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 04:17:33 | 爱好网
高考志愿填报要关注这些问题
哪类学校要避雷?哪些“冷专业”大胆报?
1、志愿填报中,除了关注一流高校,还有 哪些特色一流专业?
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食品类专业,东华大学的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纺织类专业,长安大学的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等交通类专业,这些专业都是非常有知名度的行业顶尖专业。
西北大学的考古学专业、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在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为我国考古事业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卓越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中国调香师的摇篮”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的美誉,该校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培养行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方面极具特色1、志愿填报中,除了关注一流高校,还有 哪些特色一流专业?浙江工业大学的网络工程专业也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注重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积极与校外专业公司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和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实习机会,该专业非常契合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浪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光源与照明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这是一个交叉学科,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交通运输、文化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各领域都有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学校注重产教研学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拥有广东省半导体微显示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健康照明工程技术等多个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较有特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2、很多家长都认为,除了报考少数几所顶尖名校可以不挑专业外,报考其他院校都应该遵从专业优先原则,毕竟专业和就业密切相关。对考生来说,如何了解一个学校的专业好或者不好?
评价一个专业好或是不好,需要多维度综合考虑,一个好的专业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力度高。比如师资条件较好、学生经费较高、硬件设施完整等;二是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好。除了就业率和薪资水平较高外,该专业的深造率也非常重要,很多考生希望今后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就需要关心该专业毕业生的深造情况;三是专业本身的建设水平高。该专业是否是一流本科专业,是否建设有一流本科课程,是否拥有一些高层次的教学基地,以及校企合作的密切程度等。
3、有哪些新专业属于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的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范畴?这些专业与哪些行业挂钩?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做出的战略布局。近几年增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新专业中,有不少“四新”专业。
例如,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专业,是面向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储;能科学与工程、可持续能源等专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数字经济、数字人文等新文科专业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融入经济、人文学科,这些专业培养“互联网+”时代新文科人才;生物医药数据科学、智能影像工程等新医科专业。
4、近年来的热门专业是否有变化?考生如何选择?考生挑选专业,首先要立足自身,以兴趣为线索选择学校和专业,在大学阶段,兴趣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有利于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
其次,考生和家长应该有一个较为长远的学习规划,比如考生希望未来继续深造,有读研、读博计划的,那么可以选择一个基础学科专业,为未来发展夯实知识基础。
再次,考生选择专业时还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天赋与能力,如果数理逻辑能力较强,就可以考虑选择对数学要求较高的理工类专业,如果语言文字能力较好,则可以考虑重点人文社科类专业。
5、近年来专业撤销的比较多,有哪些曾经的热门专业被大量撤点了,剩下那些继续招生的学校还能填报吗?热门专业被撤点一方面是因为以前部分高校在专业布点上过于追求社会热度,没有充分考虑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人才培养的初衷;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一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已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事实上,专业撤点也是去芜存菁的过程,对于那些仍然继续开展人才培养的专业点,其办学水平还是得到社会认可的,考生依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求进行填报。同时,这也启发考生和家长,没有永远的热门专业,在报考专业时,既不要盲目追求热度,也不应该过于功利和短视,要有长远的规划。
6、今年有不少高校撤并,这类撤并对考生来说是利好消息吗?考生报考这些高校有影响吗?高校办学主体变动包括合并组建、新增增设、调整撤并等形式,其变动原因并不相同。首先,有的高校撤并是为了响应新的社会需求。其次,有的高校撤并是基于办学规划和自身发展需要。再次,有的高校撤并是面临办学经费短缺、生源萎缩等问题,对于高校撤并后成立的新大学,学校的办学目标得到进一步明晰,办学实力得以进一步提升,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的联系也更为紧密。考生完全可以选择通过撤并获得新生的高校,并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新的发展机会。 爱好网
7、很多高校有分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之类的这些大学分校,办学质量到底如何?高校的分校有不同的类型,其办学性质不尽相同。在实际报考过程中,考生和家长遇到的分校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由学校本部与地方政府合作在校本部所在地以外的异地开设的校区,招生学科专业通常与校本部接轨,培养与本部同等水平的学士、硕士或博士。
第二种是由学校与民间资本合作开办、完全独立自主运行的独立学院。这类学校的办学性质为民办院校,通常独自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学位证书。整体而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合作办学高校都有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准的教育质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榜中已排到全国第57名的位置,其余几所高校的排名也大都位于全国百强。从报考角度来看,这类高校是近年来的一个大热门。因“不出国就能留学”、较高的深造率尤其是留学率等,受到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很多合作办学高校的深造率可高达90%以上,留学率也高达40%以上,因此极具吸引力,生源质量也较好。
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哪些专业被称为天坑专业?的相关内容。
这些专业看起来“高大上”,实际就业前景十分堪忧,考生要注意避雷高考志愿填报专科志愿怎么填才最有保障? 将自己想报考院校的历年分数线收集好,做到心中有数。填报专科提前批志愿的时候要定好自己的第一志愿。而填报专科普通批志愿的时候,就要关注一下往年的分数线。因为专科普通批的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 1、理解各项政策规定,尤其是准备报考军校、国防生、免费医学定向生、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少数民族预科班等等特殊类型招生的考生,必须全面细致了解这
填报志愿时“踩线”是什么意思?要怎么踩线呢? 首先说明什么是踩线的学生。我们都知道每一批高考都有分数。比如201X年某省某文理学校550分,那么550-558分的学生刚好上了一条线,可以称之为踩线的学生。这些同学同批分数低。 平行志愿 在“分数第一”的规则下,竞争力弱,选择余地小,容易被调动。 填写时要注意:认真填写好这一批和下一批的志愿者。如果这一批对选择自己喜欢或者能接受的专业没有把
高考填报志愿要注意什么? 《高考志愿填报系列视频》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6qa4 高考志愿填报系列视频|详解高校|这些年,财经专业有些火!吕晓李.mp4|雨田老师聊高考(一).wma|雨田老师聊高考(一)(2).wma|雨田老师聊高考(一)(1).wma|文科考生经验谈.wma|适合女生专业盘点及报考指导.MP4|十大行业黄埔.mp4|飘总---阳光高考网站使用讲解.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 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 1、根据高考填报指南书籍填报。因为上面各所大学历年的分数线,对你的填报可以做一下参考。 2、上网查询学校信息。现在网上都有各所大学的介绍。当然也不能只看简介。看看各个论坛。加入校友会等等,从在校生,或毕业生的评价了解学校的情况。 3、寻求师长的意见。不知道自己的报考的方向时,可以问问自己的老师。他们对各学校的了解要比我们多一些。 4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填报高考志愿方法如下: 1、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 录取分数线 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2、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 志愿填报 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
高考填报志愿,会不会后悔 对于当年填报的志愿,人们后悔过吗?有些人可能会对当年的专业选择或填报志愿感到后悔,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我没有充分了解自己:有些人在高中阶段并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目标,导致在填报志愿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2.未来的人生规划变化:在大学期间,一些人可能会发现自己不再喜欢自己选择的专业或行业,并希望转换到其他领域,但他们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高考志愿是怎么填报的? 2022高考志愿本科一批次和本科二批次的填报在部分省份是同时填报,在部分省份是分开填报。具体填报流程是怎么样的? 高考志愿一本二本是同时填报吗 部分省份是同时填报,部分省份是分开填报。但无论什么填报方式,考生都应当完整填报每一批次的志愿。 1.本科一批次、二批次和专科批次共同开始填报的考生,应当在一开始就把所有批次的志愿就填报完整。如果意外落选却又超过了志
高考志愿怎么填写? 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策,需要考生和家长慎重考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了解高考政策和招生信息 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需要了解国家和地方的高考政策和招生信息。考生可以通过教育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各大高校的官方网站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了解高考政策和招生信息可以让你更加全面地了解志愿填报的要求和规则,从而更好地进行选择和决策。 制定
2023-12-05 22:29:48
2023-11-07 08:17:20
2023-08-31 11:38:17
2023-08-29 01:42:12
2023-10-22 03:23:12
2023-10-22 05: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