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求助!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复旦大学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2024-04-06 22:49:28 | 爱好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1010246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爱好网小编整理了求助!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复旦大学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求助!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复旦大学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求助!关于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也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该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是国家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之一。

招生

进程

4月底前

高校发布招生简章

考生完成报名申请

5月15日前

省级招考机构完成考生资格初审

5月底前

高校审核材料

确定并公示初审通过名单

高考出分前

高校确定并公示资格名单

高考出分后

考生单独填报志愿

高校完成录取并公示

2017高校专项三大关注点

1

报考条件

(1)符合2017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招生计划

2

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2017年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如2016年复旦大学“腾飞计划”预计招生不超过400人,武汉大学计划招收160人,中国人民大学计划招收80人左右。

3

志愿及录取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办法由有关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如2016年山东省的高校专项志愿在自主招生批次填报,安徽省的高校专项志愿在特殊类型招生批次填报。详细内容请查看各省招生政策。

高校专项计划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多少?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根据上述要求确定。招生任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哪些学生有资格参加高校专项计划?

参加高校专项计划需要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符合2017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注:高校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求助!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复旦大学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腾飞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了,相信大家已经期待已久了!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2022年继续做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3号)的具体要求,复旦大学2022年继续实施“腾飞计划”,畅通农村和原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学子获得享受中国最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选拔符合复旦人才培养理念、勤奋好学、独立自强、学习成绩优秀、具有发展潜质的农村学生,对通过选拔的优秀学生给予高考录取优惠政策。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本计划定向招收边远地区、原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等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报考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基本条件:

(一)符合2022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二)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三)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二、招生计划及专业

本年度“腾飞计划”计划招生人数不低于教育部核定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规模,将根据考生报名并通过审核情况、生源地历年生源质量等因素制订分省计划,具体原则见下文“三(五)”条说明。

转专业范围按照当年度复旦大学招生章程执行。具体转专业规定可登录复旦大学本科教学信息网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网站,查看《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等文件。 爱好网

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

(一)即日起至4月25日,考生可登录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后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考生提交上传的报名材料应当清晰、真实、完整,论文和专利不得作为申请材料上传,无须寄送纸质材料。考生提交的所有报名申请材料必须经中学审核和校长签字,并在中学网站和班级详尽公示。

(二)5月20日前,有关省份完成考生基本条件审核。

(三)复旦大学将组织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除核查基本报名资格外,还将审核包括考生年级综合排名、平时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学科特长、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质等。

(四)5月31日前公布通过审核的考生名单。

(五)根据通过审核考生人数,综合考虑各省份通过审核总人数比例、历年生源在校学习情况等因素,制订分省招生计划并报各省级招办备案。

(六)通过审核的所有考生必须参加高考。

(七)通过审核的考生填报我校高校专项计划相应批次高考志愿,对于其中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70分(海南省为线上160分)的考生,依据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按分省计划投档录取。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及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上述分数线按各省级招办文件规定的相应控制分数线执行。

如生源不足,本计划不再征求志愿或降分录取。

(八)考生须承诺提交的所有材料客观、真实。如有虚假内容,将取消今年高校专项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由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依照相关规定取消今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暂停1至3年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

(九)从2023年高考招生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四、奖励帮困措施

“决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决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落伍”,这是复旦大学向全社会的郑重承诺。

通过“腾飞计划”录取的优秀学生除可以按相关规定申请新生奖学金外,在校期间还有几十种奖学金可供申请。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医疗帮困、冬季送温暖、爱心公益站等综合资助平台。除经济上的帮扶举措外,学校设计实施“助力成长计划”,搭建学业促进、心理支持、社会实践、视野拓展、创新创业五大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帮扶和支持。

详细信息见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网站。

五、监督保障机制

(一)复旦大学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结果公示。

(二)复旦大学将对通过“腾飞计划”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

(三)复旦大学“腾飞计划”招生工作全程接受复旦大学监察处监督。

六、本简章由复旦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求助!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复旦大学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

高校专项计划也是基于自愿填报和选拔, 选择最佳录取的学院和大学的分数降低通常在0到20分之间。在高考中获得650分以上的学生将不会减至620分以下。

科学成绩最高的十所大学如下:

北京大学:最低分数心理学专业666分

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最低分为672分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专业的最低分是608分

复旦大学医学院:最低分为640分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实验班的最低分是621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低分为642分

浙江大学当前位置社会科学实验班的最低分是613分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和管理专业的最低分为602分

南开大学:5年临床医学的最低分为591分

西安交通大学医疗科:旬阳县最低分为586分

文科排名前十的大学如下:

复旦大学:哲学专业的最低分是623分

浙江大学当前位置社会科学实验班的最低分是627分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实验班的最低分是623分

南开大学:最低分数历史学专业615分

武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最低分是609分

西安交通大学:文科实验班最低分为601分

厦门大学当前位置文科实验班的最低分是625分

北京外国语大学:最低分数法学少校598分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专业的最低分为591分

西南政法大学:最低分数法学专业579分

以上就是求助!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复旦大学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爱好网。
与“求助!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复旦大学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相关推荐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复旦大学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复旦大学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 地方专项计划考生不是随意选择报考专业的,必须按照地方专项计划确定的招生计划选择报考的专业。没有安排在地方专项招生计划里面的专业不能报考。 按照要求,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专业由高校从本校具有特色的专业中确定。高校可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各专业的最多录取人数,并在招生计划中公布。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2019专项计划招生专业有林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2024-03-30 23:37:28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专业 云南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专业 云南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专业 农村专项计划全国共有95所高校进行招生,其中每所高校的专项计划招生专业不同,具体需要参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及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英语、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中央财经大学招生专业: 文科:财政学类、公共管理类、国际政治、法学、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外国语言文学类

2024-04-05 02:36:54
复旦大学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复旦大学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专业人数录取规则)
复旦大学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复旦大学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专业人数录取规则)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腾飞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了,相信大家已经期待已久了!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中共中央国

2024-03-30 22:29:14
江西农村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条件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条件
江西农村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条件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条件

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 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只招收具有本省农村户籍的考生。 1、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只招收具有本省农村户籍的考生。 2、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于6月26-27日通过登录“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管理信息系统(考生版)”填报“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志愿。 考生资格审查由有关县(区)招生委员会统筹安排,其中学籍审核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户籍审核工作由公安部门负责。各地要安排专人,严格执行“谁审

2024-03-28 12:41:11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什么专业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什么专业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 地方专项计划考生不是随意选择报考专业的,必须按照地方专项计划确定的招生计划选择报考的专业。没有安排在地方专项招生计划里面的专业不能报考。 按照要求,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专业由高校从本校具有特色的专业中确定。高校可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各专业的最多录取人数,并在招生计划中公布。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2019专项计划招生专业有林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2024-04-05 09:26:26
高校专项计划和高考农村专项计划的区别是什么?
高校专项计划和高考农村专项计划的区别是什么?

高校专项计划和高考农村专项计划的区别是什么? 一、范围不同 1、农村专项:高考农村专项计划包括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三种类型。 2、高校专项: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二、条件不同 1、农村专项: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

2024-03-30 10:46:21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2022年南开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2022年南开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以下是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 南开大学2022年“扬帆计划”高校专项招生简章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和相关文件具体要求,为进一步拓宽农村学生就读重点高校升学渠道,我校专门安排一定数量的招生名额,主要选拔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

2024-04-05 07:11:56
复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专业 复旦大学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专业人数录取规则
复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专业 复旦大学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专业人数录取规则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腾飞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了,相信大家已经期待已久了!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中共中央国

2024-03-31 1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