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国家专项在哪里报名

2024-04-02 16:47:49 | 爱好网

今天爱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国家专项在哪里报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国家专项在哪里报名

国家专项在哪里报名

国家专项在阳光高考平台报名

国家专项是指在国家层面上,对特定领域或特定任务进行的专门规划和组织,以推进相关工作的发展和完成特定目标。国家专项通常是由国家政府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重要性确定的,旨在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或推动重大战略的实施。

国家专项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如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环境保护、教育改革等,并通常伴随着专门的资金、人力及技术支持。通过国家专项的组织和推进,国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规划和推动相关事业的发展,实现预期的目标。

2023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条件要求

符合本年度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国家专项计划志愿的选择

国家专项计划是指国家规定的一种特殊计划,旨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国家专项计划包括文科类和理科类两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例如,文科类专业包括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理科类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如何准确填写国家专项计划志愿

填报国家专项计划志愿的关键是准确填写自己的专业代码。专业代码是指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编码,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可以在专业资格目录中查询。正确填写专业代码的方法是:首先,确定自己的专业所属的大类。然后,确定自己的专业所属的中类。最后,确定自己的专业所属的小类。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专项计划。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专项计划。按要求填写志愿表格。每个专项计划的志愿表格格式都不尽相同,一定要按照要求填写。确保填写的内容准确无误。在填写国家专项计划志愿时,一定要仔细核对自己填写的信息,确保无误。

国家专项在哪里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如何报考?

国家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条件如下:

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一、报考条件地方专项计划: 爱好网

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承担, 由于每个地区情况特殊,所以国家教育部门规定,地方专项计划的具体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区域要对本省(区、市)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

二、招生方式:

“高校专项计划”的录取工作实行单独志愿、单独投档录取,录取时间原则上在本科批次前进行。录取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原则上不低于相关高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地方专项计划”录取纳入本科批次进行,实行单独划线,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方式。

高校专项计划、考生户籍以及招生范围: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院校为教育部直属有关试点高校,招生学校及专业详见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地方专项计划”招生院校由广东省部分本科高校承担。

招生专业以为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的理工类专业以及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农林、医学、师范等专业为主。

省招生办公室将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向社会公布在广东省实施“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的高校及具体专业。

1、考生户籍

国家专项计划:只限区域,不限户籍。凡在实施区域的城镇户籍或农村户籍的考生,符合要求均可报考。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只限于指定县市的农村户籍的考生。

2、招生范围

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四地州学生。

地方专项计划:主要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的农村学生。

国家专项在哪里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申请?

高校专项计划一般分为多个类别,包括贫困地区生源、少数民族、体育特长、文艺特长等不同类别。若想申请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计划类别,并根据该计划所需的材料、条件填报志愿。
以下是一般的申请流程:
1. 查看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政策。不同类别的计划对招生对象、招生范围、招生方式等都有不同的规定,需要先了解相关政策。
2. 登录招生考试网站。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以在招生考试网站上选择专项计划,并在线填写相关申请信息。
3. 准备相关申报材料。不同类别的计划需要提交不同的申报材料,例如贫困生源项目要提交家庭经济状况证明、体育特长生项目要提交运动员证明、文艺特长生项目要提交文艺作品等。
4. 注意填报限制条件。不同计划的限制条件也有所不同,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需要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所需文件。
5. 提交专项计划志愿。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选择相应的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和上传申报材料。

以上就是爱好网整理的国家专项在哪里报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爱好网。
与“国家专项在哪里报名”相关推荐
国家专项能报哪些学校
国家专项能报哪些学校

国家专项能报哪些学校 1、上海国家专项大学名单: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2、黑龙江国家专项大学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3、吉林国家专项大学名单:吉林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4、辽宁国家专项计划大学名单: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5、天津国家专项大学名单:南开大学

2024-04-03 16:38:36
国家专项计划可以报哪些专业?
国家专项计划可以报哪些专业?

国家专项服从调剂的专业范围 国家专项服从调剂的专业范围如下: 国家专项服从调剂的专业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家专项服从调剂的专业范围。 医学类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等,这些专业是满足国家医疗卫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专业。 工程类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这些专业是满足国家信

2024-04-02 11:16:23
2023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条件要求(国家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2023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条件要求(国家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2023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条件要求 1.符合我省2023年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我省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当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国家专项计划的全称是“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承担大学: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高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承担。招生范围:国家

2024-03-25 17:22:52
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
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

高校专项录取流程 高校专项的录取流程 1有关高校公布招生简章,考生完成报名申请 2省市完成考生基本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5月底前:高校完成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 3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4部分试点高校组织考核 5高校确定并公示资格名单 6考生单独填报志愿,高校完成录取并公示 高校专项计划申报资格 (1)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并符合统一高考

2024-03-31 13:41:22
高校专项和国家专项哪个降分大
高校专项和国家专项哪个降分大

高校专项和国家专项哪个降分大 高校专项和国家专项都是针对具体高校或具体国家重点领域的专业设定的招生计划,它们的降分幅度大小取决于不同高校和不同国家专项。因此,无法简单地得出哪个降分大的结论。 一般情况下,高校专项的招生对象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等特殊群体,也可能会在录取时适当降低分数门槛。国家专项招生计划则主要针对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如国防、科技、医疗等。这些专项的降分幅度因不

2024-04-05 17:58:51
国家专项计划大学名单和专业(国家专项服从调剂的专业范围)
国家专项计划大学名单和专业(国家专项服从调剂的专业范围)

国家专项计划大学名单和专业 国家专项计划大学名单和专业如下: 国家专项计划的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约7000亩,北大主校区继承自燕京大学,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而

2024-04-03 18:43:51
国家专项的专业组只能有国家专项的学生填吗
国家专项的专业组只能有国家专项的学生填吗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 地方专项计划考生不是随意选择报考专业的,必须按照地方专项计划确定的招生计划选择报考的专业。没有安排在地方专项招生计划里面的专业不能报考。 按照要求,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专业由高校从本校具有特色的专业中确定。高校可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各专业的最多录取人数,并在招生计划中公布。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2019专项计划招生专业有林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2024-04-06 11:28:41
为什么有人不报国家专项
为什么有人不报国家专项

高校专项计划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条件介绍如下: 高校专项计划是指农村学生单独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中央部门高校要将调减的特殊类型招生名额优先安排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高校

2024-03-28 09: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