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爱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简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院校2023研究生招生信息一览表?
研究生考试各个阶段匹配系统查询历年复试分数线查询考研国家线对比查询历年各科试题及答案下载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研究生专业目录查询研究生参考书目查询统考大纲/自命题大纲查询推免招生公告查询更多>>院校招生信息查询2023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从哪里看?
近期北京各大院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考试内容/参考书目、报考条件与要求将会陆续公布,为了方便各位考生能及时找到相关内容,猎考考研小编发布北京各大院校2023研究生招生信息汇总类文章,一旦北京院校2023考研招生信息公布了,将会及时为进行更新汇总,各位考生可以ctrl+D收藏此页面,便于下次能及时进行查看!
北京院校2023研究生招生信息汇总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物资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城市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国家
会计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推荐内容:
2023招生公告:2023考研时间已定!教育部部署做好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
2023考试时间:重要!2023考研初试时间已确定: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
预约:考研各地区院校推荐&提前预约•匹配院校
汇总:各省市考研院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汇总
汇总:各省市考研院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汇总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从港澳台人士中招收研究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从香港、澳门、台湾
人士中招收研究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欢迎香港、澳门、台湾人士报考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博士学位研究生。
我校现有博士学位授予点10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53个。
一、 报考条件
1、持有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的香港、澳门考生或持有台湾地区居民身份证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台湾考生。
2、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年龄一般在四十岁以下。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年龄一般在四十五岁以下。
3、考生应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4、有两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
二、报考类别
1、公费全日制研究生;
2、自费全日制研究生、自费兼读制(在职)研究生。
三、报名时间及地点
1、报名时间:2008年11月-12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文件规定时间为准。
2、报名地点
(1)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联系人:于鹰宇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68945819,图文传真:(010)68948227。
(2)广州: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联系人:曹刚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
电话:(020)38627813,图文传真:(020)38627826。
(3)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联系人:邹重华
地址:香港铜锣湾摩顿台5号百富中心16楼,
电话:(00852)28936355,图文传真:(00852)28345519。
(4)澳门: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 联系人:郭淑华
地址:澳门巴掌围斜巷19号南粤商业中心8楼
电话:(00853)3969368, 图文传真:(00853)28322340。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任选一地报名,并在该报名点安排的考场参加初试。
3、报名手续
报名时考生须交本人居住地身份证副本(香港、澳门考生持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持香港、澳门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考生持台湾地区居民身份证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近期正面半身免冠同一底片的二寸照片两张;学士学位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副本(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大学本科或攻读硕士学位的成绩单;体格检查报告;报考费为500港元。
考生要求通讯报名者,应事先同自选的报考点联系妥当,再寄送有关证明、表格及报考费,另加邮资及手续费100港元,并告知本人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机号码或E-Mail地址。
4、填报志愿
1、考生只能填报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专业。
2、可兼报公费全日制或自费全日制研究生。
3、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可以申请我校为港澳台人士设置的奖学金。
四、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1、初试科目
报考硕士生:须应试报考专业指定的两门专业课及一门外国语,均为笔试,外国语满分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各为150分。报考博士生:须应试报考专业指定的两门专业课及一门外国语,均为笔试,满分值均为100分。
笔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三小时。
2、初试时间与地点
时间:2009年4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文件规定时间为准。
地点:广州:由广东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安排;
香港:由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安排;
北京:由北京理工大学安排;
澳门:由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安排;
3、复试时间与地点
时间:2009年6月20日之前。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生跨学科报考的考生须加试两门专业课(详见博士生招生目录加试科目栏中①②),两门加试在同一时间单元进行,各占50分。
五、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和考生的科研能力情况、导师意见以及考生报考材料、体检结果综合审查后确定录取名单。录取通知书于7月初由我校函寄考生本人。获得奖学金的考生的通知书由学校寄发给考生本人。
六、学费
参照2008年收费标准:
① 硕士研究生学费:基本学习年限为二年的硕士生全程学费共计人民币24000元,分两年缴纳,每年缴纳人民币12000元;基本学习年限为三年的硕士生全程学费共计人民币30000元,分三年缴纳,每年缴纳人民币10000元。
② 博士研究生学费共计人民币36000元,分三年缴纳,每年缴纳人民币12000元。
七、入学
新生入学报到具体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为准。新生报到时由学校组织身体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
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报到者,须书面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将取消入学资格。
八、培养与学位
港澳台地区研究生培养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招收和培养港澳台地区研究生的规定》执行。
我校研究生培养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实行弹性学制。
博士生基本学制为3年,博士生的最长学习年限可以延长至6年。
硕士生的基本学制为2—3年。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管理学学科和新闻
传播学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基本学制为2年;
哲学、史学、文学(除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理学、工学学科的硕士生基本学制为2—3年,培养方案按3年设计。硕士生的最长学习年限可以延长至4年。
研究生已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通过的,可撰写学位论文。有关学位论文撰写、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须按中国人民大学的相关规定执行。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相应的学位。
九、待遇
公费全日制研究生免交学费。
住宿、教材等费用由我校按规定收取。各项收费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考生如有不明确事宜,欢迎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查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872
联系人:刘宇
联系电话:(86-10-62513113)
传真:86-10-62513113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址:pg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法律硕士(法学)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招收2011年全日制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坛) 简章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论坛) 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紧缺型人才,尤其为长三角地区提供高水平、国际性的高等教育人才,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我校2011年继续招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35102。
我校2011年拟招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90人(其中含推荐免试生40人)。招生类别为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招生对象为应届生或往届生。
一、专业介绍
为培养应用型高层次法律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司法部于1996年开始设置和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国人民大学为首批招生单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主要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监督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实际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我校实行网上招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
网上招生包括网上报名、网上下载书面《准考证》(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网上查询初试成绩、网上调剂录取等。我校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初试成绩通知》、《复试通知》等,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书面通知。我校部分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请正确填写手机号并保持手机畅通(考试时间除外)。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①报名时外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②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③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一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相当于学士水平的三篇文章。
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者,须在报名前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硕士生;或已获得专科毕业证书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侦查学专业毕业生也不得报考),否则不予录取。
6、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7、党校学历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学历不能报考。
8、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9、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10、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脱产学习,学制2年。户口关系迁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培养和日常生活均在我校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在苏州工业园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具体情况详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学习生活指南》。
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就业,尤其可以依托长三角地区活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就业。
五、报名流程
(一)核准个人身份信息
考生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性别等信息必须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名前去公安部门更正。
(二)网上报名
10月份(具体时间以教育部规定为准)所有考生在教育部网报系统网上报名,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还须网上支付报名费。
考生报名信息在报名结束后,一律不得更改。
(三)现场照相、确认信息
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2011年11月10-14日)到报名点进行电子照相、信息确认。考生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截至201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日期仍有效的身份证、军官证)、学历证书原件(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注册),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到我校公共教学一楼1101教室进行电子照相及报名信息确认;在京外地区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到当地省、市招生办指定的报名点办理。
考生必须诚信报名、诚信考试。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立即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四)获取准考证
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于考试前一个月(具体时间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通知)自行登录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网站(pgs.ruc.edu.cn)下载打印书面《准考证》,规定时间内不下载书面《准考证》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
在京外地区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的准考证将由我校寄发,请考生务必准确填写本人的通信地址及邮编。
六、考试方式:
1、参加全国2011年法律硕士(法学)联考;
2“联考”成绩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
七、初试科目:
1、全国统考:(1)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2)201-
英语(论坛)一或203
日语(100分)
2、全国联考:(3)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类,含刑法、民法)(150分)、(4)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类,含法学基础理论、宪法、中国法制史)(150分)
具体考试科目以日后教育部公布的为准。
八、初试日期:
2011年1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文件规定为准)
九、初试地点:
北京考区:中国人民大学
外埠考区:在当地省、市招办指定的考点。
十、复试与体检
我校于2011年3月在网上公布复试分数线及复试科目,考生在法学院网站查询是否进入我校复试名单,并自行从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复试通知》,凭《复试通知》、《准考证》、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原件到中国人民大学参加复试。复试内容包括: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课(含刑法、民法、法学基础理论、宪法、中国法制史)、外语;面试科目含专业素质、外语及综合素质。复试具体实施办法及安排届时在法学院网站公布。
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
2、学生证原件(入学年份为2007年,要求每学期均注册);
非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或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出具单位章);
2、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复试时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十一、录取
根据我校确定的录取标准,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根据学校规定,拟录取的考生须按规定签订协议书、交纳学费,学费标准为10000元/年。协议书由我校委托学院签发给考生。研究生不享受基本生活补助。学校设立专项奖励金鼓励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事科研创新,全面提高培养质量。对于特别优秀的推免生和统考生,将提供奖学金,第二、三学年根据学习成绩等综合情况,评定奖学金。
十二、网上向外校调剂
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要求,但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可以联系其他招收法律硕士(法学)的高校或招生单位进行调剂录取。考生在通过教育部网上调剂系统后还须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提交申请调剂信息,包括调往学校、专业等,我校将按考生的申请寄转报考材料。
十三、新生入学
录取的硕士生须持录取通知书按规定时间到我校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报到入学。
十四、学位授予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授予硕士学位。
十五、招生联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咨询电话:(010)82509050
法学院网址:
www.law.ruc.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邮政编码: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0512)62605228
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010)62515340
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网址:pg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查号台:(010)62511301
欢迎考生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二○一○年七月
爱好网以上就是爱好网整理的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简章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爱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