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填报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乱象 高考每个考生可以填几个志愿 如何才能避免滑档

2023-08-31 03:55:30 | 爱好网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对于志愿填报一定都很关心,今天爱好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志愿填报乱象 高考每个考生可以填几个志愿 如何才能避免滑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志愿填报乱象 高考每个考生可以填几个志愿 如何才能避免滑档

高考每个考生可以填几个志愿 如何才能避免滑档

一般高考志愿每个批次的院校可以填6-8个平行志愿。另外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专业可选,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各省的志愿设置。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写几个

1、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每个学校后面都有6个空填的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当然,如果你想读的专业填不够6个,你可以愿意填几个就填几个,但是还是要尽量填满。

2、考生可以填报4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在填报志愿时,注意院校和专业代码一定要准确。

3、每个省份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多少学校,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省份可以填报1-6所,有的省份则是可以填报1-10所。

志愿填报怎样才能避免滑档

规避滑档的风险,要量分而行。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线差和近几年院校的录取情况、位次情况及分段情况进行比较,避免出现“低分高报”滑档的现象。

规避专业被调剂的风险,要把握专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考试院在投档高校时按院校投档,专业由学校决定,学校分专业按分数高低、分数优先来分。因此对院校和专业的把握,大家还须理性决策,根据自己的兴趣、国家需求,切勿过分追究分数。其次,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学生不能只填报一个专业,把整个专业调剂权交给学校。

规避被学校退档的风险,要在填报志愿时,仔细阅读学校招生章程中对体检、单科成绩等是否有要求,慎重选择专业服从调剂,避免退档风险。 爱好网

高考志愿填报乱象 高考每个考生可以填几个志愿 如何才能避免滑档

查询高考志愿的退档情况的正确方法

每年高考都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因为对志愿填报的重视不够、准备不充分,导致退档情况的出现,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如何查询高考志愿的退档情况,希望对你有帮助。

查询高考志愿的退档情况的 方法
1、考生可登录高考网,在高考网上看你的录取动态,退档的话会有说明的。没录取就是没有学校提取你的档案,那是因为你没有达到你填志愿学校的 分数线 写一份申请,交到学校,或者打招生办电话,说明你的情况,看可不可以退档 。没被录取档案在 教育 局,不用退档,征集志愿和你现在的高职志愿不矛盾。

2、看自己分数有没有上投档线(更确切的说看自己的名次号有没有上投档名次号),如果上了,却没有被录取,就说明是被退档了,退档原因只能自己去推断。打电话到相应大学的招生办询问可能会有一个解释。
高考志愿被退档的原因
1、过高估计自身实力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我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中,一定要选择好保底学校,保底院校建议用本批次学校和下一批次学校,这样才能避免落榜。

2、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我建议考生:①建议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不要一味的选择热门专业。

3、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咨询提醒考生和家长,我们在填报志愿中,认真阅读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高考政策和规则,才能有效的避免落榜。

咨询建议:1、熟读招生章程、了解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2、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3、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4、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4、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在咨询中发现,很多考生不愿意离开本地,特别是山东考生和家长,不愿意离开山东,造成山东大学分数远高于同档次的其他学校。很多家长认为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所以我建议考生及家长拓宽选择范围,增加选择机会,这样低分也能读到好大学。
避免退档的正确方法
一是成绩定位,找到切入点

对于考生来说,你的成绩,你在全省哪个位次,这是关键。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你的同学,兄弟中学的同学,也不是局限在唐山市、各县区,而是参与了全省的竞争,所有的院校,都是以省为单位投放招生计划的。每年高考出分后,考试院及时发布全省各类考生一分一档表,就是告诉你成绩在全省确切位置的。有了这个排名表,你的成绩就有了坐标,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数字。

二是院校定位,让历史告诉未来

成绩有了,可面对全国2500多所普通院校,怎样把你的成绩与这些院校之间建立起联系呢?这时,就需要查看以往的院校录取数据了。查看过去和你成绩相同的那些人(注意:不是表面上简单的数字相同!),究竟去了哪些院校,在读哪些专业。这就相当于穿越,你通过一些转换,去找到前几届你的替身,去发现他们的踪迹,他们的生活,而那可能就是未来的你!

当然,当你看到以往和你成绩一样的人,分别进入了某些院校,某些专业,你可能觉得自己也没问题,可是,真的没有问题吗?

有问题,可能问题还不小!

院校情况是有变化的,比如说2016年,省外院校对河北考生的大幅度减招,造成了很多院校,尤其是上游院校录取对应成绩的抬升,这个上游考生情况的改变,也直接导致中下游考生录取情况的随之改变。如果你没有一个准确的研判,还完完全全依照过去去推理,就有可能造成报考的失误。

那么这个时候,怎样定位呢?这还得需要数据分析。上游计划究竟改变了多少,是增加,是减少,影响力度有多大,累计数是多少,报考人数预计下移多少,怎样量化这个变化等等等等。

院校的定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先看全省大趋势,再看目标院校招生计划有无改变,报考热度,近年目标院校的分数发展趋势,有无偶发事件等等。尤其是二本三本的合并,省内院校的超量扩招,给这一批次的考生报考,提供机会的同时,造成的乱象,也需要仔细分析,正确研判。

三是专业定位,找到落脚点

和读高中不同的是,你不仅要进入某所大学,还要争取进入想学的某些专业,这也是需要精细定位的。这个定位,也是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其中一项就是以往的专业录取数据。

现在很多考生,都追逐热门的 财经 金融类专业。大家不难看出,所有院校的这些专业,基本都是收分最高的。就连很多工科院校的收分结果,财经类专业也在头排。如果你的分数没有优势,还想学此类专业,是很难在上一级院校,找到合适位置的。如果非此类专业不学,那只能是去下游寻找目标院校。通俗一点说,就象读高中,实实在在不想去一中当列车长,那就换做二中,去做你希望做的领头羊。

所有的定位,都需要数据支持,数据是根本,是生命线,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定位准了,对应的院校,对应的专业,就找到了。那么综合其他因素,把这些院校、专业合理排序,再拉开合适的梯度,填好志愿表,提交就完成了。这个过程,如前所述,还是跟进电影院一样,茫茫人海中,你依据票据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只需耐心的等待电影开演就行了。

猜你喜欢:

1. 2017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2. 高考志愿填报常见错误

3. 2017高考补录怎么填志愿

4. 2017高考提前批次志愿填报指南

高考志愿填报乱象 高考每个考生可以填几个志愿 如何才能避免滑档

为什么高考必须回到学籍所在地考试?

高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考试,由于不同省份间的试卷不同、教育资源不同,高考所表现出来的分数线也就不同。 举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北京的高考分数线和山东的分数线就会相对差别较大,而且在高考的时候一区和二区所做的全国统考的卷子水平也是不同的,B卷就难度上来说是要比A卷简单很多的。

高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曾被誉为是人生的转折点,有些人为了以自己比较低的分数去上一个好学校就会选择分数线比较低的省份,但是大规模的高考移民的涌入肯定会回侵占本地区考生的利益,导致教育资源混乱,加强监管难度。 所以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处于对地方的保护,在一五年还是一六年以前许多省市都是不允许异地高考的。

但是与之相对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迫切的受教育需求。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近几十年来一直呈现出加速增长状态,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里面,百分之八十的农村人口都会在外面务工,而迁户口的浪潮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达到高潮后也渐渐平息了,身边就出现了很多了农村户口但是从小在城市上学的人。

既是出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平,也是为了有效解决外来户口人群的教育国家才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给外地户口学生提供了便利。 一般来说现在是只要你学籍在哪你就可以在那里高考,如果户口不在,就需要办理异地高考手续,但总体来说也很方便,只需要提供一些当地居委会出的证明、户口本复印件以及暂住证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高考志愿填报乱象 高考每个考生可以填几个志愿 如何才能避免滑档的全部内容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爱好网。
与“高考志愿填报乱象 高考每个考生可以填几个志愿 如何才能避免滑档”相关推荐
报志愿如何避免滑档
报志愿如何避免滑档

报志愿如何避免滑档 报志愿避免滑档方法如下: 一、高考志愿不滑档 1、了解志愿的填报方式 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一定要了解志愿的填报方式,弄清楚平行志愿的具体意思。并且对平行志愿的填报规则要十分了解,这样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加强对高校的了解 在高考填报志愿之前,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或者学校官网,对想要报考的院校进行一定的了解。 3、仔细研究目标高校的招生简章

2023-10-25 03:57:44
高考填志愿可以填几个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高考填志愿可以填几个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202 3高考志愿可以填4一6个,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 传统高考填报志愿一般可以填报四个或六个目标院校。不同省市高考填报志愿数量不同,一般只有四个或六个两种情况,且都为平行志愿,但专业只能按照志愿顺位,最多填报六个。 新高考可填志愿个数为112、96、80个。在新高考地区,不同省份地区可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数量是不

2023-08-27 02:27:39
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高考二本志愿可以填几个? 高考二本志愿可以填6-8个。 1、二本志愿可以填6-8个平行志愿,每个学校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其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于2008年开始在部分省市推行。 2、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

2023-08-25 19:57:57
高考志愿能填几个 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
高考志愿能填几个 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

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 高考志愿可以填4一6个,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 比如北京地区的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志愿一般设置1所院校6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又比如四川地区是平行志愿,有ABCDEF六个志愿可以填写,每个志愿中可以填写六个专业,第一个平行志愿可以选择专业调配和

2023-08-25 17:57:54
江苏高考能填几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几个
江苏高考能填几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几个

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几个 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几个:四个或六个目标院校。 传统高考填报志愿一般可以填报四个或六个目标院校。不同省市高考填报志愿数量不同,一般只有四个或六个两种情况,且都为平行志愿,但专业只能按照志愿顺位,最多填报六个。 新高考可填志愿个数为112、96、80个。在新高考地区,不同省份地区可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数量是不同的。比如之前天津高考志愿数量为本科A段50个院校专业组

2023-08-30 12:47:37
高考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几个
高考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几个

高考志愿能报几个 高考志愿可以报4至6个学校。 每个学校可以填六个专业,注意代码一定要填准确。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填三本的。 填报学校的时候,注意第一个学校可以填的稍微高一点,就是比你高考成绩排名稍微高500名左右,第二个和第三个填和你的高考成绩排名差不多的,第四

2023-08-26 08:34:48
高考能填几个志愿 高考总共可以填多少个志愿
高考能填几个志愿 高考总共可以填多少个志愿

高考志愿一个志愿可以填几个专业 一个学校是可以填报多个专业的志愿的。录取时,学校会根据考生所填专业按顺序录取,不会对录取有影响。 在填报志愿时,志愿填多少不重要,录取才重要。尽量把靠近自己分数的专业放在最前面,这样录取时才会尽可能地获取到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另外,除提前批次外,批次越靠后,录取控制线会逐步降低,前一批次若不能录取,后续批次还有录取的机会。 填报志愿技巧: 1、

2023-08-25 17:06:17
高考填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所学校
高考填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所学校

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高考填报志愿对于文综理综地区的考生,高考志愿平行志愿一般可以能填4至6个大学。提前批可报两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五个专业,一、二、三批次均可报两个志愿,第一个志愿是一所学校五个专业,第二个是平行志愿,可报三所院校。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每个学校后面都有6个空填的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当然,如果你想读的专业填不够6个,你可以愿意填几个就填几个。

2023-08-30 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