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 07:37:45 | 爱好网
强基计划专业并非冷门,这些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具体如下:
1、数学类专业:
数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业工作、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集中在计算机、金融等相关行业领域。
另外,数学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逻辑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上都有较大的优势,一般来说,跨专业考研或跨专业就业都不困难,可以转向很多理工、经济类专业,比如计算机、统计、金融、经济学等。
2、物理类专业:
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多同学会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深造的专业大部分为物理学相关专业。
就业也是很有优势,职业分布一般在: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或是企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3、化学类专业:
以北京大学为例,化学专业出国率接近50%,保研率35%,出国和保研的大多数从事化学科研与化学相关的行业。化学专业毕业后可从事医药、生物、教育、石油、化工等行业工作,就业职位包括化验员、研发工程师、实验员、化学分析员、化学教师、销售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
同时还可以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精细化学设计合成与分析和能源材料化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产品开发、教学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4、生物类专业:
毕业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比较热门的就三个:一是初高中生物老师,二是对口研发,三是到大城市的知名生物医药企业任职。
还可以到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但一般学历要求高,需要读完博士,这也恰恰是符合强基计划本硕博衔接式的理念。
5、工科类专业: 爱好网
强基计划开放招生的工科类专业主要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力学2种。其中工程力学主要是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核工程与核技术主要是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等。
工程力学就业偏向土建方向,跟土木工程有一定相似性,本科毕业生就业可到土木水利、机械控制、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和工程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等工作,还可从事教育工作。
核工程与核技术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和科技、核工程部门、主要集中在于近代物理技术和IT密切相关的部门,例如去核电站从事核电仪器设备行业的对口工作。而读研比较热门的是核电和热动两个方向。
6、历史类专业: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可以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
世界史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外文翻译、中小学教学和研究、政府部门外事办等工作。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可以从事考古勘探,文物鉴定,博物馆管理等工作。
7、汉语言文学:
基础教育教师、IB课程的人文课程教师、媒体出版单位的古文字的编辑、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单位从事编辑写作、文秘行政、文案策划、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新闻文艺出版、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及文化等。
8、哲学专业:
毕业可去国家、省、市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如公务员;还可到学校、科研单位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可到企业的党办、文秘、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从事各类实际工作。
9、基础医学:
毕业后去各个研究所做科研工作,也有些同学会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尤其是美、德国家,留在国外或者回国继续做科研。
可以留在学校做老师,从事教学工作,可以去医药公司做药品研制或者做医药代表,这种只要做出成绩,薪酬就不用愁的。医学专业大多都是八年制,深造也是医学类专业的常态。一般学基础的出国的较多,出国很有前景的。
强基计划简介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
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
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清华强基信息与计算科学还可以。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数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扩展资料:
实际上强基计划在专业设置上,除了考虑到数学、物理、化学等底层基础学科之外,还聚焦于聚焦智能科技、高端芯片与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信息材料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同时各试点高校还会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培养能力,在强基计划的专业设置上作出更适合自己学校办方向的改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两个方面。方向一是以计算机科学方面为主,数学方面为辅。
方向二是以数学方面为主,计算机科学方面为辅。即使没考进强基计划,进入普通学科后,如果学的好也照样能够被选拔进强基计划去培养,同样的,如果强基计划招进去不认真学照样会被刷下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本硕博贯通直接培养。
以上就是清华强基信息与计算科学怎么样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爱好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有哪些主要学什么有些同学不知道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都是什么,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物理学、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与信息安全、现代密码学教程、计算智能、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数据挖掘、最优化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能报名计算机系吗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能报名计算机系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强基计划将招生专业重点放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之上。因此可能有许多考生与家长会认为,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都是一些冷门专业,不存在计算机之类的热门专业。 实际上强基计划在专业设置上,除了考虑到数学、物理、化学等底层基础学科之外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序号大学1北京大学2复旦大学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清华大学5西安交通大学6山东大学7南京大学8南开大学9浙江大学10哈尔滨工业大学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将数学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专业,培养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以最快的算法计算复杂的数学问题,例如:使用计算机编程模拟复杂函数图像、计算高阶矩阵、计算圆周率等,将数学问题通过计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如下: 清华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理工科类入围、录取分数线(C9联盟高校,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国家第一轮、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最高录取分数线在四川省,678分,全省第419位。最低录取分数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620分,全省第10位。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
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化学专业怎么样 好。 1、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化学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化学基础研究和重要功能材料研发的“理工复合型”领军人才。 2、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化学专业毕业后可从事医药、生物、教育、石油、化工等行业工作,就业职位包括化验员、研发工程师、实验员、化学分析员、化学教师、销售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 强基计划报化学好吗 强基计划是中国政府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而实施
东南大学强基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什么类 理科类。东南大学强基计划理科类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能报名计算机系吗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能报名计算机系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
什么是清华强基计划? 清华强基啥意思介绍如下: 清华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取消自主招生后,在部分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由招生高校制定,具体可参考所报考高校的招生简章、招生专业、报考条件等信息。 已知的是强基计划报考条件是要求高考总分占比不低于85%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 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 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
2023-10-25 11:30:36
2023-08-29 01:42:12
2023-12-29 12:36:31
2023-08-17 17:09:12
2023-10-28 05:15:32
2023-10-14 00: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