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0 02:56:01 | 爱好网
可以的。
以2020年河南考生为例:
根据安排,2020年考生志愿分为本科(非艺术类)志愿、艺术类本科和专科层次三大类,考生志愿在网上填报,分三次进行。其中第二次是7月30日8:00—8月2日18:00,填报:艺术本科批A段、艺术本科批B段、特殊类型招生志愿,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志愿。
扩展资料:
河南高招录取工作分批进行,依次为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备受关注的强基计划,将在录取工作全面开始前按照高校提供的拟录取名单办理录取手续。
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及时通过省级招办或高校指定的信息发布渠道进行核实和确认。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并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有关要求,办理报到等手续;不能按时报到的,应向高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延期报到。对未经高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
参考资料: 栾川县人民政府-2020河南高考政策发布 7月26日开始填报 爱好网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本科二批第三次填报志愿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本科二批第三次填报志愿是在本科二批录取过程中,考生填报志愿的第三次机会。此时的填报志愿,已经考虑到前两次的志愿填报情况以及录取结果,因此填报的专业和学校更加符合考生的意愿。高考可以报几次志愿? 以2019为例,高考可以报3次志愿。2019年6月24日9时至25日17时:网上填报提前批本科军事类院校志愿(实行 平行志愿 ),其间允许考生对本次填报志愿修改一次。 一高考的意义 (1)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也为人才晋升、社会选拔建立了直达通道。 教育选拔,本质上是对人的发现,没有高考这样的选拔机制,各种因素都可能掺杂进来,影响着一个人的教育前途
填志愿可以修改几次 填志愿可以修改2次。 拓展资料 1.高考招生政策 每个省份、城市都有不同的高考招生政策规定,包括填报志愿的修改次数。一般来说,考生在正式填报志愿之前都有权利进行多次修改,但具体修改次数是由各地招生办公室或教育考试院确定的。 2.修改时间节点 考生可以根据当地高考的招生政策,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志愿修改。通常情况下,第一次填报志愿后还会
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报两次吗? 是的,征集志愿只能填报一次。一旦提交了征集志愿,就无法再修改或重新填报。所以,在填报之前需要仔细考虑并确认志愿的顺序和内容。 一、征集志愿介绍: 1、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2、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
2022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批次可以填多少个院校 高考志愿一般高考志愿每个批次的院校可以填6-8个平行志愿。另外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专业可选,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各省的志愿设置。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我整理了相关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2022高考可以填报多少个院校 1、专业(类)+学校 这个类型的填报模式实行的是1个专业(类)+1所院校为一个志愿,以河北为例,2021年河北本科批可以
高考志愿中的同一个院校可不可以重复填 同一个院校的不同招生方式专业有的时候需要填报不同的院校志愿的 比如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企合作专业、定向招生专业 填报的时候,需要注意看好,各专业是否共享院校代码 只要不是共享代码,需要占用不同的院校志愿 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考志愿可以填报两次吗? 可以的。填报本科志愿后如果没有被本科学校录取还可以填报专科志愿。录取的批次和时间不一样
高考志愿能报几个 高考志愿可以报4至6个学校。 每个学校可以填六个专业,注意代码一定要填准确。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填三本的。 填报学校的时候,注意第一个学校可以填的稍微高一点,就是比你高考成绩排名稍微高500名左右,第二个和第三个填和你的高考成绩排名差不多的,第四
高考填报征集志愿有几次机会啊? 1、征集志愿可以填三次。2、第一批本科:可填报四个院校志愿。 3、第二批本科: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 4、高职(专科):可填报八个院校志愿。 5、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三个院校志愿。 6、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 7、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8、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
志愿填报时可以用同一个密码两次填报吗? 不可以。 填报志愿时需注意,考生每批次填报志愿后,必须点击“保存”按钮进行志愿保存,否则所填志愿无效。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并按照志愿顺序进行填报,漏报志愿的考生只能在后续征集志愿时填报征集志愿或填报下一批次志愿。考生应增强自身信息安全意识,因由他人代替填报志愿导致志愿无效或因考生泄漏密码造成志愿信息被篡改,后果由考生自负。 扩
2023-10-27 20:44:11
2024-01-06 20:00:44
2023-08-29 01:42:12
2024-01-23 08:31:13
2023-10-01 22:26:20
2023-08-29 0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