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7 21:36:03 | 爱好网
2023高校专项计划初审名单介绍如下:
包括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 。
高校专项计划介绍:
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中央部门高校要将调减的特殊类型招生名额优先安排高校专项计划。 爱好网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农村,考生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及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高校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1)符合本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高校专项计划报考流程:
4月25日前:有关高校公布招生简章,考生完成报名申请;5月20日前:省市完成考生基本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5月底前:高校完成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6月7日-8日: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高考后-出分前:部分试点高校组织考核;高考出分前:高校确定并公示资格名单。
高考出分后:考生单独填报志愿,高校完成录取并公示。
北京邮电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初审名单如下:
名单:
孟庆欣、陈霏、付秋爽、段洲鹏、程晨、牟信霖、刘嘉乐、李君丰、单歆、黄刘艺、魏星竹、唐宁、黄吴森、汤遵禹、粟一润徐鑫、张子沫、孙志浩、林子沐、蔡靖尧、应骅霖、孙博文、陈禹桦、耿梦涵、张镇疆、汪秋莹、张越、马超、李岩、聂临风、陈场、李展硕。
龚靖皓、邱王统、余鑫云、徐康嘉、刘奕、冯晨卓、单卓、郭文杰、胡佳鑫、周越、苏蕾、刘文博、袁瑞祥、冷雨轩、樊举、刘相佑、张芙萍、姚鸣泉、侯荣鑫、陈沁怡郭佳硕、王若航宋彬、邵逸楠、徐恺岑、李家敏、周星久、刘勇立、黄智泰、杜中城、欧阳智。
学校的概况:
北京邮电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校的招生章程:
1、招生计划
严格执行国家核定的招生规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本着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原则,结合近年来本校来源计划编制情况、各地高考报名人数及生源质量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2、招生专业及录取原则
北京邮电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电信工程及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六个专业。
关于调档比例。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调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或批次,调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
以上数据出自自主选拔在线。
高校专项计划是高考录取的重要部分,很多同学关心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政策,以及高校专项计划学校名单、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流程等问题。本文将介绍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学校名单,以及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时间,包括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等内容。
一、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学校名单公示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院校共计95所,其中参与招生的学校分为教育部直属大学与地方试点高校两种。
教育部直属大学:
北京21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8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江苏7所——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1所——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山东2所——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吉林2所——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黑龙江1所——东北林业大学
湖北6所——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广东2所—— 中山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四川4所——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陕西4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甘肃1所——兰州大学
其他地方试点高校
黑龙江3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
江苏2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辽宁1所——大连海事大学
安徽1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1所——福州大学
湖南1所——湖南师范大学
广西1所——广西大学
四川1所——四川农业大学
重庆1所——西南政法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河南1所——郑州大学
图表展示
以上就是各地中高校专项计划所有招生学校名单,有两点值得注意:①以上所有大学,只要是有高校专项计划的地区,考生均能报考,并不是只是报考本地区的学校。②并不是教育部直属大学就一定比地方试点高校更好,地方试点高校中,也有很多211和 985大学 ,如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二、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时间、招生简章
以下是高校专项计划的大概报考流程,以及时间安排:
4月份——有关高校公布招生简章,考生完成报名
5月20日前——省市完成考生基本条件审核,并公示
5月底前——高校完成考生条件审核,并公布审核名单
6月7、8日——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高考后出分前——部分高校组织考核
高考出分前——高校公示资格名单
高考出分后——考生单独条报志愿,高校完成录取并公示
以上就是爱好网为大家带来的2023高校专项计划初审名单 北京邮电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初审名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考专项计划大学有几所在辽宁招生 1、辽宁省有25所在本科第一批招生的院校设辽宁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专项计划将与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同时向社会公布。 2、辽宁省专项计划招生有关高校名单 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医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强基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实施三年(2020年-2022年)共招生1.8万人次。但因强基计划招录人数并未做官方统一公布。 强基计划作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径之一,增加了考生进入名校的录取成功率,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强基计划作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径之一,增加了考生进入名校的录取成功率,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强基计划的39所学校均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大学,对于想要上名校并且已经提前规划的学生来说,报
高校专项审核通过名单 高校专项审核通过名单是指通过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资格审核的考生名单,2023年高校专项审核通过名单(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如下: 蔡逸尘(B档)、曹研(B档)、陈建鹏(B档)、陈梁钢(A档)、陈睿(B档)、陈欣楠(B档)、陈新民(A档)、陈玉锦(A档)、程晨(B档)、党道胤(B档)、丁志宏(B档)、董佳奇(A档)、范浩杰(B档)、范元岳(A档)、范媛媛(B档)、霍
清华北大高校专项计划五大学科省级三等奖初审能过吗 清华北大高校专项计划是一项针对高中生的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研究素养。包含五大学科的省级三等奖是该项目的评选标准之一。初审能否通过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获得省级三等奖是需要表现出较强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如果你在初审中能够展示出项目的创新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与相应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原理相结合,那么初审通过的机会就
高校专项报名需要户籍证明么? 高校专项报名时,需要学生出具户籍证明。 按照有关规定,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三项条件: (一)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我省实施区域的农村,考生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二)考生本人须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三)考生本人参加2016年我省普通高考报名。 规定中同时要求:考生申报时,须提交考生本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让同学们在高考时录取更有优势,但是在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同时,同学们也对它存在许多疑问,例如:“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几个志愿、几个专业”等问题。本期我将围绕这几个问题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解答。 一、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几个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
2023年强基报名人数 2023年强基报名人数如下: 2023年北京大学以接近4.2万人数排名强基计划报名数的第1位。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于2020年推出的一项新项目,其取代了原自主招生项目,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主要选拔高考成绩优异,或者部分在某个基础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生可以报考。 要突出基础学
高校专项计划大学名单及分数线 清华大学2022年在广西国家专项计划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35分 北京大学2022年在广西国家专项计划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34分 复旦大学2022年在广西国家专项计划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13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在广西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613分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在广西国家专项计划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08分 浙江大学2022年在广西国
2023-10-21 16:34:35
2023-10-26 09:57:48
2023-08-17 17:09:12
2023-10-25 20:43:24
2023-10-25 11:30:36
2023-08-29 01: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