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你觉得还有必要上吗?

2024-04-30 06:38:51 | 爱好网

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你觉得还有必要上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爱好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你觉得还有必要上吗?

一本二本三本大学在学费上有何差距?

三本学费最贵。

我国三本学费明显要高于一本、二本。同类院校中,一二本院校每年学费为3000-5000元,三本却高达10000-15000元每年。

即使西部偏远地区,三本院校学费也比一二本院校多1至2倍。

如果再加上大学期间住宿、生活费等各种开支,四年下来最少需要10万。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尽管学费高昂,大部分的父母都舍得在子女教育上进行投资。

差距大的原因

一本、二本院校,经济上有政府扶植,国家会对学校设施设备进行补贴,所以学费较低。

三本院校作为 独立学院 ,发展所产生的各种费用几乎全部由学校自身承担,包括教师工资、教学设施等。在学校没有国家财政拨款情况下,收入渠道只有靠学费收入等支撑。

理所当然,这些费用都会由学生承担,这些都是造成三本院校学费高昂的重要原因。

虽然三本院校学费相对高昂,但不得不承认,某些三本院校的教学科研仪器、宿舍条件、教学设备要比一些公立的一本、二本院校条件好。

不同的院校,在学习风气,师资水平上都会有差距,这点毋庸置疑。

但这些只是作为外在因素,而是否能学到知识,能自己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主要都在于个人。

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你觉得还有必要上吗?

辽宁三本学费一览表

辽宁三本学费情况如下可供参考:

一、一般三本院校费用

1、三本院校的学费按照学校、专业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同为三本院校,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之间,或不同区域内的三本院校,都存在较大的学费差异,最高相差超过1万元;

2、位于沿海发达城市的三本院校,收费普遍较高,普遍本科专业的学费每年多在1.6万元,个别专业甚至高达1.8万元。而位于西部内陆等经济欠发达省份的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学费相对较低,多数普通本科专业的学费都低于1万元;

3、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普通本科专业的学费多在1万元到1.3万元之间。独立学院每年须向母体高校交纳学生学费的20%至30%作为“品牌使用费”,是造成独立学院学费普遍高于民办高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4、而全国不同地区办学成本的差异,是造成院校之间学费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考生在选择三本院校时,一定要留意这一区域学费差异,结合家庭经济实力报考; 爱好网

二、辽宁三本大学

1、辽宁三本大学主要有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等。学费大概一万元左右每年;

2、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辽宁师范大学举办、以文学为主,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独立学院);

3、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2020年计划在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福建、安徽、山西、河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湖北、西藏等19个省、自治区招生。

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你觉得还有必要上吗?

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你觉得还有必要上吗?

有必要上大学,三本也是本科,也是正规的大学,继续上学可以增长知识,可以增加孩子的人脉,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很多偏远山区的家庭条件都不好,能够让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已经是不容易的事了,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前,很多孩子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到了年龄就要外出赚钱补贴家用。这样的思想一代传一代,最终很少有人能走出山区农村,孩子的命运也就被定格在山区。没有远见的人不知道,知识才是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孩子能考上三本说明孩子有学习的能力,家长如果在此时放弃,就是让孩子向命运低头,无疑是断送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一、有必要上,可以增长知识。

孩子考上三本也有必要上,三本学校也是正规的大学,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只要孩子还能继续学习,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大学的课程丰富多彩,孩子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他以后的工作、生活大有益处,所以家长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些。

二、有必要上,可以开拓视野,增长人脉。

上大学还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大部分高中都是在镇上或者县城,如果就在此时不让孩子上学,那孩子看到的也就只有这么远。上大学能让孩子接触到更大的世界,大学的同学、导师也能为孩子积累更多的人脉,这些都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三、农村孩子更要上大学,多一个机会。

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一年一万多的学费是有点贵了,如果家庭困难,孩子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孩子在上学期间也可以兼职赚些生活费。让孩子去上大学吧,这样他可以多一些选择,多一些机会,人生的路也更宽广。

以上就是爱好网为大家带来的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你觉得还有必要上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农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万多元,你觉得还有必要上吗?”相关推荐
专升本三本有必要上吗?
专升本三本有必要上吗?

专升本三本有必要上吗? 很多考普通专升本的同学不仅有着升学还是就业的迷茫,更有着怕自己失败,怕自己拼尽了全身力气,只能上一个三本。那么专升本三本有必要上吗?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这样说,请看下文的分析。 本科是要读的,因为社会没有本科文凭就等于没了通行证,这会影响你以后就业的道路的宽窄,没了文凭,任何企事业单位职业都不能报考,公务员也不例外。 不要管他一本,二本,三本,因为毕业后大家都一样,

2024-04-24 02:52:51
艺术类三本有必要上吗
艺术类三本有必要上吗

艺术类三本有必要上吗 艺术类民办三本值得上,因为有些民办三本的办学实力还是很强的。 拓展知识: 美术生好的三本院校有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长春建筑学院,大连艺术学院。 一,宁夏理工学院 这所院校创办于1985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前身为宁

2024-04-26 02:31:43
民办三本大学有必要上吗?
民办三本大学有必要上吗?

民办三本大学值不值得去上啊! 我认为是值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管是民办还是公办,都属于本科,和专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以后考研深造,考公考编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现在大部分岗位都要求是本科学历,找工作也是一样,学历是一块敲门砖,就算在工厂工作,也会有工资方面的优势。 第二,虽然三本学费相对来说比较高,但是提供的教育体系还是很完整的,在学校里,会接触到研究生博士生教

2024-04-26 15:24:32
三本院校的学费为什么那么贵?有必要让孩子去吗?
三本院校的学费为什么那么贵?有必要让孩子去吗?

三本院校的学费为什么那么贵?有必要让孩子去吗? 三本书几乎都是独立学院和私立学校。一份两份有大量政府补贴。你有三份吗?一个学校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管理和后勤。这三所大学没有政府支持。钱从哪里来?另外,三本不是贵族学校。在中国的大学中,苏州的Xi交通利物浦大学和宁波的诺丁汉大学感觉有点贵族味,因为这些都是外国大学在中国的分校,而且都是一个。贵族学校并不意味着你要付出更多。三本真的很尴尬。各

2024-04-20 19:34:24
民办2本有必要上吗
民办2本有必要上吗

民办2本有必要上吗 民办2本是值得上的。 民办二本学费相对比较贵。读民办本科,毕业后取得的学历也是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可以直接考研,考公务员也是可以的。考生如果是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选择民办二本大学的。 不管是民办二本还是公办二本,都属于本科学历,都是被社会和国家认可的,和专科学历相比,民办二本自然是更好的。我国民办大学的师资力量相对于公立大学来说较弱。但是开设的专业一

2024-03-11 22:56:31
民办二本有必要上吗
民办二本有必要上吗

民办二本有必要上吗 民办二本是值得读的,但学费相对比较贵。 读民办本科,毕业后取得的学历也是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可以直接考研,考公务员也是可以的。 民办大学,又叫“民办高校”;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高等教育”。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有五种形式: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职业资格考试;与境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民办大学在招生上实行“宽进严

2024-03-08 17:48:06
民办的二本有必要上吗
民办的二本有必要上吗

民办的二本有必要上吗 对于民办二本是否值得读,须根据个人情况来衡量。 如果家庭条件不理想,那么选择 民办高校 时须慎重考虑,其收费标准因校而异,差别很大。而对于刚过二本线、家庭条件又允许的孩子,民办二本还是值得去读的。 我国 民办大学 的师资力量相对于公立大学来说较弱,但是开设的专业一般是较为热门的专业,专业都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从这一角度来说,民办大学对于家庭有经济能力的学生来

2024-04-04 14:45:07
女孩子上二本和三本大学有什么专业
女孩子上二本和三本大学有什么专业

女生适合学的专业(三本的)? 女生适合报考的专业 研究型:经济学、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类(技术师范类学校)、外语、中文、历史学、金融学等 工具型:口腔医学、医学校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中医骨伤、针灸推拿、职业技术教育、物流管理、物业管理、园艺技术等 艺术型、中文、外语、电脑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动画设计、音乐表演、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 管理型:中文、历史、幼儿教育、

2024-04-26 12: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