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11:26:58 | 爱好网
23考研扩招的大学如下:
1、西安交通大学
2022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000名,2023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500名,总体扩招500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扩招500名,非全名额不变。
2、安徽大学
2022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153人,2023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586名,总体扩招433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扩招102人,全日制专业学位扩招295人,非全扩招36人。
3、中国传媒大学
2022年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1800人左右,2023年硕士研究生(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为1870人左右(含推荐免试以及各类专项计划)。相比2022年,2023年扩招了70人左右。
4、南京师范大学
2023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500名左右,其中学术型2000名左右,专业学位2500名左右。相比2022年计划招生人数增加100人,其中全部扩招在专硕上。
5、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2022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850人,2023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5150名,总体扩招300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扩招5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扩招250人。
6、南京邮电大学
2023年南京邮电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750名左右。相比2022年的2650名,2023年扩招了100人左右。
7、上海大学
2023年计划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00名左右(含推免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00名左右。与2022年相比,全日制硕士扩招了100人。
8、云南大学
2023年云南大学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100余人,相比2022年扩招了200人左右。
9、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3年广西中医药大学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1212名。相比2022年,扩招了80人。
10、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2023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4800余名。相比2022年,扩招了300人左右。
11、四川农业大学
根据《四川农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2023年预计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1200名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1000名左右,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70名左右。相比2022年,学硕扩招200人左右,专硕扩招100人左右。
12、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2022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5900人,2023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100名,总体扩招200人。
2022年本科扩招的大学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
2022年,中国科大本科生招生人数再增加近五十人,达到1999人。2022年,南京大学本科生招生人数在原来3300人左右规模的基础上增加500人,达到3850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共有教学与科研人员2621人,其中教授817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903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其中,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共有496人,占固定教师总数的37%;青年人才占高层次人才的60%。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年大学扩招人数如下:
1、南方科技大学:据深圳特区报消息,3月11日,南方科技大学在广州举行2023年广东招生说明会,会上记者获悉:2023年南科大计划面向全国24个省份招收本科生约1300人,均为理科生。
2、南京大学:南京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规模将增至3930人,招生总计划继续增加。
3、北京化工大学:学校2023年招生计划整体保持稳定,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计划,双学士学位专业招生计划大幅增加。
4、北京林业大学:北林大2023年招生计划总数为3443人,将在部分省份增加招生计划投放。在京计划224人,包括普通类计划207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划10人, 艺术类计划7人。此外,学校还有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今年在北京招生计划保持稳定,2022年本科普通批投放146个计划,其中金融学类招生计划为58,加上教育部选考科目指引中与金融相关的专业如金融工程、金融科技、金融数学、精算学、量化实验班等,整体数量达到了84个,占比近60%。2022年提前批小语种投放27个计划,最新的招生计划关注学校最新发布的招生简章。
6、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本科计划招生1900人。学校今年在全国各省份统招计划与去年持平或增加。具体分省计划请以学校招生信息网、微信公众号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7、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023年招生计划4850人,招生计划总体保持稳定。其中,公费师范1600人,优师计划150人。今年共有74个本科专业(22个大类)面向全国招生。2023年开始,科学教育专业全部招收公费师范生。学校无专业级差。
8、南昌大学:今年学校共有97个招生专业,暂停儿科学专业招生,人工智能专业将新增普通高考录取的方式招生。
9、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2023年在全国23个省(区、市)计划招生2220人,新增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全面取消单科成绩设限;为新生提供两次转专业的机会;学院优秀学子可赴上海财经大学访学交流一年。
10、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内地联络处主任李清在2023新浪&微博百所高校招生访谈栏目透露:今年在内地的招生名额还是维持在220名左右。
大学扩招释义
大学扩招是指政府或高校为满足社会需求和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而增加大学招生计划的行为。通常会增加招生人数、增设专业或开设新校区等措施。此举旨在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也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育选择机会。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政府和高校纷纷增加招生计划,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质量等方面也得到了各种程度的提升。
大规模扩招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在扩招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以确保扩招能够真正带来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爱好网以上就是扩招的大学有哪些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爱好网。甘肃扩招的有哪些学校 关于甘肃扩招的有哪些学校分享如下: 2023年新增19所高校在甘肃招生,新增院校2023年招生总计划为224。2023年甘肃高考招生院校撤销8所,撤销院校2022年招生总计划为140。 新增院校中招生最多的院校为内江师范学院,计划招生54人,撤销院校中在2022年招生最多的是广西城市职业大学,2022年计划招生45人。 今年新增6所“双一流”高校,有陕
2023山东扩招的大学有哪些 2023山东目前有扩招计划的大学有:青岛农业大学、山东警察学院、山东管理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济宁医学院、山东交通学院等。 1、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是山东省重点支持的农业院校之一,位于山东青岛市。学校设有农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风景园林等多个学院和研究机构,专注于农业科学和农业工程等领域的教育和研究。 2、山东警察学院:山东警察学院
江西二本扩招的大学有哪些 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据南昌大学官方网站、江西财经大学官方网站查询显示。 1、南昌师范学院由原计划1360人,扩招500人,现招生1860人,共有9个专业进行扩招。 2、江西中医药大学由原计划310人,扩招100人,现招生410人,只有3个专业(中药制药、药物制剂、市场营销)进行扩招。 民办二本有哪些大学 湖北民办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1、武汉文理
山东33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 山东高考330分可以上什么学校: 2022年高考330-340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吉林财经大学、塔里木大学、喀什大学、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工业学院、大连海洋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 300-400之间是二三本并录后是二本,但这个分数段是无法读老二本学
2023高考有哪几所学校扩招了 2023年大学扩招人数如下: 1、南方科技大学:据深圳特区报消息,3月11日,南方科技大学在广州举行2023年广东招生说明会,会上记者获悉:2023年南科大计划面向全国24个省份招收本科生约1300人,均为理科生。 2、南京大学:南京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规模将增至3930人,招生总计划继续增加。 3、北京化工大学:学校2023年招生计划
2022年安徽大学招生章程 2022年安徽大学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主要包含学校概况、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录取规则、收费标准、奖助学金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安徽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安徽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安徽大学本科
浙江专升本的具体政策。 浙江专升本政策: 浙江专升本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为文科和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 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扩展资料: 获得专科学历的专科毕业生通过成人高考获得的成人高等学校的脱产本科或者成人高等教育的函授或者业余的本科学
江西扩招本科学校有哪些 江西扩招本科学校有南昌师范学院、景德镇学院、赣南医学院。 1、南昌师范学院 是中国江西省南昌市的一所本科普通高校,成立于1940年。该校前身是江西省初级师范学校,历经多次发展和改革,成为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约3150亩,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校园内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各种教学与学生活动的场所。
2023-08-17 17:09:12
2023-12-15 16:43:29
2023-11-07 08:17:20
2023-10-14 00:58:41
2023-09-05 10:38:05
2023-12-20 22: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