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招生 > 正文

南京大学简单介绍(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4-04-12 04:07:31 | 爱好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2010284隶属于:教育部
爱好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南京大学简单介绍(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大学简单介绍(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简单介绍

南京大学 是一所历史厚重的学府,也是很多学子想要了解的高校。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南京大学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用。
南京大学历史沿革
三江师范学堂

1902年5月,张之洞与其好友、时任两 江总督的刘坤一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即南京)办一所师范学堂,同年开始筹建三江师范学堂。教员一部分聘请中国学者,另一部分则从日本聘来,开了南京现代意义的高等学府之先河。

两江师范学堂

1905年,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大力提倡科学、国学和艺术教育,在高校首创艺术系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 辛亥革命 前后,政局动荡,学堂曾一度停办,1914年8月续办。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谦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苏省原有两江师范学校,前因军兴中辍,现在大局已定,亟应由省续行开办,以储师资”,两江师范学堂乃得以改设,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5年设立中国第一个体育科,为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开端。1917年设立商科,1918年10月,中国科学社设在南高师,主要成员多在南高、东大任教,他们多是将各自领域西方现代科学系统引入中国的先驱,因而南京高师被称为“中国现代科学大本营”、“中国自然科学的发祥地”。1921年迁至上海扩充为商科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商学院。在中国现代科学的早期,半数以上的在国际顶尖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的中国科学家是南京大学的教职或毕业生。

国立东南大学

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的基础上又组建了国立东南大学。“南高师”与“东大”共处同一校园,资源共享。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牌撤去,南高正式并入东大,遂称之为国立东南大学。

1920年4月,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提出“建立南京大学”的建议,联名致书教育部,“拟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设南京大学,以宏造就”,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提议并没有获得当时教育部门的批准。12月7日国务会议全体通过,同意以南高师各专修科为基础筹办大学,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正式招生开办,郭秉文、蒋维乔等先后执掌校政。

1920年,正式招收8名女学生入学,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竺可桢为南京大学60周年校庆题词:“东南学府,为国之光。男女同校,惟此首创。外御强敌,内抑豺狼。天下有道,黉舍乃昌。”

1920年9月实行选科制与学分制,开设必修及选修课,修毕一定学分方可毕业。这些改革逐步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最早在中国开展现代学术研究,建立了全国最早期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成为中国最早的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文理为基本兼有农工商等专门应用科、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为特征的现代大学,被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当时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国际教育会东方部主任孟禄评价其为“中国政府设立的第一所有希望的现代高等学府”、“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学”,将来之发达可颉颃世界最佳大学。

1921年10月,柳诒徵、刘伯明、梅光迪等人成立学衡社,1922年1月创办 《学衡》 月刊,展开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其间成为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心,国内外着名学者多来校讲学,誉为“东方教育的中心”。

1923年8月,因经费紧张,东大停办工科,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组为河海工科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教育行政委员会经过通盘考虑,实行大学区制,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 上海商科大学 、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江苏境内四所公立专门学校的9所公学合并,在首都南京改组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及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2月28 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__”创新人才26人、创业人才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74人、讲座教授2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6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6人次,“青年__”入选者4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3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0人。

南京大学最早在中国开展博士学位教育,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大理科通才教育班、第一个大文科通才教育班。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系、第一个气象系、第一个心理学系、第一个西洋文学系、第一个建筑系、第一个航空系、第一个体育科、第一个艺术科、第一个电影播音专修科、第一个农科、第一个林科、第一个现代地学系、第一个现代数学系、第一个国立大学医学院和新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第一个履践型政治行政系、第一个履践型法学院、中国第一个商学院以及第一个工商管理、金融理财、会计、国际贸易系等等。其他许多学科,如文、史、哲、戏剧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城市规划等等,都有深厚传统。

截止2014年2月28日,学校拥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3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
南京大学教学建设
南京大学曾经首倡“教学法”,率先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首开“女禁”,实行“男女同校”,引领中国风气之先。发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教师节。截至2013年1月,该校共拥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6门、国家十一五精品教材17部、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457项。

南京大学拥有国家基地班13个,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基地班覆盖了南京大学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的7个,均设有硕、博士点,配备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并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优势实施重点培养。基地班出国率30%以上,保研率60%以上。
南京大学学校排名
南京大学在1952年院系调整前长期是中国高校中院系最 多、门类最齐全、师资力量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院系调整中被分拆出大量系科,元气大伤。改革开放后南京大学实力上升明显,一度排进大陆高校前3位。在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全国高校合并浪潮后至今,南京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稳定维持在大陆高校第3-7位、世界160-300位。南京大学在未合并任何高校,整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取得这一成绩非常难得。

最新权威排名结果:

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2015

世界三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

1、 QS世界大学排名 (2012-2013年):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68位,中国大陆第5位;QS亚洲大学排名(2014年):南京大学位列亚洲第26位,中国大陆第5位。

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12-2013年):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251-275位(区间),中国大陆第5位。

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2年):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201-300位(区间),中国大陆5-7位(区间)。

4、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2015年):南京大学位列五国第8位,中国大陆第6位。


看过“南京大学简单介绍”的人还看:

1. 2017年南京大学排名

2. 2017南京大学分数线

3. 2017南京大学专业排名

4. 南京大学的自荐信

5. 2017年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南京大学简单介绍(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2022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2022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爱好网

强基计划志愿填报、录取是高考志愿填报录取的一个部分。

强基计划和高考填报志愿不冲突,强基计划要求有关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85%,校考成绩最多占比15%,适合综合素质突出的考生。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 [81]  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

“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校园 、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学校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陵大学原址。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简单介绍(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00年南大江苏省录取分数线

475分。根据查询南京大学学校官网显示,截止2000年,该学校在江苏的招生计划为400人,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5分。南昌大学(Nanchang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以上就是爱好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京大学简单介绍(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南京大学简单介绍(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相关推荐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与哲学。 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并不是统一的,会因考生所在省份及报考专业而有所不同。根据安徽省2022年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公布情况 以下是一些参考信息: 1.对于文科和理科均为680分(文化课成绩),A类专业680分以上,B类专

2024-03-19 15:52:13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03-17 10:46:05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名单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与哲学。 南京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并不是统一的,会因考生所在省份及报考专业而有所不同。根据安徽省2022年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公布情况 以下是一些参考信息: 1.对于文科和理科均为680分(文化课成绩),A类专业680分以上,B类专

2024-04-01 15:44:43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2022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2022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强基计划志愿填报、录取是高考志愿填报录取的一个部分。 强基计划和高考填报志愿不冲突,强基计划要求有关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85%,校考成绩最多占比15%,适合综合素质突出的考生。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Nan

2024-04-07 02:59:07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如下: 安徽:理科678分,医学类669分,文科649分;北京:理科669分;广东:理科684分,文科667分;河北:理科674分;河南:理科692分;黑龙江:理科656分;湖北:理科679分;湖南:理科672分,文科652分;吉林:理科655分;四川:理科689分。 强基计划简介: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2024-03-23 10:06:16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分数线 强基分数线的具体设置和分数线高低,会根据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一、河北高考强基分数线 河北省2022强基计划等特殊类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如下: 历史类506分,物理类487分。包括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校专项计划等其他有相应文化成绩要求的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同上。 其他物理类本科分数线430分,历史类本科分数线443分;专科批次分数

2024-04-01 04:02:49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1入围分数线 1、省份:安徽省: 专业:数学类,综合成绩最低分:80.253。 专业:文史综合成绩最低分:83.327。 2、省份:北京 专业:数学类综合成绩最低分:78.113。 专业:物理学类综合成绩最低分:82.03。 专业:哲学综合成绩最低分:81.37。 3、省份:广东 专业:数学类综合成绩最低分:85.123

2024-03-12 15:15:33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浙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3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入围人数为725人。 注意:这个数字会根据招生计划和报名情况而变化,建议参考官方发布的信息。 浙大强基计划2022入围名单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

2024-04-11 01: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