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 20:09:22 | 爱好网
1、沈阳科技学院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始建于1999年,前身为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201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校区整体占地面积达4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94万平方米;下设8个系部,有31个本科专业。
2、辽宁传媒学院
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辽宁省应用型大学建设试点高校、辽宁省文化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
校园总占地面积160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分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正在建设中;下设11个二级学院,开设31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
3、长春工程学院
位于长春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有湖东和湖西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8万平方米;设有22个教学机构,开设59个本科专业,有1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
4、吉林工商学院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为辅的财经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入选吉林省首批应用型试点本科院校,具备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
学校占地面积达98.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2.6万余平方米;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46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
5、牡丹江师范学院
简称牡师院,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培训中心、黑龙江省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68.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60万平方米;设有20个二级学院,开设有本科专业58个。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沈阳科技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辽宁传媒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长春工程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吉林工商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牡丹江师范学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爱好网(https://www.aihao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的相关内容。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高职) 综合类 公办 双高院校
官方网址:
官方地址: 黑龙江哈尔滨市
官方电话: 0451-86662346,0451-86681627,0451-86636745
电子邮箱: 3110839548@qq.com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优秀单位 ★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5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2016、2017、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2018、2020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2019年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50强 ★2020年中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治理体系建设50强优秀案例””世界竞争力50强” ★第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国家第三批政府主导型双创实践育人基地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 ★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学校 ★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 ★国家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教育部首批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单位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主持建设单位 ★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教育部和财政部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示范点 ★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 ★黑龙江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 ★黑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教育部华航唯实、ABB、新时达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院校 ★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计工厂”产教融合试点单位 ★黑龙江省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 ★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 ★哈尔滨市优秀驻村工作队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是哈尔滨市政府直属的一所重点服务地方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公办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 2002年,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财贸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职工轻工学院、哈尔滨市科技职工大学、哈尔滨市机电职工大学和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七所院校合并组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哈尔滨职工医学院并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以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强校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发展,坚持促进就业,科学确定办学定位:一是将办学理念定位为 “产教融合、多元共享、组合创新”;二是将培养目标定位为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将办学模式定位为特色“智能工场”模式;四是将校园文化定位为以“躬耕寒地,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寒地艰苦创业文化;五是将办学特色定位为:“以工为主、综合发展、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以“修德、塑能、创新、致远,做乐业之子”为校训,倡导“德高、善教、会做、能研发”的教风、“自律、乐学、善思、会创造”的学风和“自律、规范、精进”的校风。 现有总院、学府、新阳、道外四个院区,总占地面积 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8.44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2亿元。图书22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7万册,电子图书118万册。 现有教职工 838人,其中教师55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83人,双师型教师488人。有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现代学徒制委员会委员7名,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会委员13人,省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20名;有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1人、杰出教师3人、优秀理论研究奖1人;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教学新秀、教学能手22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1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2个,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建设特色“三体型”教师团队16个、组建特色“教授团队”10支,建立校企“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双向培养、双向聘任”机制,聘请院士林尚杨、大国工匠高凤林等528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现代服务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汽车学院、医学院、国际学院、社会服务学院、创业学院、博观航空学院等 12个学院及公共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育部、体育教学部等3个教学部。现有在校生14601人,外国留学生26人。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2个国家“双高计划”特色专业群,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类、新能源汽车类、现代金融服务类、现代艺术设计类、生态康养医护类、新型建筑技术类等6个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带动48个专业协调发展,形成契合地方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国家级专业8个,包括国家级教学改革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国家焊接资源库1个,国家服务产业发展专业2个,国家职教基地2个,国家骨干院校央财专业4个,国家专业示范点专业1个。现有悉尼协议认证试点专业11个,UK NARIC认证试点专业4个,CEBVEC项目认证试点专业3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5个。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为目标,秉持 “产教融合、多元共享、组合创新”办学理念,牵头组建哈尔滨职业教育集团,获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创新专产生态共生机制,与行业企业领先企业共建7个产业学院、1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4个创新学院和8个智能教学工场。 学院面向社会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具备以下资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外交部和教育部授予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工信部授予的“全国服务外包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的“全国模具人才培训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商务管理师职业培训基地”、商务部授予的“全国电子商务师鉴定培训机构”、黑龙江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所、黑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哈尔滨市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哈尔滨地铁集团员工培训基地。每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约6万人次以上。 学院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投入建设占地 4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注册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吸引44个创业团队、68家企业进驻,组建大学生“双创”团队180个,服务大学生自主创业350人。建设专业化、科技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特色的“创业工场”,倾力打造智能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获批国家级第三批政府主导型双创实践育人基地、黑龙江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哈尔滨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荣获“黑龙江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黑龙江省优秀双创品牌服务机构”等荣誉称号。 学院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跨国 “校企校”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成立中赞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哈职分院和哈职萨哈林分院。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高等职业研究院合作开展师生科技论坛、学生国际技能大赛及来华师资培训。《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被赞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局批准为赞比亚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协同日本先进介护优质资源,打造康养介护国际化品牌专业,借鉴英国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合作共建电气自动化技术等3个优势专业。加入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中心(UK NARIC)“高等教育领域中英国际专业标准认证评估计划”,成为中国首批高职试点院校。以电子商务等11个专业为试点开展基于悉尼协议的专业认证。派出10余名骨干教师赴赞比亚援教,先后培训赞比亚员工1000余人次。与俄、英、美、日、韩、泰等10余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交流,成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哈尔滨)研习基地。 学院积极建设综合性开放式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占地面积 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2万平方米,建设智能装备制造、对俄跨境电商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技术、新中式家具、建筑工程等6个“教学工场”,与“职业网红培训工场”“智能双创工场”“智能诊改工场”构成四场共育工匠人才新格局,为区域内应用本科、高职、中职学生提供技能实训和“X”证书实训服务,为教师提供实践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研发和员工培训服务。 在 “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职业教育新征程中,学院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根本宗旨,坚定不移走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本科院校的新航程。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创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哈尔滨市政府确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之一。200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以上就是爱好网整理的东北的二本大学有哪些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爱好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爱好网:www.aihaoya.com东北的二本有哪些大学 东北的二本大学主要包括: 1.黑龙江科技大学 2.齐齐哈尔医学院 3.哈尔滨医科大学 4.牡丹江医学院 5.东北石油大学 6.长春工业大学 7.长春师范大学等。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是一所理工类二本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校拥有多个优势学科,如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该校教学质量较高,毕业生就业率
东北二本大学排行榜 东北二本学校排行榜如下可供参考: 一、排名情况 1,东北电力大学,吉林财经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延边大学(211、双一流),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警察学院,北华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大学,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 2,吉林工商学院,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东莞的二本大学有哪些 学校名称学校标识码主管部门所在地办学层次备注 东莞理工学院4144011819广东省东莞市本科公办 广东科技学院4144013719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本科民办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4144013844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本科民办 广东的民办二本大学有哪些 广东地区的民办二本大学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民办二本大学,供您参考。 1.广州民航职业学院 广州
沈阳民办二本大学排名 沈阳民办二本大学排名如下: 1、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院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实用的专业技术以及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管理和发展自我。 与人共事相处、与人沟通、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在未来的竞争
北京民办二本大学排名榜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包括一些民办的二本大学。以下是一些关于北京民办二本大学的排名榜(注:以下排名仅供参考,具体排名可能会因时间和评价标准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唯一一所以经济管理为主的民办本科高校。该校在北京地区的民办二本大学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其优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著称。根据往年的排名,该校在北京地
湖北有哪些二本的大学 有如下: 1、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于2002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前身为湖北广播电视大学省总工会分校。 2、武汉商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突出商科教育,以管理学为主,经济学。 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简称“湖北二师”,位于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 4、
山东省二本公办大学排名 山东省二本公办大学排名介绍如下: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潍坊医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济宁医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
山东的学院排名二本 山东的学院排名二本:1、山东农业大学,2、齐鲁工业大学,3、山东理工大学。 1、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 学校是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山东省
2023-12-05 22:29:48
2023-08-26 23:07:23
2023-11-07 08:17:20
2023-08-31 11:38:17
2023-08-29 01:42:12
2023-10-22 03: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