高考难度大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辅导的普遍大意,来自于对过往试卷难易程度的盲目乐观,学生本身就已经很功利,宁愿放弃学了6年多的英语,去学似乎接近于汉语的日语,整个高考外语的情绪都是虚高的,俨然把日语作为副科边缘化。 至于以后,只要喜欢就可以学习日

2023-12-18 19:14:43
怎么看待2024年上海高考近80%的本科录取率?
怎么看待2024年上海高考近80%的本科录取率?

民办扬波中学高考升学率 80%。根据查询杨波中学官方网站得知:民办杨波中学2022年高考总人数为1542人,考上大学的人数是1233人,录取率在80%,民办杨波中学2021年高考总人数为1685人,考上大学的人数是1314人,录取率在78%,呈上升趋势,上海市民办扬波中学建立于1992年8月,是上海当时最早创办的五所民办中小学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第一所“私立高级中学”。 怎么看待2024年上海

2024-08-24 18:34:37
你怎样看待少数民族加分这种现象呢?
你怎样看待少数民族加分这种现象呢?

罗城县2022年高考状元名单 周君柔总分676分,黄子苗总分671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罗城县高考状元名单是周君柔总分676分、黄子苗总分671分。其罗城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河池市东部。 你怎样看待少数民族加分这种现象呢? ‍‍对于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考生来说,哪怕只加1分,也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加分加得莫

2024-07-07 07:22:25
小语种的光环正日渐黯淡,甚至高考录取分数线都在逐年下滑。小语种,怎么走到了被00后们抛弃的境地?
小语种的光环正日渐黯淡,甚至高考录取分数线都在逐年下滑。小语种,怎么走到了被00后们抛弃的境地?

小语种的光环正日渐黯淡,甚至高考录取分数线都在逐年下滑。小语种,怎么走到了被00后们抛弃的境地? 小语种的黄金年代,一去不复返。 曾经,小语种仿佛自带高端、精英的标签。在外人们的想象中,学小语种,光鲜亮丽、风光体面,毕业后选择颇多,不是进外交部、就是去外企挣大钱,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小语种的光环正日渐黯淡,甚至高考录取分数线都在逐年下滑。 小语种,怎么走到了被00后们抛弃的境地?

2023-10-27 23:16:36
如何看待衡中高考的成功?
如何看待衡中高考的成功?

"衡中模式"是"高考梦工厂"还是"人间炼狱 “一本上线率86.6%,10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包揽全省文科、理科状元,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15连冠!”这则今年河北省衡水中学竖在校门口的高考喜报,最近又在网上被热炒。“衡中模式”在连战连捷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这个所谓“高考流水线工厂”的“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常化”的质疑:如此高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得到高考高分数的同时,还失去了什麼? 处

2024-08-17 08:38:44
我看高考录取率 同学,高考发挥失常的人的现状是怎样的?
我看高考录取率 同学,高考发挥失常的人的现状是怎样的?

高考作文优秀开头和结尾段落 整理出高考作文优秀开头结尾有如下: 1.细数门前落叶,倾听窗外雨声,涉水而过的声音此次响起,你被雨淋湿的心,是否依旧。 2.站在寒冬的冷风中,漫天的雪花正纷纷扬扬地包裹着这座寒冷的城市。想着逝去了的那份真挚的无价情义,我忍不住怆然泪下。 3.你在雨中行走,你从不打伞;你有自己的天空,它从不下雨。 4.那段岁月,无论从何种角度读你,你

2024-07-29 03:18:14
如何看待高考志愿填的好坏?
如何看待高考志愿填的好坏?

如何看待高考志愿填的好坏? 我不后悔当年的志愿填报,以下是不后悔当年的志愿填报的原因: 1.追求了自己的兴趣和热爱:我选择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或学校,这能够让我在以后学习中保持动力和热情,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满怀期待。 2.适应了个人优势:我根据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选择了当时的专业,这对我在该领域更容易脱颖而出。为我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并帮助我实现个人目标。 图片来于网络

2024-07-27 17: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