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2024-05-11 22:47:07 | 爱好网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爱好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如下:

安徽:理科678分,医学类669分,文科649分;北京:理科669分;广东:理科684分,文科667分;河北:理科674分;河南:理科692分;黑龙江:理科656分;湖北:理科679分;湖南:理科672分,文科652分;吉林:理科655分;四川:理科689分。

强基计划简介: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22年3月,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启动,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

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培养模式

招生高校要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统筹。

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340人。根据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得知,2022年河南省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共计340人,理科288人,文科52人。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国防科技大学分数线

截至2022年5月24日,2022年国防科技大学高考分数线还未正式公布,以2021年为例, 录取分数线如下:

一、国防科技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7省份综合成绩录取线

湖南省:648.33

河南省:686.46

辽宁省:654.94

江西省:670.08

贵州省:621.14

山东省:657.44

四川省:681.69

二、2021国防科技大学提前批分数线

江苏:物理等科目类:575,历史等科目类:587

江西:理610,文637

青海:男生454,女生601

宁夏:理535,文506

广西:理572,文546

安徽:理618

四川:理男626,理女637,文男598

辽宁:历史科目类611,物理科目类606

广东: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女生640,最低位次4988,男生611,最低位次16594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爱好网

男生600,最低位次3163

国防科技大学录取条件和要求

1、遵纪守法,模范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通过军事院校入学前的政治审查,通过国防科技大学录取前的政治审查,是报考国防科技大学的必要前提条件。

2、身体素质良好,符合军事类院校招生体检标准,在录取之前体检合格,国防科技大学主要是为军队现代化服务和培养人才的,所以他对于考生的身体素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3、学习成绩优异,高考分数较高,达到国防科技大学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报考国防科技大学需要优异的高考成绩,这是想要被国防科技大学最终录取的根本保障。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国防科技大学

以上就是爱好网为大家带来的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340人。根据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得知,2022年河南省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共计340人,理科288人,文科52人。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国防科技大学在河南省的招生名额 国防科技大学2023年在全国31个省份(市、自治区)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招收

2024-04-02 02:39:25
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 340人。根据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得知,2022年河南省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共计340人,理科288人,文科52人。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1入围分数线 1、省份:安徽省: 专业:数学类,综合成绩最低分:80.253

2024-05-09 23:32:21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3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3介绍如下: 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在安徽理科入围分数线为679分;北京大学入围分数线医学669分、文科649分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在北京理科专业入围分数线662分、文科专业664分;北京大学理科入围分数线669分;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在福建理科专业入围分数线678分;北京大学在福建理科入围分数线685分

2024-03-28 15:46:15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入围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03分;物理学591分。 对于第一类考生,在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省公布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下同)上理科110分(含)、文科50分(含)、综合改革60分(含)的基础上。 依据高考成绩,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四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

2024-04-18 02:05:10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介绍如下: 北京理科录取最低综合分数669分,福建理科录取最低综合分数685分,甘肃理科录取最低综合分数653分等。 强基计划分数盘点 一、北京市 1、清华大学:高考最低投档分数线688分,全市排名第390位。强基计划最低入围分数线665分,比高考统招最低录取分数线低23分,全市排名1526位,比高考统招低1136位。

2024-04-24 03:02:47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如下: 安徽:理科678分,医学类669分,文科649分;北京:理科669分;广东:理科684分,文科667分;河北:理科674分;河南:理科692分;黑龙江:理科656分;湖北:理科679分;湖南:理科672分,文科652分;吉林:理科655分;四川:理科689分。 强基计划简介: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2024-03-16 10:09:12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入围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03分;物理学591分。 对于第一类考生,在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省公布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下同)上理科110分(含)、文科50分(含)、综合改革60分(含)的基础上。 依据高考成绩,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四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

2024-03-12 19:47:03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614分。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试点高校将考生高

2024-04-12 18: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