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2024-04-08 21:02:51 | 爱好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51010610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爱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2022年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

2022年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为536分。

2022年四川大学强基计划校测入围分数线已经悉数公布,从单纯的分数来看,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类、哲学等三个专业中,最低分出现在西藏的历史学类专业的536分上。

最高分出现在贵州的历史学类621分上;其他6个物理类专业中,最低分出现在吉林的工程力学和陕西的物理学专业的548分上,而最高分出现在四川省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的642分上。

部分省市的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及对应省内排名情况统计:四川文科: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593分(2539名)、历史学类604分(1416名)、哲学612分(873名)。

四川理科:数学与应用数学642分(4311名)、物理学623分(9072名)、化学615分(11916名)、工程力学614分(12291名)、生物科学623分(9072名)、基础医学631分(6761名)。

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如下:

全国31省市总招生计划6000余人。

2022年共有39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在全国31省市总招生计划6000余人。湖北省进行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有33所,共录取303人;甘肃招生共录取考生70名;内蒙古进行强基招生,最终录取人数58人;剩余省份招生人数可在强基招生官网查询。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

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3个百分点

第二个方面这就是从联考情况来进行分析比较:

2020年全年有两次联考日,分别是7·25和8·22两天。据悉,2020年7月25日联考的省份为天津、湖南、陕西、河南、福建、四川和内蒙古公安系统,总计 120余万考生齐聚考场 。8月22日共有17个省份参加,联考总数超216万人。因此2020年的联考总数为336万人。

而2021年的联考除了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西藏【不参加】、新疆【不参加】之外,其余省份皆是参加2021的联考考试。笔者预计若本次2021年这些省份的报名人数均到场参加的话,预估有近414万参加,较于2020年增长78万考生参与考试,同比上涨23.21%。这仅是笔者的预估数字,还需要考虑那些放弃参加考试的因素在里面。

3、同一省份报名人数最大增长8万人,竞争压力明显增加

第三个方面,从同省参加考试人数的情况以作对比。前考生关注的不仅是考试试题的难度,更是关注同省份有多少竞争对手。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2018年四川大学招生章程及招生计划

【 #高考# 导语】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四川大学招生章程及招生计划》供您查阅。

【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2号)文件精神,贯彻教育部"依法治招"工作要求,特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名称:四川大学,英文译名:SichuanUniversity。颁发证书: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三条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2017年,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现有望江(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华西(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和江安(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三个校区。

第四条四川大学招生工作将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大力推进招生"阳光工程",为国家和学校选拔优秀人才。

第五条四川大学普通高考招生工作接受教育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四川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拔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常设由校长、相关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制定本科招生政策,讨论和决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宜。常设招生委员会,吸纳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充分发挥其在*管理和监督方面的作用。招生就业处作为本科招生的执行机构,负责本科生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四川大学设立招生监察工作组,由监察处负责监督招生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维护广大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监督电话:028-85404020。

【招生计划】

第八条 在教育部核定的年度招生计划规模内,按照"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认真落实各类专项计划,努力促进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统筹考虑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名人数、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学校发展思路等因素,在往年的基础上逐渐调整分省计划,促进入学机会公平。预留计划为本校总计划的1%,用来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选考科目等要求以各省级招生机构公布的为准。

【录取规则】

第九条四川大学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批次),提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平行志愿的省份(批次),若计划未完成则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统一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线上征集志愿,如征集志愿仍不能完成计划,则将剩余计划撤回。非平行志愿的省份(批次)四川大学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对非第一志愿进档的考生只能录取到一志愿未满额的专业。

第十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分数级差的办法,第一二专业志愿之间分数级差为3分,其余专业志愿之间级差为1分,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其它未能录取满额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会计学(ACCA)专业不进行调剂录取;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分数清"的录取规则,即对进档考生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进行专业安排和录取。

第十一条同分考生安排专业规则。若投档成绩中已显示了各省的排序规则,则按照各省的排序规则执行;若投档成绩中没有各省的排序规则,投档成绩相同,语文+数学+外语的成绩总和高者优先;若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总和相同,则语文成绩高者优先,若仍相同,则数学成绩高者优先。

第十二条上海市和浙江省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四川大学按照生源所在省级招生机构公布的选考科目和录取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四川大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加、降分政策,认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按照国家政策性加、降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并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成绩依据。

第十四条外语类专业要求英语或本专业语种,其他专业我校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第十五条口腔医学专业由于学习、就业的特殊性,建议习惯左手做事(俗称左撇子)的考生不报考。

第十六条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引入了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及优质教育资源。工业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材料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6.5万/年,入校后只允许在匹兹堡学院内申请转专业。

第十七条护理学专业采取单独投档模式按专业投档,入校后不转专业。

第十八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四川大学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四川大学将在《四川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专业目录》(详见附件)中公布学费标准、专业要求、色觉异常专业受限情况及大类所包含专业,请考生认真阅读后谨慎报考。

第十九条新生入学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文件精神,四川大学执行《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川大教〔2017〕126号)进行新生入学复查工作。考生须诚实守信,凡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收费标准及其它】

第二十条按照属地化原则,四川大学按四川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等。在公布招生计划的同时公布收费标准。

第二十一条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入校前可持有关证明在当地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或在入校后向学生工作部申请办理贷款、学费缓交等手续。

【招生工作人员】

第二十二条 四川大学选拔能模范遵守国家有关招生政策法规的教师和干部参加招生宣传和招生录取工作。招生工作人员均须参加学校组织的招生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签订《四川大学招生录取工作人员责任书》。

【附 则】

第二十三条四川大学对保送生、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励志计划)等招生事宜,按照教育部有关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要求制定具体办法,依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以及本校的相关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四条四川大学在江苏省理工类专业选测科目为物理,文史类专业选测科目为历史,选测等级要求为AA以上(含AA),录取办法采用等级级差法,级差分为A+加6分。艺术类专业的录取方式以《四川大学2018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美术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准,学业水平必测科目要求必须达到4C3D。

第二十五条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四川大学原政策、规定即时废止;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变化,以变化后的规定为准。

第二十六条本章程通过四川大学本科招生网和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向社会发布,对于各种媒体节选公布的章程内容,如理解有误,以我校公布的完整的招生章程为准。

第二十七条

四川大学地址:

(望江校区)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邮编:610065

(华西校区)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邮编:610041

(江安校区)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邮编:610207

招生咨询电话:028-86080605、028-86081605传真:028-85408370

招生咨询邮箱:nic8401@scu.edu.cn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网网址: 爱好网

第二十八条本章程由四川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以上就是爱好网整理的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爱好网。
与“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相关推荐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2022年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 2022年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分数线为536分。 2022年四川大学强基计划校测入围分数线已经悉数公布,从单纯的分数来看,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类、哲学等三个专业中,最低分出现在西藏的历史学类专业的536分上。 最高分出现在贵州的历史学类621分上;其他6个物理类专业中,最低分出现在吉林的工程力学和陕西的物理学专业的548分上,而最高分出现在四川省的数学

2024-03-23 22:53:41
数学强基计划四川录取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数学强基计划四川录取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2023年强基报名人数 2023年强基报名人数如下: 2023年北京大学以接近4.2万人数排名强基计划报名数的第1位。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于2020年推出的一项新项目,其取代了原自主招生项目,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主要选拔高考成绩优异,或者部分在某个基础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生可以报考。 要突出基础学

2024-04-04 13:06:00
川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川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2022年四川本科录取计划人数 2022年四川本科录取计划人数为382417人(不包括特殊招生模式,专项计划等)。 2022年理科本科批次(含提前批、本一、本二)共计划招生159445人;2022年文科本科批次( 含提前批、本一、本二) 共计划招生61940人;理科比文科多97505人。 2022年四川本科录取计划专科批次理科(含专科提前批)招收73242人;专科批次文科(含专科提前

2024-04-02 19:56:02
强基计划重庆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重庆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2022中科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2022中科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1000人。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2022年发布的招生简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为1000人。其中,招生计划中的本科生人数为800人,硕士生人数为200人。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如下: 全国31省市总招生计划6000余人。 2022年共有39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在

2024-03-24 12:27:45
2023强基计划报名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2023强基计划报名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2023强基计划报名人数 据网络统计,今年39所强基高校总报名人次约88万人次。 一、强基计划是什么 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我部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

2024-04-07 15:52:27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在江西入围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在江西入围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04-08 13:33:09
大学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大学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各省名额分配如下: 全国31省市总招生计划6000余人。 2022年共有39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在全国31省市总招生计划6000余人。湖北省进行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有33所,共录取303人;甘肃招生共录取考生70名;内蒙古进行强基招生,最终录取人数58人;剩余省份招生人数可在强基招生官网查询。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

2024-03-28 04:20:50
强基计划针对各省招生名额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强基计划针对各省招生名额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

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各省名额 根据查询西安交通大学的官方信息得知,该计划目前并没有对外公开各省名额。 2023年该校强基计划招生210名。凡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且符合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各省(区、市)优秀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

2024-04-14 1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