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招生 > 正文

土地评价综合分数怎么计算 土地利用评价

2024-03-31 14:24:52 | 爱好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土地评价综合分数怎么计算 土地利用评价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土地评价综合分数怎么计算 土地利用评价

土地利用评价

一、标准条款

1 评价目的

1.1 通过土地利用评价,对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合理安排,在此基础上科学地部署各项治理措施。

1.2 通过土地利用评价,对原来土地利用不合理的进行有计划的调整。

2 评价原则

2.1 无论是大面积还是小面积的水土保持评价,首先应充分运用当地农业部门或土地管理部门现有的土地利用调查、规划等成果,并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要求,对其不足部分进行补充。

2.2 无现成土地利用调查、规划成果的地区,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应按本标准及其附录规定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土地利用评价。 爱好网

3 评价方法与步骤

3.1 土地利用现状应作为水土保持综合调查中一项重要内容,着重了解农村各业用地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2 在土地资源普查(大面积)或详查(小面积)基础上,应按本标准附录表B1规定的10项“评价指标”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并将规划区内全部土地分为6个等级,作为确定农村各业用地的依据。

3.3 研究农村经济与生产发展方向。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指导下,以 市场经济 为导向,研究规划区的农村经济与生产发展方向,作为制定土地利用评价的依据。

3.4 进行各业用地评价。这是土地利用评价的主体,其中重点是确定农林牧业用地的数量和位置。对原来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应进行有计划的调整。

3.5 土地利用评价的具体方法步骤见本标准附录B(资料性附录)。

4 评价成果

4.1 土地利用评价报告:应阐明评价的依据和各业用地评价情况,其主要内容作为水土保持规划报告的一部分。

4.2 附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土地利用评价图。

4.3 附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表,见附录B(资料性附录)中表B.1。

二、理解与实施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土地利用评价,主要说明了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步骤和评价成果四个部分。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突出了土地利用评价的地位,土地利用评价是水土保持各项治理工作的基础部分之一,是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评价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土地利用评价有计划地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也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评价方法和步骤分为四步:①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各类土地的数量和位置,现有各类土地利用情况是否合理,并指出不合理的具体情况(数量、范围、位置)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各类土地现有生产力高或低的原因;②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小范围规划与大范围规划各有不同要求,小范围规划通过土地详查,包括土地的完整程度、坡度、土壤侵蚀强度等将土地分为六级。大范围规划中要求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分区,分别按照小范围做土地利用评价;③研究农村经济与生产发展方向。总的要求是以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佳组合为确定用地比例的依据,在人多地少的地区,生产方向和土地利用应以农为主,在地多人少的地区,应以林牧为主;④确定农村各业用地的数量和位置。各业用地中应该主要确定用地面积较大的农业、林业、牧业三者的用地数量和位置,总的步骤是先确定农地,其次是果园、经济林、牧草地和一般水土保持林地,再次是副业、渔业用地和其他用地。并且通过评价对原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进行调整。

本节内容与原标准相比改动较大。具体情况如下。

(1)将标题“土地利用规划”改为“土地利用评价”。将本节中涉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文字全部改为“土地利用评价”。“规划”意即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将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 考量 和设计整套行动方案。而本节所述内容更着重强调的是一个判断的过程。是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判断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因此用“评价”更恰当一些。

(2)原标准中可有可无的句子进行删减,使标准的语言更简洁。如原标准6.1.1中“水土保持中的土地利用规划是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规划的基础,是水土保持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6.1.2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等均被删除。

(3)原标准中6.3“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一段全部删除。这段不属于土地利用评价的范畴,所以删除掉。

(4)原标准6.4.2中划分 土地等级 的指标由原来的9项更改为10项。

三、示例

通过对水土保持治理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提出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和土地持续利用的调控对策及措施,来指导水土保持规划,作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

示例一:黑龙江省 海林市 红旗流域土地利用评价

1.流域情况

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 松花江 二级支流海浪河的降水泄流区,地处海林市海南乡西南部6km处, 地理坐标 E128°38',N44°33',总面积8.73km 2 ,海拔260~450m,形状为不规则矩形。总地势南高北低,地面坡降在1/20~1/5之间,流域内有大小侵蚀沟17条,沟壑密度1.88km/km 2 。地面主要组成物质为 第四纪 侵蚀剥蚀丘陵亚粘土及碎石。

2.评价目的

根据海林市红旗流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评价,对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合理安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措施和工程规模。同时,在综合调查和实地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评价,对原来土地利用不合理的进行有计划的调整。

3.评价原则

根据具体的利用目的对土地的实用性生产潜力和经济效果进行分级评价,充分运用规划区当地农业部门或土地管理部门现有的土地利用调查、规划等成果,并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要求,对其不足部分进行补充,使评价的基础数据真实可靠;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选取的指标应能尽量科学地、全面地反映规划区土地利用的状况,内涵明确,从而使评价公平、公正。

4.土地资源评价方法

根据土地详查资料,结合海林市红旗流域实地踏查,确立与土地生产力水平、生产条件及土壤侵蚀程度密切相关的9项因子(详见GB/T1577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附录B中表B.1)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

5.评价成果

海林市红旗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农地577hm 2 ,林地83hm 2 ,荒山145hm 2 ,沟壑20hm 2 ,草地3hm 2 ,其他45hm 2 。林地面积较小,人工林和低价次生林占较大比重,蓄水保土能力弱。荒山荒沟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农地面积偏大,多为坡耕地,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多年平均产量水平较低,种植结构单一,顺坡垄作,裸地旱作栽培,生态效益低下,水土流失严重。

依据评价等级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为:等级为 Ⅰ级 面积125hm 2 ,占总面积14.3%; Ⅱ级 131.6hm 2 ,占15.07%;Ⅲ级238.4hm 2 ,占27.31%;Ⅳ级地300.2hm 2 ,占34.39%;Ⅴ级77.8hm 2 ,占8.91%。

(1)土地使用结构调整。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及粮食、人口、资源等现状,从防灾减灾出发,以改善流域生态环保,保持水土、减免灾害的危害为前提,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合理布设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经济效益,确定其土地利用方向应是:调整各业用地比例结构,部分坡耕地退耕还林还果,加大荒山荒坡治理力度,适当增加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面积。流域农、林、荒、草、其他用地调整为506.5hm 2 、303hm 2 、15.5hm 2 、3hm 2 和45hm 2 (表1-4)。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适当增加 经济作物 比例,提高单产,进而实现增加总产;林业生产遵照适地适树原则,大力培育水保防护型速生丰产林和乔灌混交林,经济林选择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牧业以圈养为主,牧养为辅,走 秸秆还田 之路。

(2)依据土地利用评价的治理措施。

1)坡耕地治理措施。坡耕地治理主要通过种植结构调整,陡坡退耕还林,中低产田改造,改垄,修筑水平和坡式梯田,梯 田埂 造林等,建筑 基本农田 ,治理侵蚀耕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5°~8°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部分修建坡式梯田。3°~5°易发生断垄冲沟的地块修筑地埂。<3°坡耕地改顺坡垄为横坡垄作,在垄向调整的基础上,部分顺坡垄采取垄作区田技术。对部分地形破碎、难于改造,水土流失严重、种植效益低的耕地施行退耕还林。

上述各项措施结合深松留茬、增肥改土、间混套作等保土耕作措施,共计治理坡耕地445.7hm 2 (未含耕作措施面积)。

表1-4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表 单位:hm 2

2)荒地治理措施。流域现有各类荒地165hm 2 ,计划治理149.5hm 2 ,其中荒沟治理营造防护林5hm 2 ,选取坡面破碎、土质瘠薄的地块营造乔灌混交林和水保林,控制水土流失。选取地势平缓、向阳坡面栽植水土保持经济林。

3)侵蚀沟治理措施。对侵蚀沟治理,主要是集中治理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底下切的发展沟及大型骨干沟道。采取林草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先支毛沟后主干沟,先上游后下游,先坡后沟,沟头、沟底、沟坡兼治,镶嵌配套,层层设防,连锁控制:①发展沟。沟头修跌水,沟底建谷坊,沟岸削坡造林,使之形成防护群体。跌水可有效防止沟头前进,谷坊可抬高侵蚀基准,防止沟底下切;②半稳定沟。采用一定的工程和植物措施加以治理,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③稳定沟。按照群众需要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原则,全面营造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

(资料参考:石兆明.红旗流域土地资源评价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1):86~88)

示例二: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评价

1.评价目的

通过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评价分析,以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出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和土地持续利用的调控对策及措施,对原来土地利用不合理的进行有计划地调整。

2.评价原则

应充分运用当地农业部门或土地管理部门现有的土地利用调查、规划等成果,并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要求,对其不足部分进行补充。

3.评价方法与步骤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统计,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比分析,着重了解规划区各业用地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土地利用变化存在三种主要的过程,即数量变化过程、质量变化过程和空间变化过程,这三种变化过程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三个方面。

根据调查数据,得出多伦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表1-5,表1-6)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表1-7),进行对比分析。

表1-5 1996年多伦县土地利用分类 单位:hm 2

表1-6 2007年多伦县土地利用分类 单位:hm 2

表1-7 多伦县人均耕地面积变化 单位:hm 2

4.土地利用评价成果

(1)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1)土地利用总变化。内蒙古多伦县土地总面积387064.40hm 2 。由表1-5,表1-6可知,研究区牧草地、林地面积的变化幅度较大;园地变化幅度最小。同时,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变化方向不同,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呈增长态势,增加的面积分别为30631.35hm 2 、471.87hm 2 、481.73hm 2 、1570.57hm 2 ,相反,牧草地和耕地呈减少趋势。

2)耕地面积变化。在近10年中,多伦县耕地面积在持续减少,和1996年相比较,耕地减少了33299.32hm 2 ,减少了39.0%。从表1-7可知,1949年至1978年间耕地呈总体增长趋势,1978年至1990年间耕地出现一个暂时性的转折,耕地面积呈相对减少趋势,但总体仍处于增长状态,1990年至2007年变化速率较大,呈明显的上升减少。

3)园地面积变化。由于本区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制约了园地的发展,直到1994年,园地的分布依然很少,几乎为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4)林地面积变化。全区林地面积呈增长趋势,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面积的变化幅度最大,同1996年相比,林地面积增加了30631.35hm 2

5)牧草地面积变化。在近10年中,本研究区草地面积变化幅度最小,和1996年相比较,草地面积减少了7130.58hm 2

(2)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面积广阔,利用类型以牧草地为主。本区土地面积广阔,人均占有土地3.79hm 2 ,草场面积分布很广,占到整个区域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天然草场面积很大。土地利用中以牧草地为主,是国家草场资源重点开发地区,也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畜牧业以牛、马、羊为主。近年来,广大牧民围建草库伦,人工种草,积极进行着草原建设。

2)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未利用土地利用难度较大。未利用地大部分为沙丘、裸岩和石砾地。由于自然条件差,土地质量差,具有中等肥力的栗钙土和低肥力的风沙土为多数,广泛分布于本区,中下等地较多,生产力不高,限制因素较多,利用难度较大。

(3)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1)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本区降雨量少且集中在7~9月份,春旱威胁严重。全区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差,森林植被覆盖率低。干旱、风大沙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备,抗灾防灾能力不高,常常形成少雨成旱灾,多雨遭涝害的被动局面。

2)生产以粗放式经营为主,科技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生产方式粗放,广种薄收,资金、物质和技术投入不足,农作物产量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适用性新技术应用较少,如中低产田改造技术、旱作农业技术;另一方面,引进、吸收、消化科技成果能力不高,土地合理利用水平低,种植结构单一,资源利用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优化配置,形成大市场。在畜牧业生产上,存在着畜种、畜群结构不合理,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以及超载过牧,天然草牧场质量退化问题。

3)沙化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干旱风沙影响,耕地沙化面积比较大,草场沙化面积6.19万hm 2 ,农田沙化面积1.53万hm 2 ,占农田总面积的20.9%,砾质化土地在发展,土壤贫瘠化趋势严重;农田基本建设差,旱作稳产田和人工草地面积比重过小,沙化土地继续扩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安全。同时,由于自然因素和历史条件限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量开垦草地,破坏了地表植被,在干旱、风大,生长期短的气候条件下,农田沙化,草场退化,使得生产力水平日趋恶化,加之,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导致水土的大量流失,从而形成“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局面。

(4)土地持续利用的调控对策及措施。

1)以牧草地为主,搞好草场、林地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多伦县草场面积大,畜牧业有一定的基础,有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良好条件,因此,应搞好农牧结合,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天然草场、人工草场的建设保护,采取育封轮牧和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提高产草量,改善草场环境。同时也要提高舍饲、半舍饲的比重,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延长舍饲时间,减少草场压力,提高地力,加速牲畜周转率,提高经济效益。本区风大沙多,植被覆盖度低,为有效的保护草场和农田,改善生态环境要把发展林业放到重要位置,加大造林力度增加森林面积。加强林地保护与管理、严格规章制度,防止各种破坏,加强本区的林草网络建设,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2)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实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实施土地用途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全面系统地把握土地利用的基础上。土地利用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及时更新资料,保证调查成果资料的现势性。土地动态监测应以市、县和乡三级为主的监测网络,特别是乡(镇)土地管理所要设立专职的土地监测员,实施单位为乡,逐村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及时地将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对土地利用信息网络管理,为土地管理工作和应用研究随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资料参考:张宏飞,罗海波.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北方经济,2009(6).)

土地评价综合分数怎么计算 土地利用评价

农用地分等指数计算

根据国家《 农用地 分等定级规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要求,计算出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值后,分别计算各分等单元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并依据计算结果确定农用地的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

(一)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R i )计算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主要是根据标准耕作制度,对指定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逐一进行自然质量分值修正后加和,得出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 耕地质量等级 调查与评定(黑龙江卷)

式中:

R i ——分等单元自然质量等指数;

α——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该指数由国家统一计算。其中α 1 为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即在水分条件得到充分满足后指定作物的生产潜力,包括菜田中的温室、大棚和水浇地;α 2 为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即在没有灌溉条件下指定作物的生产潜力,本次分等指旱地、宜农荒地、露天菜田;

C li ——分等单元自然质量分值;

β——产量比系数,采用省技术指导组提供的数据;

λ——指定作物的轮作比,根据当地轮作制度确定。其中,一种指定作物的,其轮作比系数为1;玉米和大豆两种指定作物的,其轮作比系数分别为0.75和0.25。

(二)农用地利用等指数(Y i )计算

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即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与土地利用系数的乘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黑龙江卷)

式中:

Y i ——第i个分等单元的农用地利用等指数;

R i —第i个分等单元的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

K lj ——分等单元所在乡(镇)的土地利用系数。

(三)农用地经济等指数(G i )计算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黑龙江卷)

式中:

G i ——第i个分等单元的农用地经济等指数;

Y i ——第i个分等单元的农用地利用等指数;

K cj ——分等单元所在乡(镇)的土地经济系数。

土地评价综合分数怎么计算 土地利用评价

土地估价师考试:商业繁华影响度的作用分值计算

商服繁华影响度是土地定级工作中必须涉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反映土地经济区位最重要的指标。
商业服务繁华影响度指标分析
a.城镇结节点与繁华程度。
城镇结节点是城镇中某些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具有聚集作用的特殊地段。因为结节点上人口流动频繁,物质、能量交换频频发生,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以此为中心展开,故大大小小的结节点,也多表现为城镇的各繁华中心,结节点作用越强,吸引范围越大,繁华程度也越高。在土地定级中,结节点的许多衡量指标可以用繁华中心的指标来代替,结节点程度的强弱可用繁华程度高低近似表示,结节点的吸引范围可用繁华影响半径近似计算。为此,结节点所在的土地等级也,随着与结节点的距离增大,土地的等级又逐步降低。
b.繁华程度与商服繁华影响度。
衡量繁华程度有多项指标,如人口密度、商业繁华程度等,其中商业、服务业(简称商服)的繁华程度相对易测,便于衡量,也较直观,是衡量繁华程度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商业有其自身的行业运行发展规律,在运用商业服务繁华指标时应考虑以商服规模近似代替繁华中心规模;以商业服务吸引半径代表繁华影响范围;以商业服务吸引力随距离的衰减值(不是以商业服务的繁华程度)代表土地繁华程度。这样以商业服务繁华影响度代表繁华程度的做法,初步解决了用商业服务繁华指标表示土地繁华程度时的难题
c.商业服务中心等级、影响半径和功能层次。
商业服务中心的规模代表着繁华中心的繁华程度,也即近似等于该中心的结节程度,它决定着中心的影响大小和影响范围。
商业服务中心等级。商服中心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市场和人口条件,只有服务于一定的市场范围和人口规模数,才能维持中心的生存。低级的服务中心,吸引一个小范围的人流,只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小百货、小副食等)的需要,小规模的人口数即可维持其运转;高级服务中心吸引较大范围的人口,满足人们高档消费需求(如金融、高档消费品店,超级市场等),需要较大规模的人口数量。故在现代城镇中都形成了多等级的中心体系。
习惯上按各中心的作用和相对规模可划分四级:
市级中心——为全市、镇服务的商业服务业中心。
区级中心——为市、镇内某个区域范围服务的商业服务中心。
小区级中心——为某个居民小区服务的商业服务中心。
街区级中心——为某个街区服务的商业服务中心。

以上就是爱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爱好网。
与“土地评价综合分数怎么计算 土地利用评价”相关推荐
模糊综合评价法怎么计算
模糊综合评价法怎么计算

您好我想学习一下模糊综合评价法很着急要用看到您在这方面颇有成就想向您寻求帮助谢谢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模糊集合理论(fuzzysets)的概念于

2024-03-27 09:15:13
综合素质评价怎么算分数?
综合素质评价怎么算分数?

综合素质评价怎么算分数? 《大学生素质教育证书实施办法》中综合素质测评分计算方法为:综合考评成绩=品德考评(30分)+学业考评(60分)+体育考评(10分)+创新能力分(20分)。 综测,即综合测评,是新一学年开学初开展的一项测评活动,对于上一学年的表现进行评价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2024-03-23 03:03:56
大学综合评价成绩怎么算的?
大学综合评价成绩怎么算的?

大学综合评价成绩怎么算的? 计算如下: 一般的算法是:学生学年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思想道德素质分(*20%)+学科专业素质分(*60%)+实践能力与技能水平分(*10%)+身心素质与文体能力分(*10%)+附加分。总成绩不超过100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特点说明 各个大学综测分值不尽相同,一般大学综测成绩的计算方法为德、智、体合计一百分其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30%、60%、

2024-03-22 20:44:07
综合素质评价怎么上报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上报
综合素质评价怎么上报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上报

综合素质评价怎么上报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上报 1、上报思想品德方面的评价。一般从思想政治情况、道德品质情况、是否具有正义感等方面上报。 2、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方面的情况上报。是否能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学习成绩怎样等方面来上报。 3、与别人相处情况的汇报。尊敬师长情况,团结同学情况,是否能与同学们互帮互学。 4、身体情况及体育锻炼情况的汇报。身体健康水平如何?是否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等等。

2024-03-27 15:47:56
学生小学生综合评价表老师评价怎么写
学生小学生综合评价表老师评价怎么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有几项? 小学生评价手册学业成就如下: 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绩内容分为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 一、评价内容: 1、学科成绩:这是最主要的评价内容,包括各学科的考试、考查、作业等成绩,以及学分、等级等评定标准。 2、学习态度: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以及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3、学习方法:学生是否掌

2024-04-01 09:14:24
高中综合评价有什么用
高中综合评价有什么用

高中综合评价有什么用 高中综合评价的作用。 一、是由高中学校用于学生教育。高中学校利用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成长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全面优化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做好自我成长规划,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二、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在考生分

2024-03-29 05:22:13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怎么评?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怎么评?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怎么评?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分为六个维度(不同的地区或学校结构略有差异),分别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六个维度又分别被分为若干个项目。等级分别为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或者是百分制,100-80(优秀)、79-60(良好)、59-30(一般)、29-0(较差)。 不仅要

2024-03-22 15:13:54
综合评价招生有利弊吗?
综合评价招生有利弊吗?

综合评价招生有利弊吗? 有利有弊 综评定义 综合评价招生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动后兴起的新型招生模式。 该类招生最大的特点是基于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形成考生综合总分,最后按照综合总分择优录取。 综合评价招生是对现行统一招生录取的一种重要补充,更加关注高校自身培养特色和考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简单来说,综合评价就是一种侧

2024-03-28 12:27:40