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人数增多说明了什么?

2024-07-15 06:01:55 | 爱好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高考人数增多说明了什么?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人数增多说明了什么?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同时,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扩展资料:

改革内容:

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

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改革

高考人数增多说明了什么?

浙江高考试点方案幕后:2年先后修改超30次

浙江高考试点方案幕后:2年先后修改超30次

高考改革大幕拉开,幕后有怎样的故事?钱报记者专访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揭密:为何试点是浙江

本报记者王玲瑛

这次新高考改革,由教育部统筹进行顶层设计,“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试点。之前,相关省份传出过试点消息,最后敲定的是浙江和上海,成为全国两大试点地区。

早在去年年底,浙江已拟定了一份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只等教育部全国方案出台,根据全国方案做出调整,再向社会公布。那时,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说,浙江争取成为试点省份,但还没有把握。

教育部最后选定浙江,昨天,刘希平把原因归结于,浙江有全面的高中新课改和高考招生改革的良好基础,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其来也渐,其入也深”。

为什么试点是浙江

因为有教育改革的良好基础

这是一个快得出人意料的时代。

2年前的9月,浙江开始全面推行“深化高中课改”,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给学生更多选择权,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当时钱江晚报记者采访刘希平厅长时,他预计10年后,高考改革将与高中新课改配套,给学生更多自主权。那时刘希平还有些无奈,与高中课改相衔接的高考制度,是国家层面的设计,浙江希望在国家层面能早一些进行高考改革。

如果高考改革遥遥无期,这意味着,高中新课改会走得有些踉跄,一只脚往前走了,一只脚还在原地。这样的现状,会让家长和高中老师忧思重重,累觉不爱。

仅仅过了2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浙江和上海成为了全国两大试点地区。

刘希平把浙江这些年的“渐入、渐深”改革排了一个时间表:

2008年,浙江做了小范围的考试科目高考改革,英语听力、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实行平时考试,考生每科可参加2次,并自主选用考试成绩。

2009年,浙江高考科目进行分类,考生可在三大批次中自主选择。第一批科目,在保持原有“3+X”组合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第二批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第三批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考生可以自主选择,量力而考。

这个方案实施后,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王建国在一次调研中不无感慨地说,“在浙江看到了希望,增强了推进高考改革的信心”。

2011年,浙江高考招生率先尝试“三位一体”,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012年,浙江开始全面深化高中新课改,在普通高中推行学生选课和走班制教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必修课也开始进行分层教学,并实行弹性学时,给学生更多选择权。

刘希平阐述,当时深化高中课改设计,是想为学生找一条多样

化发展之路。之前,在普通高中,长期以来似乎只有一条路:升学。教育更多是一种标准化培养,让所有人在一个模子里成长。但有的人,天生对动手感兴趣;有的人,天生对艺术感兴趣;有的人,天生对数学感兴趣……统一学习,就会学得很痛苦。深化课改,是想让孩子学得快乐,学将来对他有益的、适合的东西。

2013年,浙江省提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使之升格到国家级考试要求。考试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考场;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全科开考、一年2次,学生每科可自主选择参加2次考试,并选用其中一次成绩;成绩报告采用等级制。

这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成绩提供了制度支撑。

此外,浙江高考的平行志愿、高职提前招生、单考单招等改革,均已有多年实践。

“2009年的浙江高考科目分类,与当下高考改革方案的分类考试,在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2011年,浙江‘三位一体’招生提出的综合评价、学业水平考试与统一高考相结合,与今年新高考改革方案,在脉络上也是一致的;2012年,深化高中新课改,实行学分制、走班制和弹性学时等制度,与这次高考招生改革推进学生和高校选择考试科目、实行高考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结合的思路完全一致。”刘希平说。

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浙江就这样一步步获得了“试点”资格。

为什么设计了那么多科目

因为想让学生有个性化选择

高考改革方案纷繁复杂,细节林林总总,但改革的内核却很清晰: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给学生和学校更多选择空间,使之符合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

选择权,或者说选择性教育思想,是刘希平担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期间,数不清在多少场合或会议中阐述过的教育理念。

在深化高中课改时,他就说过,“我自己想像,经过多少年的努力,这个以‘选择’为主旋律的改革,会落地开花,以前那种育人的统一标尺,会完全改变。衡量学习,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群孩子的成功。”

这个“多少年的努力”,当时刘希平做了一个估计:10年。

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这10年的预计,将大大缩短。

“高考确实是个指挥棒,它对现实教育影响很大,会倒逼高中新课改,给学生学什么,考什么,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刘希平把“选择权”比喻为理解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钥匙,理解选择权,也就理解了新高考。

“要理解我们这次高考改革,为什么设计了那么多科目让孩子选,那么多考试机会让孩子选,就是想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可以文理混搭

,可以跨界,孩子不用苦苦地和自己的短板较劲,使他更多品尝到自己的成功。”

“我们现在都认同,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但什么教育才适合孩子,我们很难事先设定,选择性教育,就是要在学和教过程中不断发现,什么才是适合孩子的。不是孩子的第一次选择,就一定是他的兴趣、能力,他也要靠选,靠试,然后调整。”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家长过多干涉孩子的选择,老张家的孩子学奥数被自主招生了,我家孩子也去学奥数;老李家的孩子学钢琴被当作特长生招走了,我家孩子也要去学……家长要做的不是跟风,而是发现孩子的唯一性,发现孩子的特长,而不是根据别人的经验来事先设定。” 浙江新高考改革,昨天只是拉开了大幕,具体实施还有非常多的困难。刘希平目前最大的担忧是诸多期望值的冲突,“我理解,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方案的期望值都很高,但很多期望值在当下无法满足,甚至很多期望值是互相矛盾的。比如专家希望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招生权,但家长也许希望有更多刚性要求,以保证招生的公平公正。我们只能不断探索,让制度向更合理,更公平公正的方向去做。我想,未来总会越来越好。”

昨天公布的试点方案

前后修改了30多次

“从初稿到昨天方案公布,据我估计,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大概修改了30次以上。”一位曾参与浙江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调研的中学校长昨天透露。

全程参与方案起草修改的一位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2013年年底的方案,基本格局与现行方案一致,像不分文理、选考科目多次考试等都没变,每次修改和调整都是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早先的方案里,学业考试分等级,在等级制转换赋分时,原来的设想是5分一档,后来高中校长们提议,档次差别太大,后来改成了3分一档。

这位工作人员透露,方案征求意见,邀请最多的是高中校长,包括重点中学、农村中学、普通中学等学校的校长代表,然后是省里的意见,高校的意见,专家的意见,一定范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等。

作为国家层面的改革,高考改革方案保密要求高。一名中学校长说,“我们参加会议,都有保密要求,现场不能做笔记,不能录音,不得拍照,方案看可以,但不准外带,也不能做个别解读。”

“新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考模式的改变,引发学校管理要变革,传统班级、传统的教学流程、课时安排,都要重新设计,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一定要学会自主选择。”一名校长说,这中间压力很大,特别考验执行中的智慧和艺术。

浙江

高考试点方案要求,高校要提前公布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和其他选拔条件。2016年10月,浙江将第一次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省外高校能针对浙江试点,提前公布选考范围吗? 爱好网

省教育厅工作人员昨天表示,教育部已经对省外高校提出要求,这一点浙江考生和家长不用担心。

一位高中校长则透露了更详细的时间表,据说明年5月之前,各个高校会根据专业要求提出对学生必考科目的要求。

语文、数学和外语,是全国统一考试,浙江还能自主命题吗?

浙江教育厅工作人员表示,直到目前为止,教育部还没有明确表示。但国家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到,将逐步增加全国统一命题,所以浙江还在等国家的统一安排。2016年和2016年高考,语文、数学还是浙江自主命题,外语笔试也是浙江自己命题,听力委托国家考试中心命题

高考人数增多说明了什么?

高考人数增多说明了什么?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人数增多说明了什么?的相关内容。

高考人数增多说明了,很多的学生想通过高考改变自己命运,但是通过高考致使的高考人数增多,它的原因小编认为表现三个方面:1,教育水平的提高,2,复读人数不断增加,3,就业的危机感。

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1193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的高考人数为1078万人,相比去年的1071万人又新增了7万人,这已经连着三年高考人数突破1000万了。无数人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很多人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就落入实际行动中,通过高考上大学成为太多的人成功的捷径。

高考人数的逐年攀升,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教育水平提升。

高考人数逐年增加,在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早期很多人并没有机会多读书,很多人只是匆匆上几年学就出来打工。但随着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很多学生和家长思想起了变化。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为以后的有一个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读书。这就导致了高考的人数增多。

二,复读人数不断的增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复读生的存在,很多学生第一次参加高考,没有考上大学或考上的大学不满意,因而继续复读。比如很多地方就出现了考生曾复读多次,参加多次高考,有的考生期间多次考上985/211高校,但仍然选择复读,只因不是自己理想的大学。不仅浪费了大学名额,而且复读的时间更长,高考时就有优势,就更容易考上比较好的大学,挤占了应该属于应届生的大学名额,导致考得不好的应届生也加入复读生的队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就业的危机感。

各行各业就业都存在着竞争。就是现在的体力劳动者和普工,都面临就业的危机。现在各种类型的机器的运用,导致大量岗位,直接被机器所替代。就连农业,现在都在应用智能农业,进行农业生产活动。都说人生的道路有很多,不光只有高考,上大学这一条路可以走。但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高考可以改变命运。毕竟求职过程中,名校文凭能够让人脱颖而出。最近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特别明显,求职路上有显著的优点。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 面对高考这一独木桥时,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家长们绞尽了脑汁也要让孩子们考上一个自己理想的大学。这就是高考人数增多的原因 。小伙伴们,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进行评论,我们共同探讨,期待你的参与!

以上就是爱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爱好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爱好网:www.aihaoya.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人数增多说明了什么?”相关推荐
马云高考了四次说明什么?
马云高考了四次说明什么?

马云三次高考结果一般过人之处在于? 此类问题说明:高考成绩与发财大小弱相关,统计学上追求高致信度的话,就是至少是非高度正相关。 但必须说明,在马云高考的年代,能考上大学(不管是啥大学)都是人群中的少数。 那时考上大专的人,占同龄人的比例,本人窃以为不亚于今天考上普通的211. 马云高考了四次说明什么? 高考了四次说明了什么?可以说明: 1.高考的录取率太低。当时的高考录取的人还是比较少

2024-07-07 12:56:57
高考分数线下降说明了什么问题?
高考分数线下降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9年河北省高考分数线是不是下降了? 2019年河北省高考分数线较往年一本线低10分左右,二本线涨20分左右。 文史类本科一批为549分,较去年559分减少10分;理工类本科一批为502分,较去年511分减少9分;文史类本科二批为461分,较去年441分增加20分;理工类本科二批为379分,较去年358分增加21分;专科批文科220分,理科为200分。 其中理科700分以上的有2

2024-05-27 00:07:08
增城致明学校有什么职高课程
增城致明学校有什么职高课程

增城致明学校有什么职高课程 计算机应用、会计等课程。致明学校,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小学路,是一所民办专科学校,该学校教学放面广,教学质量高,其中职高课程有:计算机应用、会计等课程。职高课程是针对专业技术性的高中课程,在语、数、英的基础上增加的专业课程。 广东有哪些民办大学 广东有哪些民办大学如下: 一、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科为主,经济、管理、文学、理学、艺

2024-05-25 10:42:18
多位明星高考分数曝光,韩雪上500分,为何说王俊凯的分数过分了呢?
多位明星高考分数曝光,韩雪上500分,为何说王俊凯的分数过分了呢?

明星高考分数 明星的高考分数如下: 1、关晓彤 关晓彤是2016年参加的高考,当时考出了552的高分成绩,她是北影表演系本科班新生里分数最高的人。同时,她的专业课成绩也拿到了第1名。这样优秀的成绩,在学历参差不齐的娱乐圈,绝对算得上是学霸级别的人物了。 2、赵今麦 身为00后的赵今麦,是去年参加的高考,她的高考成绩同样不俗,有524分,而她的艺考成绩是去年中戏表演专业的

2024-07-09 02:03:58
高考志愿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请举例说明
高考志愿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请举例说明

2022年六个平行志愿录取流程图解 高考填报平行志愿时要设置一定的梯度,一般情况下6个平行志愿之间相差5-8分,最后一个保底志愿相差多一些,以保证被录取。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2022年六个平行志愿录取流程图解,欢迎大家来阅读。 六个平行志愿录取流程图 一、分数优先 分数优先就是分数高的考生先投档,比如第一名考生700分,那他就第一个投档,清华北大就任他选,不会掉档、不会被调剂

2024-06-23 09:39:51
高考志愿说明 高考报志愿是怎么回事?
高考志愿说明 高考报志愿是怎么回事?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流程图解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流程图解介绍如下: 第一步:登录考生所属市(州)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考生登录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或所属市(州)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在登录页面相应栏正确输入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密码等信息后,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第二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

2023-08-28 11:37:54
说说你当时为什么选择了你上的大学?
说说你当时为什么选择了你上的大学?

今年高三,成绩四百分,若想提高到五百六这样算是奇迹的难度么?文科生 我刚走过高三也是文科生考600+分今年高考大捷~ 在此我就实实在在的告诉你 400分想提到500分不是很难 但到560确实是奇迹或者说 非经一番折磨才能达到!! 学习方法其实我觉得对人的帮助不是很大 关键是心理需要强烈的斗志需要不懈的奋斗!需要坚韧吃得了苦 当然还有合理的作息起码要保证6小时睡眠!!! 英语这个

2024-06-28 05:38:09
我是名警校学员,毕业了想当特警请行内人士说说需要什么,还有都考什么?
我是名警校学员,毕业了想当特警请行内人士说说需要什么,还有都考什么?

我是名警校学员,毕业了想当特警请行内人士说说需要什么,还有都考什么? 既然你是警校学员,你很应该知道警察这一行业,那就是特警就是在消耗你的青春,学不到多少公安业务知识,但也有好处,那就是能让你练就一个好身体。 我就在特警队呆了大概一个月,因为我在警校时学的是刑事侦查,现在已经调走。 真的很想当特警的话那只有如下几点: 1,好好把体能练练,因为体能要求的比较严,各个省份的体能测试都差不多,

2024-06-23 21: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